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戴河从老早以前就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早在秦始皇那会儿就已经声名远扬了。这儿不光有蓝天白云、碧海蓝天的美景,还因为特殊的自然和地理条件,成了中原种地和塞北放牧两种文明交汇的地方。这种特别的位置,让古代好多皇帝都特别喜欢这儿,把它当成了出巡必去的地方。
近代时候,北戴河又经历了外国侵略和中国军阀混战的大事件。等到全国解放以后,北戴河就被中共中央挑中,成了夏天避暑办公的好地方。每到夏天,中央领导们都会带着家人来这里放松休息,调整身心状态。
这儿,是一代中央领导们心中珍藏的那份难得欢乐时光的所在地。
【解放4年后,毛主席第一次来北戴河】
1948年快到12月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进了秦皇岛市。冀东十二地委的特区接手了北戴河海边,开始建起了咱老百姓自己的。打那以后,北戴河就算是真正解放了。
这时候,全国还没完全解放呢,但这儿的接管工作就已经忙而不乱地启动了。解放前,北戴河一直是军阀们休闲养生的地方,遍地都是别墅、宾馆和疗养院。解放军一来,就把那些为革命出过力、有慢性病的老干部,还有伤残人员安排到这里来疗养。
那时候,朱德总司令因为身体欠佳,没法负责重要工作,就是选择在这儿静养的。他算是第一个踏足这里的中央大领导,下榻在以前的铁路宾馆1号楼里。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到处都需要重建,中央的领导们忙得团团转,压根儿没想过要休息放松。毛主席呢,虽然早就听说过北戴河的名头,但解放后四年多时间里,他一直没机会去那儿。根据那时跟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的回忆,毛主席看到到处都是需要修复的地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咱们要干的活儿,还多着呢!”
后来,国家经济慢慢好转,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不少在战争年代落下病根的领导人,都选择到这里来调养身体。于是,中共中央就直接在北戴河办了个疗养院,专门归中央管。他们还规定,中央干部每年都能有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到北戴河来放松放松,养养身体。
毛主席头一回去北戴河是在1954年那会儿,他那年去考察了秦皇岛,首先到的就是秦皇岛东边的山海关。回头瞧瞧这次考察,你会发现,毛主席那时候就用了一套特别对的思路,带着国家嗖嗖地往前发展。
4月21号那天,毛主席在秦皇岛领导的陪伴下,走到了万里长城的“天下第一关”城门那里。刚下车,一瞅见这壮观的城门楼子,毛主席就忍不住说:“这里变化太大了!”想当年1950年的时候,他也来过这儿,那时候城门楼子刚挨过炮轰,破破烂烂的,可如今已经被修得焕然一新了。
瞅着那高高的城墙和挂着“天下第一关”牌匾的城门楼子,毛主席满心欢喜地就登上了城楼。他放眼望去,只见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都被云雾给缠绕着,万里长城就像一条正在休息的巨龙,蜿蜒其上,真是雄伟壮观啊!毛主席心里头那个激动,真是啥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时候,毛主席瞧见不远处有个台子,就好奇地问那是啥地方。山海关的领导赶忙解释,说那是威远城的老地方,就是当年吴三桂向清兵低头的地方。
聊到吴三桂,毛主席脑海里就浮现出让吴三桂向清军低头的那个人——李自成。他给大伙儿讲起了吴三桂的事儿:
吴三桂在明朝那会儿,可是个了不起的大将,守着山海关这个重要地方。那时候,关外面清军步步紧逼,关里头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把大明给推翻了,吴三桂一下子就变成了没人管的军队头头。
李自成和清朝的军队都想把吴三桂拉到自己这边。吴三桂呢,因为自己是汉人,心里头更倾向李自成,想归顺他。但没想到,李自成手下的一名大将,竟然把吴三桂的小老婆给抢跑了。吴三桂气坏了,一怒之下,转头就投了清朝的军队。结果,李自成的军队也被打败了。
说完这个故事后,毛主席跟大家伙儿说,咱们做人啊,可别学成李自成那样,千万别骄傲得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得意忘形可不行。
毛主席顺着长城往北溜达,瞅见前面有个凸起的小墙,就问:“那是不是烽火台啊?”旁边有人赶紧答:“对,就是烽火台。古代用来传递信号的。”毛主席一听,立马心里就浮现出周幽王点烽火戏弄诸侯的事儿,给大家伙好好上了一课,听得大家津津有味。
参观完古迹后,毛主席站在高处望着整个山海关城,问起了这儿有多少工人,多少农民,商店多不多,还有工人们工资咋样这些事儿。领导们一个个地回答了主席的问题。听完汇报,毛主席感慨地说:“山海关的老百姓日子过得还挺难,咱们得想办法发展生产,让大家的生活好起来。”
这次考察期间,毛主席清晰地指出了要把全国的城市从消费型转变为生产型的大方向。参观完天下第一关后,毛主席他们一行人坐车前往“老龙头”。那时候,“老龙头”的城楼早被炮弹轰成了个小土堆。
走到“老龙头”的最末端,眼前就是海浪翻滚的大海。毛主席随口问道:“你们几位是这儿的管事,主要负责哪些方面呢?”负责人被问得一愣,随即回答:“啥都得管呐。”
“那片大海你负责不?”“嗯,我管。”
毛主席笑了笑,摆摆手说:“光管咱们自己的海域哪够啊,别忘了还有公海呢!”大家一听,都咧开嘴乐了。那时候,咱们中国的领海线还没到12公里呢,说白了,就是海军力量还不够硬气。但毛主席望着大家,信心满满地说:“现在办不到的事,不代表以后也不行嘛!”
毛主席在秦皇岛行程的尾声,走进了耀华玻璃厂。到了那儿,他发现有些领导既不懂技术也不熟悉生产流程,于是,他直接呼吁那些领导干部要下到生产线,跟工人们一起干活,多向工人师傅们请教学习。
那天考察完事儿后,毛主席就到北戴河来放松一下,这可是他头一回来这个避暑的好地方。但没想到,那晚的海浪声让他心里头那个激动啊,整整一晚都没合上眼。
尽管初次体验并不怎么美妙,但他却因此和这儿缠上了深厚的情谊。
【田家英女儿捉弄毛主席】
今年夏天,毛主席在4月份首次游览北戴河后,又一次来到了这儿,并且一住就是好久。就连其他领导人都走了,他还继续留在这里。在北戴河的日子里,毛主席留下了不少好玩的事儿,让人难以忘怀。
徐涛回想起毛主席游泳时的情景,说毛主席特别喜欢热闹,尤其爱和一群年轻小伙、姑娘一起游。他仰泳时显得特别自在,一边游一边和大家有说有笑,那氛围真是暖洋洋的。
有一天,毛主席游泳游得正起劲,突然提议要和徐涛来场比赛。徐涛这人机灵,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自己年轻力壮,比速度肯定能赢,于是就对主席说:“主席,要比咱就比谁游得快吧。”毛主席一听,哈哈大笑,伸手点着徐涛说:“嘿,你小子想套路我,没门儿!咱俩比耐力,看谁游得久,咋样?”
徐涛回道:“不成啊,比赛拼的都是速度。”毛主席有些疑惑:“别忽悠我,有比速度的那肯定也有比耐力的嘛。”这么一说,徐涛也没法再推辞了,干脆跳下水跟毛主席比了起来。
毛主席神态自若,只管朝远方游去,徐涛在后面紧紧跟着。但游了大约半小时后,徐涛就体力不支了,喘着粗气爬上了岸,然后坐船跟着毛主席在大海上畅游。毛主席见状,笑着打趣他说:“你倒挺机灵嘛,游不过就直接坐船了。”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
还有件事儿,徐涛记得特别清楚。有次,毛主席跟平常一样,游了一个钟头的泳,上岸后,工作人员正帮他擦身子呢,他就开口吟诵起诗来:“往东走,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瞧瞧这茫茫的大海,海水荡啊荡的,海中的山岛高高地耸立着……”徐涛一听,挺纳闷儿,就问:“主席,这诗是谁写的啊?”
“这首是曹操写的诗,感觉咋样?挺有气势的吧?”毛主席问大家。
“说的是哪个曹操啊?”那时候,大家心里头的曹操,就是个十足的大坏蛋,对他能有啥好印象呢?徐涛压根儿就没往曹操和这首诗上联想,这才脱口而出了这么一句。
那肯定是三国时候的那个曹操嘛,还能是哪个曹操呢?
“他不是个大坏蛋吗?坏蛋咋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呢?”徐涛好奇地问。毛主席一听,有点不高兴地说:“你懂啥呀!”接着,毛主席就跟徐涛聊起了他对曹操的看法,这一聊,徐涛对曹操的看法全变了。再后来,毛主席还帮曹操平了反,所以现在大家才说曹操这个人又正又邪。
这次,毛主席身边陪同去北戴河的是他的秘书田家英,他还把自己的四岁小闺女曾立给带上了。这孩子正值调皮捣蛋的年纪,又是头一回见着这么漂亮的金沙滩,整天都在那儿疯玩儿。
有一天,曾立和小伙伴们跑到沙滩上玩。老远,他们就瞧见一位身材高大的爷爷,穿着泳衣,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一边享受着阳光,一边让人理发。这位爷爷脚丫子光溜溜的,闭着眼睛悠闲地养神,而理发师则在一旁忙活着。曾立眼尖,立马注意到了爷爷旁边摆着的一双大号拖鞋,心里顿时冒出了个调皮的想法。
调皮的曾立想了个鬼点子,她和小伙伴们一起,悄悄地把拖鞋埋了起来,接着躲在一旁偷看。他们心里乐着,就等着看爷爷一会儿满屋子找鞋时的那副无奈样儿。
没多久,理发师搞定了手头的活儿,大个子爷爷也站起身,正弯腰准备穿鞋,嘿,鞋子没了!他低头在椅子周围找来找去,这时候,曾立带着一群孩子咯咯直笑,大个子爷爷心里一下就明白了,准是这几个小家伙给藏哪儿去了。
曾立在幼儿园翻书时见过毛主席的画像,但那时候的她调皮得很,只觉得那位高个子爷爷挺面熟,压根儿没想过他就是毛主席。毛主席逗她:“嘿,你这小家伙是谁呀?我的鞋子是不是被你们给藏起来了?快说,藏哪儿去了?”
理发师急了眼,大声让曾立快点把鞋翻出来。曾立被理发师这一嗓子吓得脑子一片空白,完全想不起鞋到底埋哪儿了。毛主席见状,脸色不太好,轻声对理发师说:“别嚷嚷了,别把孩子吓坏了。”接着,他便耐心地和曾立一起找起了鞋子。
这时候,田家英碰巧走了过来,一听说自家的闺女把鞋给藏起来了,正准备好好教训一顿呢。毛主席见状连忙拦住他说:“家英,你家这小家伙是想让我多享受会儿阳光浴呢,就别责备她啦!”田家英一听,也就不再责怪,两人一块儿找起了鞋子。没过多久,鞋子总算被找到了。毛主席还乐呵呵地把曾立抱在怀里,开玩笑说她真是个捣蛋鬼。
事后,田家英跟女儿说,那个大个子爷爷其实就是毛主席。曾立一听,惊讶得不行:“不会吧,他真的是毛主席吗?”
那时候,北戴河真是个让人开心的地方,领导人们都会来这里,把一年的劳累都抛到九霄云外,好好享受这宝贵的休假时间。
【江青不常下水游泳】
北戴河不仅吸引中央领导人前来休假,他们还会带上家人,包括夫人和孩子们,一起来享受这段时光。
朱德是首个选择北戴河度假的中央大领导,打那以后,他差不多年年都会到北戴河的吴家楼,一边避暑一边办公。不游泳的日子,朱德爱在别墅院里摆棋局,棋盘一放,周围立马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这时候,就有意思了,这些围观的人没有一个安分的,有的喊“走兵”,有的叫“跳马”,恨不得自己上手去下几步。
朱德特别钟爱北戴河,也特别喜欢孩子们。他经常领着孩子们一块儿去那儿避暑,但可不是随便就让孩子们享受这福利哦。他会先给孩子们立下规矩,那就是必须把学习搞上去,不然这事儿就免提了。
朱敏,朱德的女儿,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回,她儿子数学考试只拿了59分,连及格线都没摸到,老师还特地写了信告诉家里。朱德知道后,就对外孙说:“你现在不用功读书,以后拿什么来为国家出力呢?就凭你这分数,怎么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外孙辩解,说那些题目他都会做,就是粗心大意,离及格就差那么1分。朱德一听,火气更大了,他说差1分也是不及格,再说了,就算及格了也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外孙这次没考好,朱德就按照规矩,取消了他去北戴河玩的机会。
肯定不止朱德带着家人来过北戴河,好多领导人的家属也都来过。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在她的书《红色家族档案》里,就讲了她以前在北戴河过暑假的事儿:
每年七八月,我们全家都会去北戴河玩,其实那时候,好多家庭也都去那儿。大人们因为得开会,所以通常都是中午那会儿才到,而毛主席来得更迟,差不多要到下午三四点钟才露面。
后来,罗点点特地聊起了彭德怀,她说印象里彭老总好像从没去过北戴河。她能清楚记得其他领导人的住处,可偏偏对彭德怀的没啥印象。为啥罗点点没怎么见过彭德怀呢?原来彭老总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性格也很独特,不太乐意参与那些娱乐活动。
五十年代中期,夏天的时候,中央的领导们工作之余爱去北戴河凉快凉快。那会儿,那儿可热闹了,大家都爱往那儿凑,聊聊天,交交心。不过,话说回来,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有时候就难免有些人心里头不太平衡,犯嫉妒。江青就是这样,这种情绪在她身上表现得挺明显。
夏天一到,就连平时不常露面的江青也会跟着毛主席去北戴河凉快凉快。但她不太爱下水,多是坐在沙滩上瞅着别人游。为啥呢?因为江青游泳技术不太好,那些仰泳、侧泳啥的她都不会,就会个简单的“狗刨”。
那时候,浴场里会游泳的太太们没几个,大家都不太游泳姿势咋样。可江青觉得自己游得不好看,心里头别扭。再加上,她瞧见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游泳时花样可多了,这一下,她的嫉妒心又犯了,就更不肯下水游泳了。
江青在延安那会儿,这种心态就露了出来,毛主席没少因此说她几句。
当江青还在那儿因为心里的小嘀咕而不敢跳进水里时,毛主席已经对普通的游泳感到不过瘾了,他更喜欢寻求点刺激的游法。
有一天,中央家庭正在浴场里晒着太阳,享受着海滩的美好,突然间,狂风四起,天色一下子就暗了下来。乌云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紧接着大雨就像瓢泼一样下了起来。本来平静的海面,一下子变得浪头滚滚。大家都急急忙忙地往岸上跑,可毛主席却偏偏不听大家的劝说,直接跳进海里游泳去了。
不过,毛主席还是在海里游得欢,一直游到天放晴。等毛主席一上岸,大家立马围了上来,这个拉拉他的胳膊,那个瞅瞅这儿看看那儿,生怕他有啥闪失。仔细检查后,发现毛主席就胳膊上有点擦伤,其他地方都没问题。
查完水后,大伙儿都忍不住开始数落起来,责怪他为啥这大风大浪的天还要下水游泳。
朱仲丽,王稼祥的妻子,匆匆赶来,她可是个医生,以前在延安就常给毛主席瞧病。这回,她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实在忍不住开口说:“咱以后可别这么干了,太吓人了。”
从大伙儿的眼神里,毛主席读出了大家的担忧,但他却爽朗大笑,不听大家的劝阻。他说道:“别怕去闯一闯,要是啥都不敢试,哪能有成就呢?不过,也不能傻乎乎地乱来。我这次决定冒险,那是因为我心里有底。”爱冒险,这就是毛主席的脾气!
北戴河的日子真是美滋滋的,领导人们在那儿好好享受了一番难得的悠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