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心灵的港湾,可若港湾不再温暖,心又该何处栖息。”
心理学:和子女不亲的父母,是有共性的,看看你是不是。
一、过度控制,剥夺自主引发亲子矛盾
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给孩子自由,是智慧,也是爱。
亲子关系中,父母适度引导和规范有必要,但过度控制,常是亲子矛盾导火索。
孩子自主意识发展是成长重要标志。
他们想探索世界、尝试新事物时,过度控制的父母总拿“为你好”当借口,事无巨细安排一切。
像孩子想选喜欢的兴趣班,父母却强让他们学“热门”课程;孩子想和朋友出去玩,父母规定回家时间精确到分钟。
这过度控制,既剥夺孩子自主决策权利,又让他们压抑无助。
时间一长,孩子内心不满积累。
可能叛逆,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也可能沉默寡言,没了表达自我的勇气。
可父母常意识不到问题根源,还固执坚持控制,致亲子关系更紧张。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度控制的父母,像拿枷锁的人,锁住孩子翅膀,也锁住亲子间的爱。”
二、情感冷漠,忽视情感交流造成隔阂
《为何家会伤人》里提到:“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但有些父母和子女相处时,情感冷漠,严重忽视情感交流,造成亲子间难以逾越的隔阂。
比如,孩子在学校受委屈,满心期待回家跟父母倾诉,盼着安慰支持。
可父母冷漠回应:“这没啥大不了,别娇气。”
或干脆不理孩子感受,忙自己的。
孩子考试成绩好,兴奋报喜,期待赞扬鼓励,父母却淡淡说:“别骄傲,继续努力。”
长期情感忽视,让孩子觉得感受不被重视,情感需求不满足。
时间久了,孩子不愿和父母分享喜怒哀乐,亲子交流变少,关系疏远。
像知乎一网友分享,从小在情感冷漠家庭,父母从不关心内心世界,长大成人,和父母关系只停在表面问候,内心毫无亲近感。
三、改善关系方法,给予自主权并增加情感交流
父母意识到和子女关系不亲,改变关键在给子女自主权,增加情感交流。
一方面,给自主权就是尊重子女选择决定,让他们一定范围内自由探索成长。
比如,父母可和子女商量制定规则目标,而非单方强制。
子女决策遇困难,父母提供建议引导,不直接替做决定。
另一方面,增加情感交流,父母要主动放下架子,用心倾听子女心声,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比如,每天花时间真诚沟通,聊聊学校趣事、生活烦恼。
子女遇挫折,给温暖拥抱和鼓励话语。
相反,父母若我行我素,继续过度控制和情感冷漠,亲子关系只会更糟。
像有些父母嘴上说改,实际行动不给孩子自主权,漠视孩子情感需求。
通过给自主权和增加情感交流,亲子关系能逐渐回暖,家庭充满温馨和谐。
创优咖情感寄语: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亲子关系中,明明最亲近,却因父母不当行为疏远,多可惜。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意识到问题,努力改善和子女关系,让家成真正温暖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