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这已经是2025年,时光飞逝,而某些导演依然能拍出如此“尴尬”的农村题材作品。
《陌上又花开》最近在央八首播。
本以为这部剧会如同经典之作《六姊妹》一般,能够带来感人至深的视听体验。
可是谁曾想,当我走入这部剧的世界,观看了前两集,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弃剧。
因为我发现,《陌上又花开》的情节完全偏离了现实。
这确实是部农村剧,但看完后会让人感到完全不搭边。
剧中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81年,地点位于一个名叫挂月台的小村子。
这个村子坐落于群山之中,交通极为不便,通向外界的挂月路状况堪忧,严重制约了村子的经济发展。
为了实现村子的良好发展,在村党支部的支持和领导下,村书记马春秀与全体村民一同开始修筑通外道路。
然而,由于挂月台地理位置的不优越,村子所需的修路工程进展缓慢。
为了加快项目进度,马书记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私自动用雷管爆炸。
这一行动引发的种种冲突和后果令人瞩目,充满了悬念。
当马书记的上司得知此事后,立刻赶来阻止她。
可令我震惊的是,正当领导们出发时,一名村民却毅然阻挡了他们的去路。
这个小伙明知对方是领导,却依然坚持不让任何人上山,并喊出“山上正在进行爆破,谁都不能上山”这样的话。
这样的画面让我忍不住惊叹,在那个年代,违抗领导命令是何等的严重。
领导与村民之间的权威冲突面对小伙子的强硬态度,领导们无疑急了。
他们迫切地要求小伙上山通知马书记停止爆破。
谁成想,这名小伙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嘴里边还飘出“就算省委书记来了,这山也不能让他上去”的狠话。
这情节的冲突性让我感到无比滑稽,这是在挑战整个社会秩序的规范,显得天方夜谭。
在那个政治环境严肃的年代,竟然有人敢如此无视权威,尽管我知道是为了剧情的夸张,但依然让我无法接受。
为了阻止领导上山,小伙更是冷嘲热讽,声称“万一你们走到半路,山上爆破了,结果可比鸿毛轻”。
如此对抗,简直让人不能理解。
在那个时期,面对上级,任何人都应谦卑以待,甚至小心翼翼。
但这个小伙不唯恐后果,言辞犀利,情节的设定让我想到了现代剧作的贪婪追求。
领导在小伙的多次阻拦下仍然选择揪着不放,向山上行去,然而此时的马骨春秀正准备开始爆破。
年轻的她和一群毫无爆破经验的人,毫不畏惧地召开会议准备行动。
这决策令人瞠目,完全不顾危险,几乎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勇气”。
在这样的背景下,情节即将升温,冲突即将爆发。
灾难的发生与后果马春秀终于按下了爆破开关,山体在一声巨响中崩裂。
而由于缺乏经验,爆破导致山体滑坡,造成了无数的伤亡。
所有人都未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村民与领导们瞬间被山石压倒,这幕令我震惊,甚至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教育劝诫。
可幸的是,村民们众志成城,自发开始救援,尽管受了伤,但基本上无一人出现生命危险。
然而,剧情的发展却让我倍感无奈。
明明领导对爆破的警告处处可见,然而马书记执意出头,现场的大胆决策者未在后续真有受到应有处分。
这实在是过于离谱,难以令人相信。
影视作品的表现,除了剧情,演技与场景道具的搭配同样关键。
除了剧情拉胯外,服道化的表现同样让我一言难尽。
在进行爆破和搬运时,男女主角明明是一群普通的农村人,却然个个化着精致的妆容,意图简直令人哭笑不得。
这些农村妇女在领干的重体力活时,脸上却毫无一丝疲惫的汗水,整齐划一的发型依旧保持完好,仿佛这一切只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舞台。
难道,有谁相信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观众还会觉得那种美丽是自然而然的吗?
马书记按下爆破开关的那双手,白皙无暇,上得几乎是令人无法站住脚的无奈。
谁会相信她是一位80年代常年务农的村姑?
导演对农村人生活的理解显得极其肤浅,角色的塑造成了空中楼阁,华而不实。
小鲜肉演员们在这场拍摄中,演技更是尬得无法直视。
在一场爆破前的嘶吼中,马书记带着小姑娘们边喊“放炮啦”就似在举行偶像剧的宴会,参差的表演让人接近失笑。
这部剧里,有意制造的强烈对比,却显得无比突兀。
体力活的场景更让人无奈,女子队面对此等重锤却仿佛无所畏惧,简直可笑。
无论是从剧情、演技,还是服道化方面的观察,《陌上又花开》都暴露出极大问题。
其实,这类农村剧的本意是传递实在的乡土情感。
可在这部剧中却处处显得不接地气,愈发让人难以忍受。
没有真实的体验,没有深切的理解,只是不断堆砌荒谬的情节,完全丧失了其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结语:对未来农村剧的期待面对这样一部剧,心头难免感到失望。
不过,我相信未来仍然有更多优秀的农村题材作品能够呈现。
它们能够真实地反映农村生活,带给观众更为深刻的触动。
期待那些能触动心灵、感人至深的故事和角色出来,而不是这样一部夸张肆意而又不接地气的纷争剧。
对此,你有何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