黄埔一期(310)曾任国军渭潼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穆鼎丞

黄埔红蓝白 2025-04-10 22:46:51

黄埔一期(310)

曾任国军渭潼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穆鼎丞

穆鼎丞(1897-1964),又名鼎成,别字鸿宾,陕西渭南人。本乡高等小学、陕西省立第三中学毕业。毕业后充任县立丙等学校教员三年。1921年,考入省立三原甲种纺织学校。毕业后,由其兄穆鸿泉(陕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介绍,入陕军第一师(师长胡景翼)任基层军官。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

毕业后,分发军校教导团,参加了第一次东征。不久,军校应胡景翼的请求,派遣包括穆鼎丞在内的部分北方籍黄埔学生,到河南国民军第二军工作。穆鼎丞先后担任该部连、营长。

1927年随军征战河南,部队与奉军作战受挫后随岳维峻退入皖北。1928年,岳维峻部被缩编,任新编第二师第五旅(后改番号为新编第一师第二旅,旅长纪元林)第三团少校团附。

1929年9月,新编第一师番号撤销,部队被改编为中央军独立第十五旅,唐云山(黄埔一期)任旅长,穆鼎丞担任该旅第二团(团长邓春华,黄埔一期)第三营少校营长。

1930年2月,独立第十五旅奉命由武汉调往江西“围剿”红军。因孤军冒进,在吉水的水南一带,独立第十五旅被红军歼灭了大部,史称水南战役 ,穆鼎丞战场负伤。

伤愈后转入地方,1930年任河南省焦作公安局局长。1931年1月,奉命与信阳公安局局长张正谦对调服务,两地均系特别地方公安局,职位相等。同年,穆鼎丞向上呈报,因信阳受到当地土豪劣绅的把持,无法开展工作,请求调离。不久后调任河南省考城县(1954年与兰封县合并,形成了现在的兰考县)公安局局长,同年以旧病复发须住院治疗为由,请长假离职了。

1933年12月,胡宗南(黄埔一期)的第一师,在陕西西安设立通讯处,穆鼎丞被任命为通讯处主任。

1936年8月,黄埔一期同学张坤生接任了陕西省保安处处长,介绍穆鼎丞担任保安处第四科(负责军械粮服庶务)中校科长。1937年4月,保安处第二科(负责政治军法铨叙)科长史仲鱼(黄埔一期)升任该处参谋主任后,穆鼎丞调任第二科中校科长,同年6月,入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9月,调任陕西省第三区保安司令部(司令钟相毓兼)副司令。同年11月,陕西省保安处成立保安团,首批成立了六个保安团,在洛川成立了第六团,穆鼎丞任第六团上校团长。

1939年,陕西抗日义勇军(司令何文鼎,黄埔一期)从河南抗日前线调回陕西休整,部队改编为新编第二十六师,何文鼎任师长,穆鼎丞调任该师副师长。同年11月,时任陕西省保安处处长的徐经济(黄埔一期),将九个保安团编为三个保安旅,穆鼎丞调任陕西省保安第二旅少将旅长。率部担负淳化、通润镇地区的碉堡构筑,目的是封锁陕甘宁边区,统归第十六军(军长董钊,黄埔一期)指挥。

1940年夏,徐经济为了直接掌控保安团的指挥权,将三个保安旅旅部改为三个保安指挥部,旅长改任指挥官。指挥部没有固定的建制部队,由保安处临时调配,穆鼎丞由旅长改任陕西省保安司令部第二指挥所指挥官。

1941年夏,胡宗南在陇海铁路沿线成立了三个警备司令部,其中渭潼警备司令部设在渭南县城,由第一军军长张卓兼任司令,穆鼎丞任专职少将副司令。其主要职责为绥靖地方治安,防"奸"反特(实则反共)。管辖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沿铁路五县,隶属军委会委员长行营西安办公厅。

据《陕西县志.人物志》和《华县志》记载:1942年,中共地下党员张印玺,发展穆鼎丞的儿子穆云超加入中共党组织,并于穆鼎丞在西安的公馆设立联络站,还与穆云超一起仿制了"渭潼警备司令部"关防印鉴,为出入西安的中共党员和赴陕甘宁边区的进步青年出具通行证件。

1944年,穆鼎丞升任渭潼警备司令部司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渭潼警备司令部于1946年3月被撤销,穆鼎丞调任西安绥靖公署少将高参。

1947年,入中央训练团将官班,任第五组少将区队长,后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9年西安解放时,向人民解放军投诚。

1951年,穆鼎丞因历史问题被捕,关押于渭南监狱。1962年因病保外就医,1964年8月病逝。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