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木版年画《威震八荒》。图片由武强年画博物馆提供
武强木版年画《狮子滚绣球》。图片由武强年画博物馆提供
俗雅之间,十分年画七分神
木版年画,曾经是单调生活中最绚烂的色彩。
10月16日,在武强县,康英勤从工作室的柜子中拿出珍藏的武强木版年画(以下简称“武强年画”)代表作品《狮子滚绣球》复制品,徐徐铺展在桌上。
画中的狮子蓬头大耳,巨目环睛,摇头摆尾追绣球。设计完全打破了狮子实际身体比例,一个头就占据了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让狮子显得更加勇猛威武,却又不凶恶吓人,反倒憨态可掬。
“这正是武强年画造型上最大的特点,不拘泥于写实,大胆夸张。”康英勤说。
武强年画主要有绘、刻、印三道工序。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强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康英勤尤其擅长绘制工艺。
“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精气神,由此才能更加突出主体。”康英勤解释,如果纯粹以写实的手法刻画物象,会抓不住重点,削弱了年画喜庆的韵味。
重要部分夸张强调,次要部分弱化简化。由此,武强年画老艺人留下了设计狮子的画诀: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
在人物的塑造上,武强年画同样注重突出头部,甚至省去了颈部的刻画。门神、财神、灶王神……武强年画里的人物,头身比超出常规的1∶7左右,达到1∶5甚至1∶4,体态横向夸张,尤其是年画里的娃娃们,被夸张设计成“横宽竖短”。
也正是这种夸张,把观众的视线吸引到人物的头部,尤其是眼睛上。
重点刻画头部和眼睛,是武强年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目的是强化表达人物性格和精神状态,特别是眼神的刻画,继承了民族绘画“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的传统,用眼神演绎主角的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使画面传神灵动。
和中国国画讲求留白非常不同,传统的武强年画在构图上少有大片空白,讲求丰富饱满。
武强木版年画《富贵花开》。图片由武强年画博物馆提供
武强传统年画代表作《花开富贵》,就生动地体现了“满”的特色。
《花开富贵》,也称《大花瓶》,画的主体,是一个插满牡丹花、菊花、百合等花卉的大花瓶,花瓶周围的果盘里摆着寿桃、佛手柑、葡萄和西瓜等水果。整幅画几乎都被鲜花、水果填满了,但并不显得拥挤。
“构图饱满,最初是为了便于印刷。”康英勤解释,武强年画要手工印刷,画版上如果留有大片空间,便会塌纸、玷污画面。因此,画稿要画得满满当当,特别是边边角角,要添加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垫版”图案,撑起画框。
“丰满”的武强年画,由此创造了更深层次绘画语言的表达。它以“满”的形式展现一种热闹的气氛,满足物资匮乏年代人们对年的美好想象和期待——丰裕富足,圆圆满满。
这种对生活的美好意愿,还通过浓艳明快、对比强烈的色彩运用抒发展现。
武强木版年画《鞭锏门神》木版。图片由武强年画博物馆提供
《鞭锏门神》中,不算墨线的黑色,只有红、绿、黄、紫、蓝5种颜色。其中,面部和全身各处的红色,腰部和腿部的紫色,帽子、头须、钢鞭的黑色都是硬色,显得浓郁厚重;而铠甲、铜锏、腰腿部的黄色,点缀全身各处的绿色、蓝色,都是软色,避免了沉闷,使得画面柔和透气、活泼欢快。
色少且艳、软硬兼施、轻重变化、对比强烈,这样的色彩搭配,在大俗之中蕴含大雅,情感强烈且富有感染力,展现出生动的民间艺术生态。
武强木版年画《鞭锏门神》木版。图片由武强年画博物馆提供
武强年画执着于色彩的表现力,和冬季北方万木萧条、颜色单调有一定关系。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则正是在这种时候,因此,用鲜艳颜色制作出来的年画能够带给人们喜庆,营造出欢快、热烈的节日氛围。
以红、黄、蓝为主的三原色,加上锅底灰的黑,通过色彩套叠,就可以得到粉色、绿色、紫色等丰富色彩,搭配在一起却艳丽得恰到好处。色彩斑斓、对比强烈的“五色纸”,就这样在农民的激情和梦想中诞生。
一首配色画诀传承至今:“红挨黄喜洋洋、绿靠紫丑个死、红挨绿一台戏,色要少,又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
孩童身上的花朵、饱满的石榴籽、发财树上的小铜板……这些有色彩的细节以一种自由、独具节奏的形式出现在年画中,也提升了年画的美感。
这些色彩,经过组合体现出热闹、欢喜、冲击力强的视觉效果,正是武强年画用色之巧。
十分年画七分神。武强艺人在造型、构图、色彩上突破束缚,大胆取舍,才创造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武强年画。
木趣刀味,一镌一刻意蕴生
锋利的刻刀一下一下划过木版,沿着年画线条慢慢移动。
10月12日,在武强县城一处四合院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强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马习钦正专心致志雕刻传统年画《大戳锤门神》的墨线版。
他右手紧握鹰嘴刀,左手抵住刀头辅助刀身在木版上游走,在右手最吃劲的三根手指指根处,是厚厚的老茧。数刀划过后,马习钦停下来,吹一吹刮下的木屑。
刻版,要刻出年画的“木趣刀味”,这是武强年画区别于其他美术形式的所在。
武强年画的雕刻,以大刀阔斧的手法见长,阳刻为主,兼施阴刻。线条粗犷奔放、挺拔劲健、高度概括,呈现出独特朴拙的阳刚之美。
在马习钦的雕刻桌上,放着六把雕刻刀,这些都是跟了他多年最趁手的“老伙计”。
“武强年画刻版讲究‘陡刀立线’。”马习钦说着拿起鹰嘴刀示范,根据线条的疏密,走刀或深或浅,随机应变。
木趣刀味用于传神。
目语心声,武强年画注重对人物面部特别是眉眼部分的刻画,这也是最要劲儿的技术。马习钦从眼眶刻起,当刀走到门神眼角线条交叉部位时,他力道一松,刀向上提,线条走浅。
“走刀深浅的变化,是为了让线条曲中有直,棱角鲜明,尽显刀锋。”马习钦说,这样可以拓展武强年画特有的刚劲、锋利,塑造阳刚、富有力度的美。
而这一点,是机械化生产无法比拟的。“机雕的线条,通常只能设定一个深度,不会灵活变化,要么线条交叉部位是圆弧,没有棱角,画面死板没活力;要么线条直上直下,不够飘逸流畅,印刷时还很容易把纸硌破。”马习钦说。
一幅好的年画,离不开一块好的刻版。
粗犷有力的线条勾勒大的轮廓结构,委婉顿挫的线条描绘细节装饰,整个人物的精气神儿,就是在这一镌一刻之间,清晰鲜明起来。
这种神采,在武强年画博物馆镇馆之宝清代《三鱼争月》古版上尤为明显。
2003年秋,武强发掘出这块刻版,虽历经百年磨损严重,但依然清晰遒劲,线细如游丝却不变形。专家们稍作清理,现场拓印,图案便显现在宣纸上——三条鱼摇尾翻身跃出水面,掀起滔天巨浪,去争夺上方一轮浩然升起的明月。
刚风劲骨中,武强年画并不死板,而是谐趣横生。
10月17日,在武强年画博物馆的非遗体验工坊,看着讲解员郭爽示范年画印刷,参观的游客们跃跃欲试。
郭爽拿起一把小毛刷,在年画木版上刷一层黑色颜料,覆上薄薄的宣纸,再用棕毛刷小心翼翼地在宣纸上面刷几遍,轻轻揭开宣纸,活灵活现的“财神爷”跃然纸上,让人看着就欢喜不已。
不仅如此,威武的门神、抱鱼的娃娃、滚绣球的狮子,太多的形象在武强艺人的刻刀下“活”了起来。
除了雕刻好木版,印刷也很关键。武强年画是套色印刷,一张印好的墨线稿是一个半成品,还需要更换不同的色版,把红、黄、蓝等颜色一层一层印上去。这对印刷师的手感要求很高。
完美的印刷效果,要求纸上的颜色、线条清晰完整,色块均匀、鲜亮,不洇不浆,配色浓淡适宜,画面整洁干净。这就要求印刷师用力要匀、要稳,这份力道要保持连续印制100张不变。
明丽的色彩,饱满的神韵,生动的情绪,一镌一刻中呈现的独特意蕴,让武强年画走得很远。
清代时,北到海参崴,南到中国香港,东到日本,西到中国新疆,尽可赏武强年画风采。今天,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德国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俄罗斯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等海外博物馆,都收藏有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在武强农民的集体智慧之下,绽放出一朵迷人的中国民间艺术奇葩。(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相 关
年画“鼓一张” 技艺传四方
“武强年画一年鼓一张,不知落在哪一方。”这个民谚中,“鼓”,是活起来、变成真的意思,说的是年画往家中一挂,说不定画里的神仙就下凡而来,助许愿的人梦想成真。
武强木版年画(以下简称“武强年画”)能获得刻画传神、栩栩如生的褒扬,源自一代代武强年画艺人孜孜以求,接力传承。
上世纪六十年代,武强县曾对当地年画艺人进行过调查统计,当时有画师王兴邦、刻版师孙惠荣、印刷师段淑芬等40多名技艺精湛的艺人。
这40多人,对武强年画技艺的开枝散叶起到了重要作用。
“你好好学,我要把你带出来再去北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强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马习钦,至今记得师傅孙惠荣的叮嘱。
孙惠荣,是武强年画刻版技艺第二代传承人,也是武强第一位女性专业刻版艺人,师承自武强年画刻版技艺第一代传承人王福安。
新中国成立后,武强县40家年画作坊合并为武强画厂。1974年,孙惠荣本要随丈夫一同调往北京工作,但考虑到武强画厂刻版技艺后继无人,她多留了2年。
1975年,中学毕业的马习钦进入武强画厂,拜孙惠荣为师学习刻版技艺。孙惠荣手把手传授给了马习钦,最终为武强年画培养出一位国家级传承人。
年画老艺人不仅为武强当地培养了年画技艺传承人,部分刻版高手还被引进到北京、天津从事年画创作和木版水印工艺研究,推动了整个京津冀年画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1950年,武强年画刻版师张福旺、韩万年、李长江、肖福荣等人由于技艺精湛,被调往北京,参与组建“新记荣宝斋”。武强刻版艺人在荣宝斋传徒授艺,将中国木版水印工艺带到了新的高度。
当时,荣宝斋除了印制年画,还用木版水印仿名人画作。李长江、肖福荣等人复制了《韩熙载夜宴图》长卷、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奔马图》等多幅国宝级名画,因为刻工精湛,印刷出的仿作近乎乱真。
1958年,李长江、肖福荣调往天津荣宝斋。今天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很多刻版艺人,都直接或间接师承自他们二人。
这种传承在一代代延续。
如今,武强年画刻版技艺、绘制技艺、印刷技艺都得以传承,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康英勤,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晓毅、冯斌、袁增瑞、康晶等20多人。
正是在一代代年画艺人的努力下,武强年画才始终没有断根。同时,这项技艺也为新中国的出版发行、美术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