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稻为桑如何成功?

顾子明说 2024-08-05 10:42:20

好的剧本,往往非常接近于真实,

譬如中华神剧大明王朝1566,和大清奇书《红楼梦》,职务与权力结构上,是非常相似的。

贾宝玉/曹雪芹家族,掌管江宁织造,类似于杨金水统领的织造局,

薛蟠家族,依附于贾府的皇商,类似于杨金水钱袋子的皇商沈一石,

王子腾家族,京营节度使,类似于杨金水武力屏障的锦衣卫指挥使朱七,

简而言之,贾宝玉/曹雪芹家族的使命,跟杨金水一样,就是替清朝的皇帝在江南推进改稻为桑,让江浙更多种田的百姓放弃耕田,转而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桑树,织成丝绸出口西洋。

而原本锦衣玉食的贾宝玉/曹雪芹/杨金水,最后都因为深陷京城的漩涡,最后落得个一身干净。

这里就有了个梦幻的联动,明朝杨金水治下的江浙,老百姓种植桑树的特别少,但清朝曹雪芹家族治下的江宁,老百姓却酷爱种植桑树,不少县的桑田面积跟农田规模几乎相当。

是清朝的官老爷比明朝的官老爷更清廉和勤政么?

恰恰相反,清朝由于是少数民族统治,为了赎买,对地主和官僚阶级极其放纵,基层的腐败也远高于明代。

嘉靖因为严党收了一半的银子就大发雷霆,而清朝每征收一两银子,大概就要放任地方官员贪墨五两银子。

可诡异的是,清朝的基层已经烂到根子了,但清初改稻为桑却搞的如火如荼,

在明朝不愿意种桑的江浙老百姓变身种桑达人,大量的丝绸源源不断的卖给西洋,几乎掏空了欧洲在大航海时代赚的银子。

这是为什么呢?

不同于清明上河图中宋朝的市场经济,也不同于马可波罗访问元朝时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放弃了市场经济,搞起了强大的官办经济,老百姓变身自耕农,生产出来的东西不能通过市场销售,只能卖给替郑泌昌何茂才打工的沈一石。

明朝的老百姓并不傻,他们知道种植桑田的利润更高,但是他们更清楚的知道,给官办经济打工要承担巨大的政策风险。

老百姓种粮,既可以自己吃,也可以用来交税,

可一旦放弃种粮,改为种经济作物,桑叶是不可能吃的,只能卖给当地制造局的白手套沈一石。

遥想当年牛群冯巩的小品,“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在沈一石的官威面前,百姓的桑叶完全丧失了定价权,为了不被全家饿死,就只能廉价卖桑叶,最终被迫卖儿卖女全来偿还种桑时借的高利贷。

在明朝,不仅老百姓苦,更苦的是那些在宋元时期发家的商人们,做不了生意的他们只能带着几代累积的资产run到日本,化身为倭寇,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

那么,明朝推行不了的改稻为桑,为什么在清朝顺利推进呢?

因为清朝为了统战江南地主,恢复了明朝被扼杀的市场经济,有了交易的市场,老百姓种了桑树后,可以将桑叶卖给市场换银子,然后再用银子从市场上买回粮食。

参考横扫全球的中国制造,以及几年时间就完成的新能源汽车更迭,只要有了投资和生产的确定性,咱们勤劳的中国老百姓能卷死全世界。

清兵入关才二十来年,江浙地区就已经遍地桑树,处处织机,康熙不需要像嘉靖那样费劲心机,老百姓自己就把改稻为桑的事情办完了,形成了大清的新质生产力。

丝绸出口换来的银子,更是为康熙的平三藩、收台湾、败噶尔丹、尼布楚谈判,雍正的摊丁入亩、耗羡归公、改土归流,乾隆的十全武功,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而且,将农田改为桑田,不仅没有导致粮食短缺,反而是纺织业带来的巨大利润,转化为江南的基建,也让农民开垦了更多的土地,产出了更多的粮食,使得大清的整个北方都依赖于江浙漕运的粮食和银子。

这也是为什么鸦片战争时期,清廷的东南南海两年内被打了个穿,都根本不搭理英军,可一旦镇江陷落,大运河被切断,就屁颠屁颠跑去主动和谈。

这改稻为桑,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一点也不难,关键要看大环境。

哪怕有正直务实的海瑞,公忠体国的胡宗宪,在没有市场的大明王朝,谁都无法将改革向前推一步。

哪怕是贪官污吏横行的大清,让贾宝玉薛蟠这样的纨绔子弟坐镇,有了市场,民众都会自发的将改革进行到底。

改稻为桑的成功,不是几个伟人的努力,而是市场化机制的自行运转下,全国人民自发的努力与奋斗。

4 阅读:371

顾子明说

简介:从政治角度解析经济的运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