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6年后,丢下学生自己先跑的老师范美忠,如今过得怎么样

香寒阅览趣事 2024-12-14 11:02:49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08年,汶川大地震席卷中华大地,举国同悲。在这场灾难中,涌现了无数舍己为人、逆行而上的英雄,他们的故事至今仍激励着我们。

然而,也有一位教师因为丢下学生自己先跑的行为而备受争议,他就是范美忠,一个被互联网称为“范跑跑”的名字。

如今16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回望这段往事,该如何看待范美忠和他的选择?面对灾难,人的内心世界到底有多复杂、多易碎?

信源:范美忠:给教师抹黑,让北大丢脸——民生杂谈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对于四川人民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午后两点半,地动山摇,祸事突至。

彼时,在都江堰光亚学校,历史老师范美忠正在给学生们上课,讲着历史书上的故事,殊不知自己即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忽然,教室里的那盏大灯晃得厉害,范美忠立刻觉得有点不对劲。

作为一名成年人,他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普通的晃动,而是地震的前兆。

求生的本能瞬间占据了他的大脑,他几乎没有思考,丢下手中的课本,冲出教室,奔向操场。

教学楼突然晃动起来,校园里充满了哭声和呼救声。

在范美忠曾经执教的教室里,学生们惊慌失措,有的躲在课桌下,有的抱在一起哭泣,却没有老师的引导和组织。

范美忠已经奔到操场,是第一批抵达安全地带的人。其他班的娃儿都跟着老师撤到操场了,范美忠那班的学生却还没动静。

他并没有立刻返回教室查看学生的情况,而是在操场上等待。

许久之后,他的学生们才出现在操场上,脸上满是泪痕,惊魂未定。

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老师的安慰和关怀,而是范美忠的责备:“你们怎么才出来?”

别的班的老师都护着学生,他们老师倒好,跑得飞快,后来还怪起别人来了。

范美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他认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每个人都会选择自保,这是人之常情。

他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将学生的安危放在首位,反而坚持认为自己的选择是理性的,是符合人性的。

舆论风暴

地震发生之际,范美忠并未保持缄默,而是于博客撰写了一篇回忆性文章,题为《5·12汶川地震时的亲身经历》。

他详尽地讲述了地震来临时的亲身感受,也不隐瞒自己最先从教室跑出去的事实。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宣称:“除了自己的女儿,在那种情况下,我不会考虑去救任何学生。”这篇文章就像一根导火索,一下子点燃了网上热议。

铺天盖地的批评和谩骂涌向范美忠,他被冠以“范跑跑”、“范孬种”等侮辱性绰号,成为了众矢之的。

抗震救灾时,许多英雄不顾危险勇往直前,而范美忠的做法却与这些英雄形成鲜明对比,这让很多人感到很气愤。

人们无法接受一位人民教师在地震来临时抛下学生独自逃生,认为他的行为违背了师德,是自私和懦弱的表现。

尤其是在当时举国同悲、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特殊时期,范美忠的言论显得格外刺耳,触动了公众的道德底线。

面对潮水般的批评,范美忠并没有退缩,他坚持认为自己没有做错。

他将公众的指责视为“道德绑架”,认为社会对英雄主义的过度推崇,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

他总是说,他没必要为了别人,哪怕是自己学生,去冒险丢掉自己的性命。

这种“非主流”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格外格格不入,也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他的反感。

网络舆论的审判是无情的,它将范美忠钉在了耻辱柱上,让他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这场舆论风暴不仅改变了范美忠的人生轨迹,也引发了对师德、人性、社会责任等深刻问题的思考。

范美忠“范跑跑”

范美忠并非一个简单的“懦夫”形象,他的身上有着复杂的矛盾性。

这位朋友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学历相当高,带着当老师的梦想回到了四川。

不过,他那独特的个性和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也给他后来的命运悄悄埋下了种子。

范美忠这人,说话直爽,不管什么都说得出来。

他上课时总说点跟别人不一样的看法,也因此招来不少非议。

因曾有言在先,他被迫辞去原职,此后,他辗转于深圳、重庆、广州、成都等多座城市,或投身教育工作,或开启自媒体生涯。

最后,他又回到四川,在都江堰的一所叫光亚的学校找到了教书的机会。

事实上,汶川地震并非范美忠第一次在灾难面前选择自保。

他曾自曝,在之前学校发生火灾时,也是他第一个逃离现场。

事发后,他立刻帮学生们检查伤情、处理伤口,直到确保每个学生都安全后才离开学校。

或许是因为那一次的经历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和谴责,使得他在面对地震时,再次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并且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

人生轨迹的转变

汶川地震后,范美忠的生活来了个360度大转弯。范跑跑这个名字成了他的心头大患,总甩不掉。

他在光亚学校丢了工作,找工作也挺不容易的。许多学校对他避之不及,将他拒之门外。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辗转于不同的城市,尝试各种工作,甚至做过销售、送过外卖。

日子过得挺不容易,各种滋味他都尝遍了,范美忠虽然挨了不少批评,但也有人出来为他辩解。

他跟媒体聊了聊,也在网上说了一些话,试图向大家说明他的做法和想法。不过,他这么卖力,大家不但不理解,反而一堆吐槽和嘲笑。

他越解释,越显得无力;越挣扎,越陷得深。

范美忠又回到了教育界,不过这次他投身于网络教育领域。

他在网上开设了《红楼梦》和《庄子》课程,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线教育给了他更大的自由度,他可以不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传授知识。

范美忠的见解和批判态度吸引了不少对现行教育体制不太满意的学生。

但在线教育的发展并非一路绿灯。

范美忠因为“范跑跑”事件,这个名字成了他难以摆脱的标签。

很多家长怕孩子受坏老师影响,所以这个老师的课报名的人不多,赚得也不多。

范美忠似乎找到了一种自保之道,在困境中巧妙地保持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最终,范美忠选择了远离城市的喧嚣,在成都郊外的一个小村庄里租住了一栋三层的毛坯房。

他和家人过着简单的生活,养了一只橘猫,没事的时候就看看书,或者抱着猫发呆。

他不再像过去那样执着于辩论,不再试图证明自己,而是选择了与世界保持距离,在平静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这种“出世”并非简单的逃避现实,更像是一种自我放逐。他主动避开热闹的世界,开始和自己说话,和自己的心达成共识。

他不再执着于对错,不再纠结于过去,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生活的本来面目。

笔者认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求生的本能往往会战胜理性,驱使人们做出看似“自私”的选择。

范美忠的选择虽然不符合社会主流的道德标准,但也反映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真实反应。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评判他的行为,而应该尝试理解人性在危机时刻的脆弱与矛盾。

它提醒我们,要理解人性的多面性,尊重个体的选择,理性看待社会舆论,在不断反思中走向成熟和智慧。

0 阅读:0

香寒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