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南明弘光帝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为了权力

梦沉古道 2022-04-09 16:30:07

弘光帝朱由崧作为朱棣、朱祁镇直系后裔,将朱标、建文帝朱允炆和景帝朱祁钰的帝王身份恢复,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他做出了违背祖宗的决定,并不见得其对朱标等人有好感,而是尴尬的继位方式,让朱由崧不得不考虑标新立异一把。

公元1399年,注定是大明王朝历史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朱元璋的孙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即位,历史上成为建文帝。隔代传位,使得明朝出现了尖锐的叔侄矛盾,鉴于历史上出现的藩王威胁朝廷的情况,朱允炆在朱元璋留下班底的支持下,大胆地削藩,早有野心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三年后的1402年,朱棣成功由北平攻入明朝廷,建文帝不知所踪。随后,朱棣称帝。大明王朝正式由朱标系向朱棣系转移,朱棣后裔一直做皇帝,一直到明朝灭亡。

靖难之役,起于建文帝削藩,终于朱棣靖难之役。朱棣夺侄子皇位,有被逼迫的成份,但不得不说,朱棣早有野心,在边关已经尾大不掉,不削藩也会不服从明朝廷,削藩只不过是个引子。而朱棣的所谓靖难更站不住,清君侧,本身就需要皇帝先请藩王,藩王才可引兵入京,不请自来,何以谈清君侧?况且就是皇帝请你来,也要五日后离京返回自己的封地。在建文帝有后代的情况下,朱棣登基为帝,就是赤裸裸的谋朝篡位。

朱棣无论怎么洗白,都不能抹去叔夺侄位的事实。明朝后继皇帝明知道事实真相,也不会对朱允炆进行正名。明朝后来的皇帝追溯源头就是朱棣,否定老祖宗就是否定自己的合法性。因此明朝长期不承认建文帝的存在,更不将建文帝追尊的朱标列入皇帝范围。

明景泰皇帝朱祁钰的情况更加特殊,本来帝位是和他没有关系的。他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哥哥叫朱祁镇,在公元1449年,御驾亲征瓦剌部,最后被俘虏,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虏是大事,这个时候的明朝接近与靖康之耻重新,瓦剌部的也先以皇帝作为人质,不断地要挟明朝。以于谦为首,明朝文臣武将为了避免受制于人,在孙太后的支持下,让已经监国的郕王当皇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少见的弟尊兄为太上皇。在这个过程中,说了算的是孙太后,她也有言在先,得到朱祁镇回来要把皇位归还。并且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还是皇太子。就是说,即使朱祁镇一辈子回不来,最终的皇位也要回到他儿子呢,具体怎么个回法,当时不确定。

朱祁钰属于在明朝危难时刻受命继位,也在于谦的支持下打赢了完成了京师保卫战,瓦剌部看到朱祁镇已经没有利用价值,打算把朱祁镇放回来。公元1450年,朱祁镇被迎接回京。哪知道,朱祁镇回京,才引出明朝中期的兄弟相争。一旦坐上了龙椅,再下来就难了,朱祁钰就是这样个主。违背了当初的承诺,把太上皇朱祁镇软禁起来,还好没杀,不过也留了后患。同时在1452年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朱见济。

由于于谦的正直,朱祁钰不敢谋害哥哥朱祁镇和侄子朱见深,也说明,朱祁钰夺位心虚。1457年,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支持下,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朱祁镇在经历这几年的屈辱后,非常记恨朱祁钰,把已经重病的朱祁钰软禁了,后来朱祁钰莫名去世。朱祁镇直接给了朱祁钰一个非常不好的谥号“戾”,去了他的帝号改为郕王。

朱允炆和朱祁钰的经历,在民间已经获得了很多百姓的同情。当然,朱由崧绝不会站在同情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作为想要接掌残明天下的人,必须要立威,只有立威才能真正主宰明朝,进而成为大明复国之主。

朱由崧作为福王,本来天下和他没有关系,虽然他和明朝最后两位皇帝朱由校、朱由检名字差不多,但却不是亲兄弟,而是亲叔伯兄弟。他们的爷爷就是明朝非常著名的万历皇帝,万历皇帝有一次临幸了一个低等的宫女,生下了长子朱常洛,按照明朝的祖制,皇后没有儿子,作为皇帝长子的朱常洛就应该是皇储。而万历皇帝更倾向于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朱常洵就是朱由崧的父亲。

围绕储位,万历皇帝和群臣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就是明朝著名的“国本之争”,由于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对皇长子朱常洛的支持,最终朱常洛在万历皇帝死后继位,就是明光宗,但明光宗当皇帝没有满一月就去世了。可怜朱常洛,万历皇帝在世时,不喜欢也不疼爱,万历皇帝去世后,好容易成为皇帝,却也不长寿。

明光宗之死和著名的红丸案有很大关系,这个所谓的红丸就是万历皇帝的郑贵妃献给朱常洛的。如果光宗不死,明朝就不会出现少年天子朱由校,明朝也有可能不会出现败亡的情况。朱常洛和朱常洵虽然都是万历皇帝的儿子,由于朱常洛特殊的出生,使得明朝内部皇帝和大臣存在严重的分歧,并上升到国本层面,也间接的造成了皇帝不待见皇储。

朱常洵虽深陷皇储之争,却没有遭受哥哥和侄子的猜忌,依然身居高位,成为逍遥自在的王爷。如果没有明朝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可能继续做自己的逍遥王爷,可惜明朝是一座虽然华丽却要倒塌的宫殿,即使出身高贵也免不了深受其害。李自成的军队打到了洛阳,就藩福王的朱常洵没有机会享福,直接被李自成的人结果了。

朱常洵的庶长子朱由崧逃了出来,并被崇祯皇帝袭封为福王。好景不长,内忧外患的明朝彻底崩盘,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崇祯皇帝以身殉国,并且在有太子和其他儿子的情况没有传位,这已经表明他是真的认可明朝气数已尽,大明真的亡了。

朱由崧等明朝贵族南逃,以图恢复明朝天下,需要确立朱家人为帝,按照道理来讲,朱由崧作为崇祯皇帝的亲堂侄,在崇祯皇帝诸子下落不明的情况下,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以东林党为首的明朝文官集团在国本之争的过程,已经和福王家族结下了梁子,史可法干脆就以“七不可”,不想让朱由崧当南明的皇帝。朱由崧想方设法接近江北四镇总兵,获得拥立,东林党也没有办法,承认他的地位。即使这样,朱由崧也不是马上称帝,而是先监国,后称帝,这里面就大有文章。

崇祯皇帝的儿子生死不明的情况下,朱由崧继位并不合法合理,监国是在法理皇位继承人不能继位的情况下,一种选择,进而通过监国过渡为皇帝,朱由崧历史被称为弘光帝,有人称其为大明第十七帝,实际他已经不是了,只不过是残明割据政权的皇帝。正如大多数人不认可刘备是汉朝皇帝一样,朱由崧也不是皇帝。朱由崧在法理上的欠缺,就需要他自己给自己立个正统的形象,那就是给老朱家上面的人“平反”。

第一个平反的是朱标父子。朱允炆是明朝太祖朱元璋确立的继承人,其法理依据非常充分,朱棣本质属于篡位者。由于南明势力已经缩回到地方地区,恢复朱允炆皇帝身份,有利于博得明朝古都南京及周边区域的支持,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对于巩固小朝廷统治很重要。

另外,追封从来没有做过皇帝的朱标,有利于朱由崧下一步追封从来没有做过皇帝的福王朱常洵。并且,朱由崧在平反朱允炆的同时,还跟进的平反了方孝孺等人,彻底打破了朱棣系长期对朱允炆时代的不承认,充分说明朱由崧试图摆脱旧明,重新建立一个新明的野心。

第二个平反的朱祁钰,也是在公然违背祖宗的决定。事实上,朱见深就已经为亲叔叔平反,朱祁钰对于扭转明朝被灭局面是有功的,加之朱祁钰没有儿子,朱见深放心大胆地给他平反。只不过谥号远远比明朝其他皇帝短,并且没有庙号。

朱由崧给朱祁钰上庙号,更加巩固自己的帝王身份。同时,他和朱祁钰有相似经历,都是先监国,后称帝,并且都与前任皇帝是兄弟(朱祁镇朱祁钰是亲兄弟关系,朱由检和朱由崧是堂兄弟关系),承认朱祁钰合法,间接为自己继位正名。

朱由崧能够敢于平反并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是需要有人支持。东林党人肯定支持,这符合东林党不畏强权的风格,挑战朱棣和朱祁镇的历史权威。而且马士英和江北四镇的将领也需要看到一个全新的明朝。这属于傀儡皇帝迫于时局,不得不做出的反应。他真的想恢复这几位的名誉吗?作为逍遥王爷的儿子,他才没有那个闲情逸致,一切皆是为了权力需要。

实力决定未来,没有实力也没有能力的弘光帝朱由崧在位八个月就被一路追赶的清军俘虏,斩杀。他的这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只能是空谈了。

4 阅读:118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