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50万大军的地狱46天,走到这一步是赵括太傻还是白起太神?

笑蓝阅览过去 2025-01-14 04:44:25

公元前260年,赵国与秦国在长平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大决战。这场持续46天的地狱之战,赵国投入了50万精锐兵力,最终却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一场致命的换将,造成了赵国军事史上最惨痛的一页。统帅之位从"乌龟"廉颇换成"天才"赵括,本是为了速战速决,谁料对手竟从"寻常"的王龁悄然换成了"死神"白起。两个截然不同的将领,两种迥异的兵法,在这场残酷的军事较量中,赵括以"纸上谈兵"闻名千古,而白起却用五十万大军包围了敌军四十五万,创造了以少包多的军事奇迹。这场战役不仅埋葬了赵国的雄心,更为秦国统一六国埋下了伏笔。

群雄逐鹿 名将争锋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的格局渐渐演变成秦赵两强对峙的局面。在这片腥风血雨的土地上,秦国以富庶的关中平原为基地,不断向东发起进攻,而赵国则凭借着雄厚的军事实力,成为了抗衡秦国的最后屏障。

两国交战正值战国后期变革最剧烈的时代,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日益强大。赵国同样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军事改革,骑兵作战能力冠绝诸国,为各国所惧。

此时的赵国,名将廉颇正带领着大军与秦国对峙。廉颇善于用兵,以稳健著称,他采取了龟缩之计,在长平一带修建坚固的防御工事,与秦军形成了相持局面。

秦国的军事主帅是王龁,他屡次试图突破廉颇的防线都未能成功。双方在长平一带相持了整整三年,赵国的军费开支和后勤补给日渐吃紧。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位名叫赵括的年轻将领进入了赵孝成王的视野。赵括是名将赵奢之子,自幼研习兵法,精通军事谋略,论兵之时常能说得天花乱坠。

而在秦国,还有一位沉默的名将正等待着出场。他就是令六国闻风丧胆的武安君白起,已经在战场上斩获过无数赫赫战功,被誉为"战神"一般的存在。

赵国朝中此时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廉颇继续坚守,另一派则主张速战速决。双方争论不休,使得军事决策摇摆不定。

作为统治者的赵孝成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再加上朝中大臣的不断争论,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需要一个能够打破僵局的将领,而不是继续耗费国力。

廉颇虽然善战,但他的保守战术实在无法满足朝廷快速解决战事的需求。相比之下,年轻气盛、"言兵事天下莫能当"的赵括,似乎成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这场人物的更迭,不仅仅是军事统帅的更替,更是两种军事思想的碰撞。老成持重与锐意进取,稳扎稳打与求胜心切,这些矛盾都将在长平这个战场上得到最终的检验。

换将之际 命运已注定

赵孝成王在朝中传下一道命令,将统帅之位从廉颇换到赵括手中。这个决定震惊了整个朝野,许多老臣纷纷进言,认为此举过于冒险。

赵王为了支持赵括上任,赐予他大批黄金财帛,还把邯郸最后一批兵源都交到了他的手中。在得到赏赐后,赵括却表现出异常的贪婪,不断向赵王索要更多的赏赐。

赵括的母亲听闻此事后立即上书赵王,极力劝阻这次换将的决定。她向赵王讲述了两件往事,一件是赵括与其父赵奢论兵时的情况,另一件是关于赵奢和赵括用兵作风的巨大差异。

这位母亲的担忧不无道理,她清楚地记得当年赵奢曾说过:"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赵奢认为赵括虽然精通兵法,但从未真正体会过战场上生死攸关的残酷。

面对母亲的谏言,赵王仍然坚持己见,只是答应了一个条件:如果赵括战败,他的家人可以免除连坐之罪。赵母听后,这才稍感安慰。

赵括接受任命后,以极其高调的姿态从邯郸出发,整个赵国都将他视为救国的希望。当时的赵国军民期待他能像其父赵奢一样,带领军队取得辉煌的胜利。

然而就在此时,秦国也在暗中进行着重要的人事调整。秦昭襄王已经秘密调派白起前往前线,接替王龁的统帅之位。

为了确保这个消息不被泄露,秦昭襄王下令:"有人泄露武安君为将者,立即处死。"这个命令的背后,是秦国精心设计的军事战略。

当赵括抵达长平战场时,第一件事就是全面改组军队指挥系统。他撤换了所有廉颇的旧部,重新布置了防御工事。

这一系列激进的改革引发了军中的不满,八名老将甚至以死相谏。这些将领的牺牲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使得赵军上下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赵括此时完全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谁,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快与秦军决战。在他看来,只要打赢这一仗,就能挽回赵国的颓势。

与此同时,白起已经在暗中部署了天罗地网,准备给赵军致命一击。他派出一支千人小队渡过丹河,作为诱饵引诱赵军出战。

这个看似简单的战术,却暗藏着巨大的杀机。这不仅是一场统帅之争,更是一场关乎两国命运的较量。

双方的较量即将开始,而这场战争的走向,将由两个性格迥异的统帅来决定。一个是初次领军就踌躇满志的赵括,一个是久经沙场的白起。

奇兵迂回 围城困虎计

白起的秘密部署在赵括率军追击秦军千人小队后开始显现。他派出两支奇兵,一支是由司马梗率领的25000人轻车部队,另一支是由蒙骜、王翦率领的5000人骑兵部队。

这两支奇兵采取了不同的行军路线,目标却都指向赵军的命脉。轻车部队沿河北上后折向东南,直取百里石长城西段的长平关,切断了赵军与邯郸的联系。

骑兵部队则避开丹河河谷的主力,快速渡河后沿小东沧河推进。他们直插韩王山与大粮山之间,占领了百里石长城东段的故关,并在此修建防御工事。

通过这两路奇兵的部署,白起成功地将赵军一分为二。冯亭的五万守军与大量粮草被困在大粮山,而赵括率领的四十五万主力则陷入了丹河河谷。

白起继续在两条防线上增兵,逐步夺取了丹河东岸的赵军阵地。他的军事行动精准而迅速,让赵军完全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赵括此时才意识到对手已经换成了白起,但为时已晚。他的军队此时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有兵无粮的主力军团,和有粮无兵的后勤基地。

白起不给赵括喘息的机会,立即在丹河西岸布防。他命令士兵日夜不停地修建防御工事,将防线布置得密不透风。

秦军的工程能力令人叹服,他们修建的防御工事比从前廉颇的还要坚固。赵军每次试图突破,都会在这道坚固的防线前损失惨重。

此时的战场形势已经完全倒向了秦军一方。白起用五十万兵力包围了赵军四十五万大军,创造了以少包多的军事奇迹。

秦昭襄王得知战况后,立即采取行动支援白起。他从河内郡征调了大量"小子军",一部分支援东垒,另一部分则截断赵军的补给线。

这些新兵都获得了赐爵一级的待遇,相当于每人都能获得一套房产和一块土地。这种高额奖励激发了他们的战斗热情,使他们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战力。

赵国此时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派出蔺相如、虞卿、平原君等重臣四处求援。但秦昭襄王早已通过外交手段与各国达成协议,使得赵国的求援之路处处碰壁。

白起的包围圈越收越紧,赵军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四十五万大军被困在丹河河谷中,补给线完全被切断,只能靠随身携带的军粮维持。

战局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完全超出了赵括的预料。他的军队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牢笼,而这个牢笼的钥匙掌握在白起手中。

临危突围 万箭穿心死

四十六天的围困中,赵军的处境日益艰难。军中的草木鱼虾早已被吃光,战马也成了最后的口粮,甚至有士兵开始以死去战友的尸体充饥。

在这段地狱般的时期,赵括率军进行了无数次突围尝试。每一次突围都让秦军付出了惨重代价,秦军损失近二十万人,创下了白起统帅生涯中最大的伤亡记录。

双方在丹河河谷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许多阵地一天之内易主数次。河水被染成了红色,士兵们不得不饮用这些带着血腥气的河水解渴。

秦昭襄王继续加大对东垒的支援力度,不断向战场输送新的兵力。这些补给的到来,让白起能够及时填补损失的兵力,继续保持对赵军的压制。

最终,赵括决定发起最后一搏。他将剩余的精锐分成四队,瞄准秦军防线最薄弱的地方发起轮番冲锋。

秦军的防线上布置了三排弩兵,他们采用轮番射击的方式进行防御。第一排射击时,后两排就在装填弩箭,保证了不间断的火力覆盖。

赵军战士们踏着同伴的尸体,拼命向前冲锋。当他们冲到秦垒百步之内时,秦军的弩兵撤退,取而代之的是配备了长兵器的步兵方阵。

这支步兵方阵采用了三种不同长度的武器:2.8米的戟、3.5米的铍和4.5米的矛。三种兵种密切配合,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这场最后的搏命中,赵括亲自上阵指挥。他站在战车上发号施令,带领着士兵们向秦军防线发起冲锋。

就在此时,白起派出了他的秘密武器。大批轻骑兵和轻车部队从两翼杀出,掀起漫天黄沙。

骑兵率先发动攻击,他们在百步之外齐射劲弩,随后放弃弓弩,端起长矛发起冲锋。轻车部队紧随其后,填补骑兵突击后留下的空隙。

在这场混战中,赵括陷入重围。他拼命冲杀,试图突出重围,但最终被一支从远处射来的鸣镝击中胸膛,栽倒在战马之下。

赵括的阵亡成为了赵军崩溃的导火索。失去主帅的赵军完全丧失了斗志,剩余的二十万人不得不向秦军投降。

这场战役的失败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赵括的指挥。赵国在后勤保障、外交布局以及战略决策等方面的失误,才是导致这场惨败的根本原因。

长平之战不仅改变了赵国的命运,也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最惨烈的大会战,也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最具标志性的战役之一。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