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选C的试卷终于出现了” ,配文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有勇气面对未知,相信自己的选择。如果孩子没做到,说明题目设计得有问题。这次卷子出的就是个好题”。
在社交媒体上,这条信息被大量转发,并引发了众多网民的热议。从评论区看,大多数人对这种测试方式是支持的,认为这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不过,也有一些人表示反对,认为这种测试方式有悖于考试的公平性,因为如果A、B选项是对的,而C选项是错的,那么选择C的学生不就犯了低级错误吗?这样的测试没有意义。
实际上,这种测试并非新事物,类似的测试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有人生问“你是想买iPhone14还是华为Mate 50 Pro?”如果你的回答是前者,他会说“华为才是国产之光”“苹果都是垃圾”,然后贬低苹果,抬高华为。这时,你一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华为就是比苹果好。虽然你并没有真正比较过两者的优劣,但在受到这种强化的信息后,你的潜意识就会认为:华为就是比苹果好。
这种强化信息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就是心理学上的“预设效应”。也就是说,你在心里早已经设定了偏向,即你认为A选项是正确的,B选项是错误的,C选项是不确定的。当你看到有人为C选项辩护时,你就会本能地觉得:一定是我的判断错了,C选项才是对的。这就是所谓的“确认偏误”。
所以,当老师在试卷中设置了“都选C”这样的试题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有明确的教育目的:通过暗示的方式,让学生确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当然,这种测试方式也并非万能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地强化某种信息,可能会让人产生“巴纳姆效应”,即你觉得这个测试描。的就是你自己,但实际上它只是模糊地描述了大部分人。
设计这种测试的关键在于:要能够让每个人在其,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核心信念”,让他们确信: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做的选择没有错。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获得持久的自信。
有网友评论说:“如果全国的高考题都出现C题,那将是最牛的一张卷子!”我想说的是:如果全国的高考题都像“C题”那样设计,那将是最牛的一张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