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辈亲”的生物学思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重新审视

耿说来意 2025-03-30 12:00:32

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隔辈亲”的现象,爷辈亲孙辈,怎么解释这一现象?其实这是有道理的,里面存在着生物学密码,孙辈是爷辈的生命延续,爷辈的生命通过孙辈延续下去了,焉有不亲之理?

爷辈期盼抱孙子,本质上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是拥抱自己生命的重生,是完成生命的新旧更替,枯树发新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有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人们常说这是旧观念,封建思想,需要批判和抛弃。如果深思一下,又似乎不是全无道理,这其中也有点生物学道理,跟“隔辈亲”如出一辙。“无后”意味着把爷辈生命延续的生物需求割断了,断了爷辈生命延续的念想,这可不是最大的“不孝”怎的?于是便用这种近乎诅咒的办法,用社会压力迫使后辈来生育。

我们民族生生不息,源于我们一直掌握着做为人的生物学密码,形成了“隔辈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类的社会教化,实现着旺盛的繁衍生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当看到爷辈含饴弄孙的时候,爷辈对孙辈怎么也喜爱不够的时候,不要奇怪,那是人类的自然现象。“隔辈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是社会学,也是生物学,用之于民族,能使民族兴旺;用至于家族,能使家族壮大;用之于自身,是生命的再生。

1953年毛主席对青年一代有个祝语:一祝大家身体好,二祝大家学习好,三祝大家工作好。这其中是不是也蕴含着生物学密码呢?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包括人的繁衍生息。

说了这么多,主题只有一个,要向一切不利于青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桎梏宣战,打烂青年一代身上的一切枷锁,为青年人创造最好的环境,让青年一代抛弃“不生”的念头,毕竟“生”是我们生命延续之源,是民族兴旺之本。

0 阅读:0

耿说来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