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件实在太令人气愤。在河南周口,一位女子携带10万元去银行办理定期存款,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银行职员竟然瞒着女子,办成了理财产品。当女子找到银行要求解决问题时,银行竟然理直气壮地表示,这是员工个人行为,与银行无关。
网友说:天天反诈骗,诈骗就在这里。
还有网友说:在银行贷款不还了,这是贷款人跟信贷人的事!是不是也跟银行无关!
事件详情:胡女士的丈夫不幸离世,留下10万元的存款。于是,胡女士前往银行,打算将这笔钱办成定期存款。
当她到达银行时,一位名叫黄某杰的银行员工迎接了她,并询问她的办理业务。得知胡女士办理定期存款后,黄某杰主动提出了一种高利息的储蓄计划,声称这是更好的选择。
胡女士告诉工作人员,孩子要交学费需要用钱,只存一年定期,黄某杰告诉胡女士,他推荐的产品正好就是一年的定期。由于胡女士对金融产品了解有限,在黄某杰的协助下,在自动柜员机上完成了一系列手续。
一年之后,胡女士再次来到银行办理定期存款转存手续时,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银行柜员告知胡女士购买了一款名为“齐融一齐睿”系列的理财产品。
愤怒的胡女士找到银行要求解决问题,然而银行却称这是柜员的个人行为,与银行无关。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根据银监会相关规定,购买理财必须经过录音录像、风险评测、本人在购买协议上签字这三道程序,胡女士表示没有进行过这些操作。
网友评论说:“现在存钱在银行真危险,银行员工都能自动操作不经过本人了。”
站在银行角度事后,银行发布声明表示,黄某杰并不是银行员工,银行已经接到客户的投诉并已报案,将与相关机构合作展开调查。
然而,这里存在着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既然黄某杰不是银行员工,为什么他能在银行内部接待客户呢?
2、黄某杰在银行大厅所办理的业务,银行是否知晓,业务性质和利益是不是与银行相关呢?
3、在银行内部办理的业务出现问题后,银行是否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有网友认为,黄某杰实际上是保险公司或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与银行是合作关系。
如果黄某杰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那么银行是否向客户明确告知呢?如果没有提供这些信息,让其他公司人员冒充银行的员工接待客户,是不是对客户涉嫌欺诈?
就像胡女士办理理财产品,假如银行明确告知胡女士,黄某杰并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所从事的业务与银行无关,那么胡女士是不是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
站在胡女士角度毋庸置疑,胡女士在金融产品方面的知识有限,她受到了不了解金融产品和过分信任银行员工的双重损害。在她看来,银行内的工作人员都应该被视为银行的代表。然而,除柜台人员外,其他人未必是银行员工,甚至包括保安也可能是外包人员。
金融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利用了一些人对金融产品的无知以及对银行员工的信任,欺骗了胡女士购买他们公司的金融产品。
因此,我们需要提醒公众,要警惕在银行内购买理财产品时可能遇到的陷阱,不要轻信除柜台员工外的任何人,也不要轻易将资金转账给不明单位和个人。
再有,办理有关不熟悉的业务时,务必要慎重。如果对某些理财产品不清楚不了解,宁可错过放弃,也不要轻率办理。
最重要的是,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在接受这类推荐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因为有些人缺乏职业道德,必怀不轨。
结语:有人认为这是银行的内部管理问题。尽管银行内部管理确实存在问题,但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诚信问题。
那些进驻银行内部与客户接触的金融公司显然与银行机构存在利益关联,他们的安排很可能并不以客户利益为重。
然而,银行也将因此付出代价。当客户对银行失去信任时,这将是银行最大的灾难,信誉受损后,还会有人选择将资金存入银行吗?
河南的就不要追了,这很正常
如果银行确定说当时在银行柜台,接待储户的工作人员不是银行的员工,可以起诉该银行,告它诈骗!
银行是土匪
银行业务员出了问题,通常资金都不小。一般业务员赔不起,行长也赔不起,也没法拿国家的钱赔给你,国家也最多对他们做一些处罚。受害人作为其中最有钱的强势群体,理应体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