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赴京陪读,偶遇几个退役军官,怀疑遇到骗局结果令人感慨

伊河史话 2023-10-19 05:44:15

2012年,刚转业的我到北京陪女儿读高三,闲暇时间到公园锻炼身体时,偶遇2男1女,闲聊中对方说他们也是军转干部,并邀请我去他们那儿喝茶,我抱着警惕心理去喝茶并吃了午饭,结果令我感慨不已。

2012年春节后,女儿在北京读高三,妻子说你刚转业,没事干,你去北京陪女儿读高三吧。

当时,我在单位干部退役摸底时,决定脱下穿了28年的军装。

虽然妻子反对,说你再过两年,正团满三十年就可以退休了,何必现在非要转业。

可是,当时的我,确实不想再在部队干下去了,也谢绝了单位一号让我重回机关的好意,毅然决然地脱下了军装。

而这时,女儿享受上级给予京外单位干部子女到北京读高三的待遇,已于2011年9月转学到了这里的一所高中。

过了春节,女儿班里的同学中,有许多人已经离开部队集中统一安排食宿的地方,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

女儿和我们说,也想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就近读书学习。

就这样,我在初春的时候到了皇城根,在附近一个四合院里租了一间带卫生间的屋子。

这个四合院,住了4家像我这样的人家,每一间屋子里,都有一个父亲或母亲来陪着自己的孩子。

早饭,我在胡同里的小吃店买些,中午饭姑娘和同学在学校里吃,晚上回来在屋子里复习。

有时,我也会借用老板的厨房,给孩子做顿她想吃的饭菜。

平时,姑娘一上课,我就没事了,喜欢锻炼的我到附近的公园里跑步、健身。

一天,我在北海公园里自己锻炼身体,遇到2男一女,他们的年龄和气质、神态与我相差不多的中年人。

闲聊一会儿,我们各自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对方也说他们是军队自主择业干部。

越说越投机,时间一晃也到了十点多。

那位女同志说,你中午回去孩子也不在家,也不用给她做饭,不如咱们过去喝杯茶、吃顿饭吧。

虽然和他们聊得挺合得来,也感觉很顺眼,但毕竟之前并不认识,但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我答应了。

我们一起到了附近的一个茶社,这时,又到了两个中年男性。

互相一介绍,大家都是北京市区的军队自主择业干部,平时他们经常在一起玩,喝茶的地方就是一个自主择业干部开的茶社。

说实话,到了这时,我一个外地人到了这群完全陌生的人中间,防范心理还是有的,喝茶之后,我就没在中间出去过。

我和他们边喝边聊,细心观察他们的动作,怕他们给我下药。

然而,聊了近一个小时,他们也都没有出去过,大家的交流也自然、真诚。

判断一个人说的真与假,最好的标准是细节。

大家主要聊各地的自主择业政策,一问才知道在一些细节上有许多不同点,看起来各地在执行政策层面和具体问题的处理上确实有区别。

从他们说的一个个部队的具体细节上看,他们确实和我一样,都是军队自主择业干部。他们中间,有两个正团,三个副团。

他们毕竟在北京,信息比较多,从他们得知,全国像我们这样的,在军队工作至少18年以上、师团营职干部,有30多万。

一聊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他们让茶社准备了六菜一汤。

一个小时后,大伙茶足饭饱,我们在分开前各自留下了联系方式,他们还反复交代我,在北京有什么事,给他们打电话。

我要出去结账时,茶社服务员说饭钱他们早已结过了。

到了这时,我的心里既高兴也自责。

他们和我素不相识,完全没必要请我一个陌生人喝茶、吃饭,可是他们对我坦诚相待,毫无芥蒂。

反倒是我,防备心过重,少了一份他们的坦荡和自然。

虽然说社会复杂,社会上骗子也多,但是,遇到在部队工作二、三十年的军人,即使从没见过面,素不相识,但仍然是为人民军队奉献青春年华的战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战友情谊,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可以跨越人们心里的防护大堤。

我们在茶社外面握手告别后,就各自离开了。

回到四合院,我的心许久没能平静。

从军的战友,即便互相不认识,但有了人民军队的血脉传承,我们便有了似曾相识的默契、赤诚相待的友谊、肝胆相照的信任。

战友情,超越时空持久绵长的血脉之情。

后来,我回到洛阳后,几次邀请他们到来玩,他们答应有时间一定来。

我等着他们!

【图片摘自网络,联删】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