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歼灭敌军却没找到敌师长,俘虏指着我军干部:他穿着师长的鞋

寻新的希望海 2025-02-14 09:42:10

1946年12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师后,发动了第一场大战“宿北战役”。在沐阳地区,国民党整编第69师被围歼,把敌军一个整编师歼灭,这还是解放战争以来我军的首次。

没想到此时出了一件怪事,第69师的师长戴之奇,竟离奇消失找不到人影。为此,粟裕不停催促,下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命令下来了,还是迟迟找不到人,执行这个任务的2纵司令韦国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明明是插翅难飞的包围圈,戴之奇怎会不见了呢?

全军覆没69师

戴之奇,贵州兴义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步科毕业。

参加过北伐战争,他从基层的排长,在20年前线战斗的磨砺中,于1944年升任了副军长。1946年,他被调任青年军第六军的副军长,兼任整编第69师师长。

1946年6月,自从全面内战爆发后,蒋介石便以重兵进攻我华东解放区,而且还取得了接连胜利,到11月时,苏中、淮南、淮北等地,已经全被占去。蒋介石一看,更加信心大增,又调了25个半旅,由薛岳指挥。大军分4路出动,准备从江苏的东台、准阴、宿迁、峄县等地,向苏北、鲁南解放区进攻。

敌军来势汹汹,我军自然也不敢怠慢。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迅速会师,先出20个团牵制薛岳的3路大军,然后集中24个团的兵力,专门对付由宿迁北上的这一路,宿北战役由此爆发。

宿迁北上的这一路,是两个整编师,6个半旅的兵力。分别是胡琏的第11师和戴之奇的第69师,“统帅”是徐州晋绥公署副主任吴奇伟。

胡琏

这11师,本来就是胡琏的第18军改编的,是老牌主力,团结性也很强,实力不容小觑。而且胡琏这个人,毛主席说他“狡如狐勇如虎”,最是聪明善于审时度势,不好对付。

反观第69师,虽然多了半个旅的兵力,但却是来自三个不同的单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历史上打过大败仗,三个半旅有两个都被歼灭了,只能从别的部队抽调。由此可见,这个师战斗力弱,士气受过严重打击,团结性也明显较差。他们的师长戴之奇,虽然深受蒋家父子器重,但军事才能还远远不足和胡琏相提并论。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这69师就是软柿子,是下手的好方向。结果,戴之奇立功心切,吴奇伟昏庸无能瞎指挥,竟然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分兵冒进。分兵以后,胡琏率第11师向东进兵沐阳,戴之奇挥师北上新安镇,争夺头功。

早在苏中作战时,毛主席就说过,“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分兵以后,第11师和第69师间隙过大应援不便,粟裕看准时机,一边阻击胡琏的11师,同时对69师,集中兵力,逐点攻歼分割包围。

宿北战役指挥粟裕

随着部队接连遭受损失,戴之奇很快便慌不择路,最后在人和圩这么个地方驻扎起来,想要固守待援。没想到他刚驻扎,粟裕就派了24个团来把他团团包围。

这下戴之奇彻底慌了,赶忙向外求救,但其他的部队远水难救近火,胡琏想去救,叶飞却早已率1纵,与他缠斗不停,他想救也脱不开身。随着时间的推进,戴之奇已成瓮中之鳖被团团围住。

到此时,一向聪明的胡琏,也不愿意去救他了,很明显,69师恐怕要全军覆灭。

69师有幸存官兵,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后路交通已被切断,弹药遂形不继。我师座乃数次电请十一师师长及驻宿迁指挥之吴副主任奇伟迅以兵弹相援---------”

虽然吴奇伟一遍遍催促,戴之奇一遍遍求救,胡琏还是下令11师后撤,在宿迁以北、运河以南,找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驻扎起来修筑工事。按他的推测,接下来,粟裕就要调转枪头来对付他了。

在重重包围之下,戴之奇的第69师几乎被全歼,应了胡琏那句“戴先生不堪设想了”。

宿北战役指挥陈毅

一双鞋子找出师长

69师玩完了,在不到5天的时间里,被歼灭了2.1万余人。副师长饶少伟、师长副官庞白林等,都被俘获。

包围圈密不透风,就那么大点,却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师长戴之奇。

因为粟裕下了死命令,执行任务的2纵司令韦国清,在遍寻不见之后,便决定亲自提审一下俘虏,看看有没有遗漏什么线索。

韦国清

因为庞白林这个副官,总是前后不离跟着戴之奇,因此他便先被提审了。

结果,庞白林一问摇头三不知,支支吾吾哆哆嗦嗦说不出来。他是真的不知道,因为解放军打过来后,他丢下师长自己跑路了,跑到半路被抓的,所以他哪里知道戴之奇的去向!

但无论他怎么否认,似乎韦国清都不相信,现在他又是俘虏,若不能立功,还保留什么机密藏着掖着,恐怕要被毙掉。庞白林吓得脸色惨白,不知道该怎么办,恰在这时,从外面进来了一个人。

庞白林只好奇的打量了一下,便惊喜地扑过去,大叫道:“他肯定知道师长在哪儿!”

庞白林抓着的这个人,是负责随军记者的,是我军的宣传干部,他叫胡奇坤。胡奇坤一听,俘虏指认自己知道戴之奇的下落,也是惊得不轻,忙道:“你莫要胡说。”

庞白林于是便指着胡奇坤的脚说:“这位长官,我没有胡说,我很肯定,你脚上穿的,是我们师长的鞋子。”

韦国清看了看,也是一脸怀疑,这皮鞋又黑又亮,我军可没人能穿这么好的鞋子。

庞白林见状,赶紧解释说:“我也不知道啊,这是一个战士给我的。”

原来,胡奇坤曾去过敌军指挥部附近,他要搜集材料写报道,结果踩进一个冰洞里,鞋子湿透了。他干脆便光着脚,但数九隆冬,光着脚怎么行,跟着他的一个战士,就从一具尸体上,扒了一双鞋给他穿。虽然鞋子柔软又光亮,明显价值不菲,但战场上尸横遍野,胡奇坤也就没有多想。

韦国清听了,立刻让胡奇坤去找来那个战士,在战士的带领下,很快就找到了戴之奇的尸体。他躺在一个土丘上,仰望天空,左胸上,还有已经干涸的血迹,脚上,也确实没了鞋袜。

戴之奇的遗容

根据后来其他人的一些回忆记载,戴之奇在自杀前,还曾向胡琏求援,眼看求救胡琏无望,他又命蔡智仁化妆,溜出去二里外,找旅长董继陶来救命。但是,当解放军已经撞开指挥所的院门,他都没有等来任何支援。

戴之奇也是硬气,誓要为党国尽忠,听见院里的动静,便饮弹自尽。

在抗战中,戴之奇曾为国家做出贡献,且感念于他的忠心耿耿,陈毅和粟裕,便下令买了棺材,将戴之奇厚葬于峰山之下。

当时,陈毅还曾作诗一首:“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

粟裕与陈毅

其实,戴之奇的妻子秦瑾雯,是我党的特工。在被解放军包围以后,秦瑾雯想劝戴之奇临阵反戈,于是便找了他的侍卫官辛三根出面说。

结果,辛三根刚开口,便被戴之奇一枪给崩了,还警告众人,敢说投降者这就是下场!

他倒是真的忠义之士,只是跟错了人,也是可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