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协官宣李弘权、李炎哲、付豪、王岚嵚、段昂君5人离开球队之后,剩下15人名单将会前往深圳进入到备战日本冲刺阶段。
离队的5人当中,李弘权未能获得出征机会引发外界的热议,作为新赛季CBA联赛表现最好的前锋,李弘权从个人能力到身体状态都是本土前三级别,或许也是外界感叹遗憾的重要因素。
很多球迷吐槽郭士强多次采访透露选人的标准,以及男篮将会分成短期,长期目标,但就亚洲预选赛都未能获得机会,想要在亚洲杯决赛,乃至世预赛获得机会的难度更加之大。
中国男篮目前留下的15人分别是周琦、胡金秋、杨瀚森、余嘉豪;曾凡博、朱俊龙、杜润旺、张宁、赵嘉义;赵睿、徐杰、赵继伟、廖三宁、高诗岩、程帅澎。
4个内线,如果把1米92的张宁也定义为前锋则是4个前锋,后卫则是高达6个。
中国男篮最终12人名单,郭士强会怎么选?
首先是现阶段的最强即战力,这一部分是不管谁执教都会选择的国字号球员。
分别是周琦,胡金秋,赵睿,曾凡博。
这四人不管从哪个角度的竞争,除非是面临伤病困扰,否则锁定12人名单是可以预见的。
剩下8人则是看“玩命”程度,在国家队层面的求战欲望,以及对手的情况而定:
首先是后卫高诗岩,程帅澎两人会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他们的身体状态良好,打法也非常符合郭士强用人思路,尤其是足够玩命的打球方式,徐杰尽管在联赛表现出众,但在国家队层面并不是那种能决定比赛走势的本土后卫,轮换位置可能是第三,或者第四人。
赵继伟的身体状态处于待定的状态,但作为这一批男篮国家队年龄最大的国手,只要是身体允许,完全可以考虑为主力轮换,位置可能会比徐杰优先一个档次。
廖三宁则是去年重点培养和使用的首发后卫,也是郭士强上任男篮主帅之后新星,身体状态恢复如何,同样是处于待定的状态,但若是考虑到2028年奥运会为标准,第二场大概率会获得相对应的机会。
锋线上张宁的拼命程度也是郭士强看重的球员,在FIBA舞台可能很难彻底锁定主力,但就打日本这种级别的硬仗,张宁的精神属性比大部分的球员出众,若是在第六人的位置上有所发挥,接下来在国家队层面可能会成为常规征召球员。
朱俊龙作为防守大闸,进攻能力并没有预期突出,但防守端的玩命程度也是非常突出,这也是杜锋,乔尔杰维奇两任主帅定义为防守尖刀的重要人选。
杜润旺的投篮属性有特定的戏份,状态在线的曾凡博将会缩减杜润旺的位置,但若是投篮方面没有预期的稳定性,2米08的杜润旺一手三分球能力将会给到胡金秋,周琦很大的空间属性。而且,杜润旺尽管防守端并没有预期出众,但真正需要他在一些争议回合做出回应,杜润旺“恶汉”属性是联赛知名度比较高。
杨瀚森和余嘉豪很难跻身打日本的主力位置,原因比较简单,这两人都未能在去年的大量热身赛自我正名,与胡金秋,周琦相比同样未能取得太大优势,以郭士强相对比较保守的用人思路,包括杨瀚森这名潜力新星也很难跻身主力轮换。
中国男篮打日本的12人名单,必须要选的是赵睿,周琦,胡金秋,曾凡博四人,剩下的高诗岩,程帅澎,朱俊龙,张宁都是作风过硬的本土悍将,赵继伟,廖三宁的身体状态待定。剩下的徐杰,杜润旺,余嘉豪,赵嘉义都是功能性为主,需要更多临场因素决定。
这一支中国男篮刺头球员有赵睿,张宁,杜润旺三人,不惧怕对抗且足够玩命有高诗岩,程帅澎,张宁,朱俊龙,内线“大爹”胡金秋,阿联退役后的本土第一内线周琦。
这一份名单已经可以看到郭士强的重视程度,一些年轻小将尽管具有天赋,但能力和经验尚未达到技高一筹,或者是与老大哥们一较高低的个人能力,打日本的硬仗被裁就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