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上的员工最稳定,为何招聘时不用他们,这股歪风谁带来的?

小曹侃咖 2024-11-25 16:18:09

35岁,这个年纪对许多人来说原本该是事业稳步上升的黄金时期,却在职场中莫名多了一道“隐形天花板”。

一句“优化调整,你先走”,听得人脊背发凉,却成了不少中年职场人的真实写照。

想想看,从“刚毕业嫌你嫩”到“工作几年嫌你老”,这逻辑转变的速度令人咋舌。

二十多年的学习积累,换来的却是十几年短暂的“高光期”?

这份不值当,让人五味杂陈。

“性价比”的幌子,年轻化的深层逻辑

在招聘启事中,“35岁以下”仿佛成了不容争辩的黄金标准。

表面上看,企业给出的理由相当冠冕堂皇:年轻人更有冲劲,肯加班,性价比更高。

但深挖一下就会发现,这背后无非是“用最小的成本榨取最大的产能”的算盘。

可问题是,企业这样的如意算盘打得响,却常常忽略了中年员工身上的“独门武器”——经验与判断力。

你敢指望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独立应对棘手的商业谈判吗?就算他再聪明能干,经验这东西是靠时间熬出来的,没有捷径可走。

短期来看,推崇年轻化似乎降低了人力成本,但失去稳定的中年员工作为中坚力量,企业在面对复杂市场时可能就会出现“高开低走”。

年轻化并非灵丹妙药,过分追求“轻盈”的用人模式,到头来可能让企业掉入“头重脚轻”的窘境。

35岁“危机”带来的连锁反应

当35岁成了职场的“分水岭”,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打击,更会放大整个社会的焦虑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职业黄金期还没到,就开始为未来危机未雨绸缪,什么考证、创业、存钱,一样不敢落下。

表面上看这是明智的规划,实则不过是一种对未来的不安罢了。

这种职场焦虑,还往往蔓延到家庭。

35岁的父母,上有老、下有小,事业遭遇下滑风险的同时,还要担起孩子教育的重任。家庭经济支柱一旦动摇,孩子的成长环境自然也会受到波及。

更麻烦的是,35岁“危机”还会制造代际矛盾。中年职场人为了保住饭碗拼命加码,而年轻人却抱怨他们“占着茅坑不拉屎”。

这场竞争已不仅仅是能力的较量,而成了岗位资源的抢夺。说白了,两代人都在焦虑,但方向却南辕北辙。

破解“35岁现象”,需要双向努力

要扭转这一局面,光靠职场人自己调整显然不够。首先,企业需要换个角度审视“性价比”这把双刃剑。

盲目追求年轻化的队伍构成,是在以短期利益牺牲长远价值。构建合理的年龄梯队,才是健康发展的长久之道。

从制度上看,也需要为35岁以上的职场人提供更多保护。比如在招聘和裁员的过程中,明确法律边界,防止因年龄问题被歧视。

此外,社会舆论也应帮助破除“人到中年,一无是处”的偏见,正视中年职场人不可替代的价值。

当然,环境的改善需要时间,而个体更要主动迎接挑战。对35岁左右的职场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自己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考证、深造、探索副业,保持学习的敏锐度,能让自己手中始终有“底牌”。

同时,也要敢于接受现实,提前做好职业转型的规划,给自己多开几扇门。也许当下有困境,但换个角度,也许可以在别处发现新天地。

写在最后

35岁,真的是不可逾越的“坎”吗?当企业只盯着成本,社会只看年龄,这道坎只会越来越低。

可别忘了,每个人都会迎来自己的35岁。与其排斥它、贬低它,不如换一种眼光,用心看见中年的价值——稳重、可靠、经验丰富,是这群人最大的优势。

职场这条路,说到底是“有得有失”的过程。只要愿意给中年人一片空间,他们就能让企业和社会多一份不可替代的底气。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用更宽容的目光,去接纳别人,也为自己的未来积攒一份体面与尊严。

0 阅读:9

小曹侃咖

简介:一名带专选手,普普通通为财富自由奔波的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