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病重,儿子提出分家产,女儿哭:她还活着,你怎么忍心?

禾田飞歌 2021-03-11 20:22:41

做你的情感树洞。点击上方“关注”,你的故事,你说,我听

禾田飞歌 | 原创文章

“总是在关键时刻见证人心人性,免不了心生寒凉”,一位网友在后台的留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作者追问下,网友讲述了她的故事。她就是文中的小女儿。说出自己故事的目的,一是抒发心中郁闷之气,二是希望能得到读者们真诚的建议。

以下故事,由作者稍做梳理。

1、

秦阿姨(化名)放下手中的碗筷,暗暗叹了一口气,又躺进了被窝里。

儿子送来的饭菜全是素的,藕片炒几块肉,还有一小碟凉拌的酸菜,又冷又硬,吃得胃里冰凉,只能躺进被窝里用手揉揉,才感觉舒坦一点。

想想两个女儿在的时候,那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比儿子这样的漫不经心,奏阿姨有些心酸。没事的时候她总在想,她一直坚守老伴儿临终前的遗嘱,是不是错了?如果改变老伴儿的心意,他会不会怪罪?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小女儿打来电话:“妈,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吃饭了吗?吃的是什么呀?”

人在脆弱的时候,稍稍一点关心就会控制不住情绪。奏阿姨也一样,她没有憋住委屈,把实情告诉了小女儿:“今天你哥送的饭菜又冷又硬的,吃得不太舒服。”

小女儿离家最远,也最贴心。想起她,秦阿姨总是既骄傲又难过。

小女儿从小学习好又听话,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了些叛逆,她放弃秦阿姨为她找的工作,非要跟着男朋友,去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工作。现在生活和工作都还好,对秦阿姨也是一个安慰。只是离得太远,见一面不方便。

也许是小女儿年纪大了,对于亲情的眷恋,让秦阿姨觉得这个女儿跟自己最铁,也很维护自己。

秦阿姨知道自己把实情告诉小女的后果。

果然,放下电话不到5分钟,小女又打过来,语气很冲:“妈,你不让我和我哥吵架,我不吵。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你是病人,病得这么重,他为什么要这样对你?我给你出个主意吧。首先声明,那套房子我和姐肯定是不要的。但你一定要把这套房子做为条件来要挟我哥他们,别以为这套房子已经是他们的了,他们就不怕这样对你。你就说,要看他们的表现,这套房子最后留给谁还不一定。你有房子在手,你得硬气呀妈。你是知道我情况的,要不然我就回去照顾你了。”

去年,小外孙出国留学,费用很高,一年的学费相当于女儿和女婿全年的工资,还得倒贴。当时秦阿姨不是很理解他们两口子为什么要对孩子投入这么多,后来看到外孙那么优秀,也渐渐理解了他们的选择,只是心疼年近5旬的女儿过得还这么累。

小女儿口中的房子是老伴临终前留给孙子的。老伴在病床上艰难地一字一句口述遗嘱的时候,秦阿姨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两个女儿都在外地,只有儿子在身边,离得近一些,可以自己做了不少事,留给孙子也说得过去。

但是现在,秦阿姨有些犹豫了。

2、

春节前,秦阿姨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全身疲累不堪,没有力气,渐渐地气也喘不上来,才觉得可能不大好了,自己叫了出租车去了医院。做了多轮检查后,也没查出是什么问题。

秦阿姨才让自己妹妹给大女儿打电话,让大女儿回来一趟。

说起这个大女儿,秦阿姨有些怵她。

大女儿因为所嫁非良人,很早就离了婚,独自一人带着儿子长大。生活的磨砺,让大女儿的性格也越来越粗犷急躁,眼里揉不下沙子,哪怕是自己母亲,做得不对的,她照样用词严厉,一点不留情面。

自老伴去世后,秦阿姨总觉得自己全身都是病。早几年还给大女儿诉苦。当医生的大女儿回来过几次之后,板着脸告诉秦阿姨:你这些病都是胡思乱想想出来的。本来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有些老年病是很正常的事,没有必要天天泡在医院里做各种各样的检查,花钱不说,那些射线对身体也有影响,还会增加感染的机率。平时多锻炼,多注意营养,别有事没事就让我回来。

从那以后,秦阿姨再也不敢给这个女儿打电话了。

大女儿接到小姨打的电话,嘴上埋怨秦阿姨为什么不自己给她打电话,但在第二天就赶回来了。看到秦阿姨的情况,顿时觉得不妙,马上联系了上级医院,立刻转院。

在省城住院检查期间,因为病情复杂,医生不能马上下诊断,秦阿姨的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发展很快。

秦阿姨感觉自己这一关恐怕难以闯过去,就把小女儿叫了回来,她想看看小女儿。

不知是药物起了作用,还是小女儿带来的好运,化疗之后,秦阿姨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尽管全身还是虚弱,但那种濒死的感觉消失了。

大女儿和小女儿排班,在医院里日夜伺候秦阿姨,等病情稍稍有所控制后,医院建议回家休养,养好身体,准备第二次治疗。

原来的计划是等秦阿姨第一期化疗结束之后,由儿子接回家,由他负责在家休养的事情。但小女儿不不放心,提出她要跟着一起回老家,于是两个女儿随秦阿姨回了老家。

3、

秦阿姨和两个女儿一起住进了儿子家。因为秦阿姨的房子近两个月没人收拾,再加上她目前的身体状况没法上下楼梯,儿子的房子是电梯房,进出方便。

到家第三天,秦阿姨的病情突然有所反复,被紧急送进了医院。经检查,看上去凶险,倒也没什么大碍,是化疗的后遗症。这倒是把秦阿姨吓着了,她要求住院。

只是这一住院,给两个女儿出了难题:谁到医院来陪护?

秦阿姨住院那天,两个女儿原定计划是要一起离开回去上班的。这样一来,又耽误了。

待秦阿姨住下,大女儿先回去吃饭,小女儿在病房陪着秦阿姨,说一些宽心的话,告诉秦阿姨,让她好好养病,到时候接她过去住,住多久都行。

又聊了很多,秦阿姨心里舍不得小女儿走,但又说不出挽留的话,女儿有家有孩子,如果不工作,哪有钱养孩子。再加上自己的病,有的药需要自费,小女儿也要出钱,秦阿姨很后悔当初没有听女儿们的话。

十多年前老伴去世的时候,大女儿曾对秦阿姨说过,让她要存钱,不要像老伴生病时,一分钱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小女儿出的钱过了难关。

可一个人的消费观和金钱观真是很难被改变。秦阿姨的退休工资有6000多,又有医保,还有公务员补贴。可到她这次生病时,她存折上只有3万多块钱。而她两次住院,已经花了近10万,如果没有医保,这个病真的看不起了。但自费的部分,就得由三个子女来平摊。

秦阿姨现在是真的后悔了,后悔没有留住那些在手上飘过的钞票,后悔给儿女们增加了负担。但后悔也没有用,她现在手上值钱的,也只有那套房子。

正聊着,大女儿回来了,脸色很不好。她给妹妹使了个眼色,姐妹俩就出了病房。

原来,在家吃饭的时候,秦阿姨儿子抿着酒,很认真地说要跟姐姐商量事情。

他说:“其实也就两件事。第一件事,关于老妈的房子,父亲留下遗嘱,是要留给他孙子的。这个房子你们就不要想了,还是按老爷子的意思办。第二件事,老妈死后会有一笔钱,是40个月的工资。你们这个侄子目前比较困难,他又贷款买了一套房子,你们当姑姑的就当帮他一把,这笔钱,你们也放弃,给他吧。”

听了姐姐的讲述,小女儿气得眼泪都下来了:“我们在这里花钱花时间,就是想让妈早点恢复健康,他怎么这么狼心狗肺,看妈这次病得很重,就开始算计财产了。是不是觉得我们回来照顾,就是来争财产的?”

4、

秦阿姨的儿子在染上致瘾性物质之前,还算是个善良的人。但由于事业受挫后,整天萎靡不振、自暴自弃,被一群狐朋狗友裹挟着,染上了不好的习惯。只要手上有钱,不管多少,都会吃喝花光。

他老婆无奈,只能收走他的工资卡,每月只给1000块钱零用。这点钱肯定不够他花,于是他把脑筋用在如何找钱上。

他每天会编很多故事,比如,他帮谁谁谁垫了钱,把买菜的钱用了,找秦阿姨借钱补亏空;他要投资项目,缺点钱,找妹妹借1万块;还从秦阿姨手里硬生生抢走别人送来的慰问金。为了满足自己的瘾,已经顾不上廉耻了。

好在他老婆是个顾脸面的人,非常顾及自己的名声,在对待婆婆也就是秦阿姨方面,面子功夫还是能做的,这也是姐妹俩能够放心把老妈交给他们照顾的原因。至少她为了面子,也不会虐待秦阿姨。

但目前看来,最大的问题居然是出在自己家人身上。

自姐妹俩走后,老妈的伙食就一落千丈:一个刚刚做完化疗的老人,在休养期间,竟然送去的饭食是又冷又硬的、没有营养的东西。

小女儿一打听,才知道母亲的伙食是自己哥哥在负责,心里很为母亲担心,才有了前面文章里给母亲出主意的事情。

秦阿姨到底会不会听进小女儿的话,把房子做为威胁儿子的手段,或者听从大女儿的建议,把房子卖掉为自己治病,结局未可知。

当初两个女儿同意父母对房子的安排,无非是因为自己不在父母身边,父母由他们儿子儿媳照顾,免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但现在看来,他们根本没有尽到义务。

小女儿已经打定主意,如果哥哥继续这样对待母亲,那她可以拒绝承认父亲口头遗嘱的合法性,因为没有第三方在场,父亲也没有对她们姐妹俩说过这件事,只是听母亲和兄弟这么说的;也可以拒绝在放弃房子继承权的文书上签字。

她的做法会不会给秦阿姨儿子一点震慑?

不知道读者们看了这个故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助秦阿姨得到更好的照顾?如果有好主意,请在评论区留言,帮助网友解决难题。

图|影视剧照

END

今日互动话题:

父母生病,儿子女儿应如何承担照顾任务?

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2

禾田飞歌

简介:你的情感树洞。来吧,我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