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驾,是马路的“第一杀手”,开车不酒驾,酒驾不开车,杜绝酒驾现象已经成为大多数驾驶员心里谨记的第一准则 。但也有一种情况总会让广大的司机朋友感到有苦难言,那就是明明滴酒未沾,却被查出了酒驾。这种司机并未喝酒却被查出酒驾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深究其原因,却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司机开车前曾吃过的榴莲、蛋黄派、汉堡等食物,或者是喝过的藿香正气水等饮品。为什么吃个蛋黄派、喝瓶藿香正气水,竟能被测出酒驾,原因究竟为何?

酒水中含有酒精这是大众所熟知的常识,而市面上出售的很多加工食品,如蛋黄派、巧克力派、部分软面包等,都含有一定的食用酒精。这些食用酒精作为添加剂加入这些食品中,不但可以保持食品的水分在一定时间段内不被蒸发,也便于食品的运输和较长时间的存放,又可以起到增加食品的口感。

适量的食用酒精被作为配料或者添加剂添加到食品中,是经过国家相关法律允许的,对人体也没有大的危害,又因其含量极少、在人体内的代谢极快,因此不会进入人的血液当中。若在刚吃完这些含食用酒精的食品后,就用交警部门专业的设备测量酒驾时,因其在口腔内的残留原因,是很容易被测量仪器认定成为酒驾的。这种情况下,再过5-15分钟,等口腔内的酒精挥发完毕后再测量,仪器上的酒精含量数据也会自动变成“0”。

蛋黄派、藿香正气水等加工食品、饮品,是因为添加了食用酒精而会在短暂的时间段内被检测出酒精成分,这种原因很多人表示可以理解,但为什么吃了榴莲这种天然食物之后的人,也能在短期之内被检测出酒精成分?这就要“归功”于人们口腔内的微生物了。榴莲、荔枝等天然食物,属于高糖含量的食物,进入人们的口腔后,会被存在于口腔内的微生物在短期内极迅速的分解转化成乙醇、乙酸、以及甲烷等成分,而这些物质同样也会影响检测。

因为交警部门专用的酒精检测仪,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检测还原性气体,简单来说就是将混合有碳、氢元素的物质基本一视同仁了,包括醇类和酯类都是如此。所以人们在吃了荔枝、榴莲等这样的高糖分食物之后,食物残渣被人们口腔中的微生物所利用,分解产生了还原性气体,从而让酒精检测仪器形成了误报。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高温容易引起中暑,很多司机会携带一些藿香正气水以备不时之需。虽然藿香正气水可以解暑,避免高温对身体的危害。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喝藿香正气水以后开车很容易就被交警判定为“酒驾。”原因在于藿香正气水中含有的酒精,并且其酒精量高达40%以上,可以说酒精度完全超过一些常见的低度白酒了。很多时候为了解暑有些人就把喝藿香正气水当做喝水一样,这样做的结果估计与喝酒也没多少区别。为了避免被交警误判为酒驾,建议您选择没有酒精含量的藿香正气丸,这样就可以避免被酒驾。其实不仅仅是藿香正气水,止咳糖浆、漱口水、口气清新剂等产品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酒精,都有可能在喝过之后出现“被酒驾”的情况,保险起见您还是喝完后等上十几分钟后再开车。

无论是因为吃了含有食用酒精的加工食品,还是吃了高糖含量的天然食物,只要是没喝酒却被误检出了“酒驾”,不要慌张。在吃了这些食物之后,酒精成分的存在期是十分短暂的,可以建议交警部门的同志过5-15分钟之后再次检测。另外,这些食物中的酒精,在人体内会被极速代谢而不会进入人体的血液,也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排除“酒驾”的可能性。当然了,为了避免各种麻烦,最好还是在吃完这些食物之后不要立即开车,更应避免边开车边吃东西,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免被误检成为“酒驾”的情况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您平安离家平安回家!
本文首发于数字北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