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前中国没有棉被,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桃花林深处 2024-12-28 23:39:10

在现代生活里,每当寒风如刀割般肆虐,人们只需轻触开关,暖气便能瞬间驱散寒冷,或是裹紧柔软又厚实的棉被,窝在电热毯烘暖的被窝中,惬意享受着科技带来的融融暖意。可这份习以为常的温暖,常引人陷入思索:在遥远的往昔,那些身处千年之前的古人,在尚无棉被庇佑、暖气加持的岁月,究竟是怎样熬过一个个酷寒难耐、滴水成冰的严冬?尤其在宋朝以前,棉花还未在华夏大地大范围引种,他们凭借何种智慧与顽强意志,扛过零下几十度的极寒挑战?更值得探究的是,碰上历史上气候极端恶劣的 “小冰期”,古人又是怎样在冰天雪地中觅得一线生机,挣扎求生?

阶层温差:贵族与平民的冬日两重天

回溯漫漫古代岁月,冬日一至,贵族与平民便仿若身处两个泾渭分明的世界,过冬体验判若云泥。

先把目光投向贵族阶层,他们的冬日生活,满是精致与奢华格调,严寒似乎都要对其俯首称臣。贵族府邸,堪称精心构筑的防寒堡垒。建造之际,选材皆是上乘之选,红木质地紧实,纹理仿若细腻的织锦,自带温润质感,仿若一道天然的寒冷屏障;石材厚重沉稳,层层垒砌成墙,狂风呼啸而来,也只能无功而返。厚实的墙壁,宽度可达数尺,寒意在这坚实壁垒前,彻底没了脾气。踏入屋内,墙壁或是涂刷明艳动人的大红朱漆,那色泽在冬日微弱光线里,泛着柔和又华美的光晕,不仅为空间添几分贵气,还具备隔热保温之效,将暖意牢牢锁住。另有 “椒房” 这一独特存在,用精心熬制的花椒泥涂抹墙面,暖烘烘的气息仿若春日暖阳轻拥,还散发着丝丝辛香,驱虫防腐之余,让贵族们住得惬意又安心,御寒手段可谓登峰造极。

取暖装备上,贵族更是花样百出,尽显奢华。瞧那铜炉与珐琅炉,造型典雅曼妙,工艺精湛绝伦。炉身镌刻着繁复精美的花纹,龙凤翱翔、花鸟嬉戏、鱼虫灵动,宛如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宝。燃用的炭火也非寻常之物,而是不远万里自西域运来的上等无烟炭。此炭质地细密,色泽乌亮,一点燃,火焰熊熊蹿起,却极少冒出呛人浓烟,且燃烧时长颇为可观,持续稳定地释放温热,让室内仿若沐浴春风。

饮食方面,贵族也有独家御寒妙方。寒冬时节,厨房热气蒸腾,花胶鸡在砂锅里咕嘟咕嘟翻滚,金黄色的汤汁浓稠馥郁,花胶软糯弹牙,鸡肉鲜嫩多汁,每一口都似暖流灌注全身;参鸡汤更是滋补佳品,人参的醇厚药香与鸡肉的鲜香完美交融,饮下一碗,暖意瞬间游走四肢百骸,精气神立马提振;羊肉煲也不甘示弱,精选肥美羊肉切块炖煮,搭配秘制酱料,香气四溢飘散,驱寒保暖效果一流。这些佳肴佐以各类中草药精心烹制,既满足舌尖享受,又强化身体素质,让贵族们在冰天雪地中活力依旧。

着装打扮上,贵族尽显奢华本色。身上披挂的衣物,多以名贵皮毛制成,熊皮、貂毛、狐狸毛…… 件件皆是身份象征。一件熊皮大氅,毛长且绒厚,披挂肩头,威风八面,仿佛将冬日凛冽踩于脚下;貂毛披风,质地柔软顺滑,轻若无物,保暖效能却极佳,领口、袖口处精心镶边,贵气四溢;狐狸毛围脖,毛茸茸绕于脖颈,触感轻柔,暖彻心扉。这些珍稀皮毛,平民百姓只能望而兴叹,唯有贵族凭借雄厚财力与尊贵地位,方可享用。

反观平民百姓,他们的冬天满是艰难困苦。宋朝之前,棉被尚未普及,御寒手段寥寥无几。百姓大多栖身简陋至极的茅草屋或油纸屋。茅草屋以粗细不均的木杆搭起骨架,稀稀拉拉铺上一层枯黄茅草,寒风一吹,茅草簌簌颤抖,屋内热气瞬间消散殆尽;油纸屋更为脆弱,纸张单薄,稍经风雨侵蚀便破损不堪,保暖效果近乎为零。遇上风雪交加,场景更是凄惨,狂风裹挟着暴雪,卷走茅草屋顶,大片雪花直灌屋内,屋内屋外几乎同温,冻得人浑身打颤,恰似杜甫诗中描绘:“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冬日的凄苦令人揪心。

取暖工具上,百姓大多依赖最原始的火盆。一个破旧铁盆,放入几块木柴,燃起星星点点的火苗,便是一家人冬日的温暖指望。火盆热量有限,一家人围坐四周,还得频繁挪动身体,才能勉强烘暖冻僵的手脚。夜晚入睡,为求暖和,百姓拼命往身上加衣,可那时无棉花,衣物多是麻布、粗布或桑皮所制,质地粗糙硬挺,冷风依旧直灌。被子也是简陋,多以麻布缝成袋子,往里塞些稻草、鹅毛或鸭毛。稻草硬邦邦,还易受潮,睡一觉起来,常周身酸痛;鹅毛鸭毛虽稍好,数量却有限,填充不均,保暖效果与贵族的皮毛被相比,有天壤之别。百姓为让稻草被暖和些,得趁天晴拖到屋外晾晒,重新填充松散稻草,如此往复,全凭顽强毅力熬过寒冬。

好在岁月流转,历史前行,百姓生活条件渐有起色。棉花引进后,棉被慢慢走入寻常人家,只是这一过程漫长艰辛,历经岁月推广普及,才让温暖真正惠及大众。

时光回溯:古代御寒技术的演进脉络

将时光指针拨回更为久远的商朝与西周,彼时棉花还未扎根华夏,古人应对寒冬,只能竭尽所能,利用手头稀缺资源与大自然抗衡。

穴居,是当时极为常见的居住方式。在背风向阳的山坡,人们手持简陋工具,一锹一铲挖掘洞穴。洞穴内部空间逼仄,却能巧妙借助地热资源。冬日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洞内却相对温暖,温度较为恒定,仿若大自然恩赐的天然暖房。一家人蜷缩其中,相互依偎,借地热驱散寒意。只是,这种方式终究是权宜之计,一旦遭遇极端严寒,寒风灌进洞口,洞内暖意瞬间消散,冻得人瑟瑟发抖。而且,洞穴居住条件简陋,通风差、阴暗潮湿,时日一久,诸多不便与疾病随之而来。

贵族虽说生活条件稍优,可受限于当时技术,也没有现代意义的取暖设施。他们主要靠精心设计的建筑抵御寒冷,善用自然资源保暖。府邸选址倾向地势高、阳光充沛之地,让冬日暖阳尽情倾洒。房屋建造得高大宽敞,布局合理,利用空气对流原理,减少屋内寒冷死角。同时加厚墙壁,填充干草、树叶等天然保温材料,尽力留存屋内热气。

岁月悠悠流转,来到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御寒手段总算有了些许进步。皮毛在人群中渐趋流行,尤其北方寒冷之地,成了保暖 “神器”。北方猎手无畏严寒,深入山林与猛兽周旋,只为猎取珍贵皮毛。一件上好皮毛衣物,上身如同裹着暖融融的阳光,能有效阻挡寒风。不过,皮毛在当时极为稀罕,价格高昂,普通百姓辛苦劳作整年,也未必攒够钱购置一件,大多时候,依旧只能用麻布、丝绸层层裹身,即便如此,冷风依旧轻易穿透衣物,冻得手脚麻木。

这一时期,火盆使用愈发普遍,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火盆不仅用于取暖,还兼具烹饪功能。冬日清晨,一家人围坐火盆旁,放上茶壶煮茶,袅袅茶香瞬间弥漫全屋;中午时分,在火盆上架个小锅,煮一锅热气腾腾的米粥,暖身又饱腹。只是,火盆热量范围有限,严寒夜晚,一家人即便紧挨着入睡,仍难敌彻骨寒冷,常半夜冻醒,无奈添柴,盼着黎明降临。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唐朝时,古代御寒技术迎来重大飞跃。北方地区出现炕的雏形,堪称冬日温暖奇迹。炕通常用砖石砌成,内部设有烟道,与炉灶相连。冬日里,炉灶燃起烈火,热气顺着烟道在炕下循环游走,不多时,整个炕便热乎乎的。一家人在炕上吃饭、聊天、做活计,暖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夜晚入睡,钻进热乎乎的被窝,躺在温暖炕上,一天的疲惫与寒意瞬间消散。不仅如此,炕还能充分利用余热,让屋内始终保持适宜温度,极大提升冬季居住舒适度。

唐朝贵族取暖设备更是奢华升级,铜炉、瓷炉等精美器具纷纷登场。这些炉子造型各异,工艺精湛到极致。铜炉质地厚重,泛着古朴光泽,炉身雕刻精美图案,诉说古老故事;瓷炉温润似玉,彩绘细腻逼真,花鸟鱼虫仿若鲜活灵动。炉内放上炭火,热量均匀散发,让贵族房间如春日暖阳照耀般温暖惬意。文人墨客尤其钟情冬日围炉夜话,窗外寒风呼啸,屋内炉火正旺,大家品着香茗,吟诗作对,畅谈人生,尽享片刻宁静温暖。

真正让古人冬日生活改天换地的,当属明朝。棉花的引进,宛如一场及时雨,给我国御寒技术带来革命性突破。黄道婆这位伟大女性,居功至伟,她改良推广棉纺织技术,让棉织品从稀罕物走向大众。起初,棉被只是富裕家庭专属,贫苦农民望着柔软暖和的棉被,满心渴望却因囊中羞涩,只能继续盖破旧稻草被、麻布被。但随着时间推移,棉纺织技术愈发成熟,棉花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棉被终于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冬日御寒得力帮手。棉花的普及,温暖了古人身体,也为纺织业注入全新活力,开启全新发展篇章。

在漫长历史长河里,古人凭借顽强意志与无穷智慧,一步步探索、创新御寒之法,从简陋洞穴迈向温暖棉被,每一步都饱含艰辛与希望,让后人得以窥见那段岁月里,他们与寒冬顽强抗争的坚毅身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