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达子
本文共3572字,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前言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后世尊称为韩非子或韩子,是韩国公子。他的导师是荀子,即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或许有人会感到好奇,一个受过儒家思想熏陶的人如何会成为法家思想的倡导者?
事实上,荀子不仅孕育了法家思想的萌芽,更是开启了两个法家思想的先河。那个时代,礼乐逐渐破败,思想如潮水般汹涌,各种学派百花齐放,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各家纷纷著书立说,传播各自的思想。
而韩非子在法家思想的贡献非常深远,他的著作《内外储说》、《十过》等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韩非少言寡语的背后,却是对社会的冷酷观察和锐利洞察,其中的体会,非外人所能理解!阅读其著作,可领略其“无情”之法治,由此洞察治国之道!
韩非无疑应该是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中大展抱负,留下不朽的业绩。但为何一个如此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会如此早逝,成为了历史中的遗憾?今天老达子就这个问题跟大家探讨一下~
浅谈法家思想——依法治国法家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依法治国,重视刑罚,与儒家的“仁政”政策形成鲜明对比。法家主张通过严苛的刑罚和完备的法条来确保百姓和官吏的顺从。
对于百姓而言,他们不会因君主的仁政而服从,反而会越发放肆。只有通过法律的严格约束,才能使他们心甘情愿地臣服,而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治理效果都源自君主的严厉赏罚制度。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儒家的仁爱思想广受接纳,他们认为人性本善,对于劳苦大众应广而善待之,而韩非子则与此相反,认为君主对贫苦大众施加仁爱政策,是变相的无功受赏,会使百姓失去争夺军功、为国尽忠的动力。
另一方面,法家思想认为,对于有轻微罪孽的百姓,若是不进行严厉的责罚,则犯罪者难以受到警醒,长此以往,国家的法治体系会受到挑战,甚至发生暴乱导致社会动荡。
不仅对于民众需要制定法律严格规定其言行,对于朝中官员也是如此。由于他们是代替皇帝对民众进行管理的实施者,因此对于他们的管控力度应该更大。
对于朝中官员而言,如果不实行严格的政策,他们就会沉湎于私欲,不顾国家大局。孟子曾说:“外面的百姓只顾斩首取胜,内里却不努力耕种,都想从事贸易致富,以谋求个人利益,为自己立功名,以获取高官厚禄。”(《孟子·滕文公上》)
“富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财货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爱之则不忍,不忍则骄姿。”——《韩非子·六反》
韩非子曾从人性根源的角度分析这种思想的根源:“富裕家庭对子女的过度溺爱会导致孩子的叛逆,国家亦如此。正如俗话所说,慈母有败子。只有对百姓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战国时期法家治国最成功的典型就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了。
韩非子将法、术和势相结合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在于其涉及多重因素的综合运作,在法家思想中,法律体系的严密是确保君主统治地位的一环,然而单纯的法律制度并不足以确保治理的稳固。相反,结合“术”和“势”,才能构建出更为完善的治理机制,从而巩固君主的权威。
先说法,韩非的思想深受老师荀子的影响,他坚信人性本恶,自私自利。在他看来,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即帕累托最优状态,无法在没有强力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儒家所依仗的力量源自何处?
那便是圣人,古代的尧舜禹、汤文武以及周公。在孔子时代,周公的精神影响仍然强大,人们心怀希望,期待圣人再临。
然而,到了韩非子的时代,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战乱,这种期望已经破灭殆尽。韩非认为圣人是一种偶然而非必然的存在,解决眼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等待圣人降临,而是靠我们自己去创造人类幸福。
因此,韩非汲取了子夏、李悝、吴起、商鞅等先贤的思想传承,提出了一种次优解:通过建立刑名之法来维护社会秩序。若仁义之道难以达成,那就确立一条明确底线。有了这一底线,对君主的要求也就不再那么苛刻,他只需坚守法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补和不断改进。
这一思想,成为了全球最早、最全面的法治理念的雏形。
再说术,其实就是一种政治手段。历经千年,对于法律的争议其实并不多见。即便在儒家思想盛行之后,对于法律的反对声音也寥寥无几,因为法律是“阳谋”,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
人们最常批评的两个方面就是政治手段和权力,为什么呢?因为这两者是关于如何实现君主集权的方法,是一种让君主们轻易控制官僚团体的手段。而谁掌握了学术话语权呢?不就是官僚团体吗?
因此,他们对这些政治阴谋感到非常愤怒。例如,韩非建议君主在官场上保持平衡,拉拢一派打击一派,谁露头就打击谁,不允许官员掌握军权、任免权、财政权,不允许他们结党营私,甚至不允许他们在百姓中树立良好形象。
最残酷的是,他甚至明确说明了如何暗杀大臣,不能直接行刺,那样会影响声誉,而要采取“行饮食”之类的暗杀手段。如果我们是官僚,会作何感想呢?关键是,即使我们了解这些手段,也无法改变什么。
自从法家思想崛起以来,中国的君主们对官僚团体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数千年来,君主专制一直借助的就是韩非所塑造的这一法家利器,因此也被称为“外儒内法”。
最后就是势,用现在的话说叫威权政治,就是通过权力收放、利益分配、礼仪形制对官僚进行心理威慑。当然这其中道德约束也必不可少,本来提倡民本的儒家也被君主拉进来为虎作伥,可见法家之无所不用其极。
咱们看看古代的宫殿,皇帝高高在上,下面匍匐着文武百官,如果是咱们在场,是不是连大气都不敢出?这就是威权的表现。
因此,韩非子认为:只有在法、术、势三者协同作用、有机结合的情况下,国家才能实现长期的稳定和繁荣,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治理体系的不稳定和动荡。
秦国为何一定要治韩非于死地?在公元前233年,秦国对赵国发动了攻击。由于长期以来三晋一体的紧密关系,韩国开始感到非常恐慌。他们担心什么?他们害怕秦国在收拾赵国之后,会顺手也收拾他们,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是好呢?
当然,要防患于未然。出于以上考虑,韩非子的哥哥,当时仅在位八年的韩王安,便派遣韩非子前往秦国。那么,他被派往秦国的目的是什么呢?
一方面是探听风向,另一方面,也是借助韩非子与李斯之间的友情,改善秦国与韩国之间的关系。在国与国之间,常常需要私下里办些公事,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于是,韩非子就踏上了前往秦国的征程。终于来到了心仪已久的贤人所在的秦国,秦王嬴政当然欣喜若狂,就像瞌睡遇到了枕头一般。但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
就像当年孟尝君出使秦国时,被秦昭襄王扣押一样,这样的情况秦国并不少见。因此,他们扣押了韩非子,并对他进行了每日丰盛的招待,却拒绝将其放回国。
后来秦国进攻赵国失败,派往前线的主将樊於期反叛,逃亡了燕国。7国的局势一下有了变化,最初,派遣韩非子去秦国是因为担心赵国战败,但如今情况却截然相反,秦国遭遇了挫折,而赵国势头正盛。
在这种局势下,赵王派遣使者到各国游说,意图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很快就得到了楚国、魏国以及燕国的支持。面对如此情境,召集大臣商量对策,有个叫姚贾的表示:“贾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
嬴政别无选择,只得大举下赌注:“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他不仅慷慨解囊,还将自己的服饰、帽子、珍贵的宝剑一并赐予,以提升待遇。他任命姚贾为全权大使,代表秦国出使列国时,享有王者之尊,有利于使节从容执行任务。
最终姚贾成功地画解了这场危机,可是这边的韩非坐不住了,给嬴政上书:
“贾以珍珠重宝,南使荆、吴,北使燕、代之间三年,四国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宝尽于内。是贾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愿王察之。且梁监门子,尝盗于梁,臣于赵而逐。取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与同知社稷之计,非所以厉群臣也。”
总结来看,就是3点:
首先,姚贾在出使期间滥用秦国的财政资源,以及与列国君王频繁往来,显然是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这种行为显然对大王不忠。
其次,考虑到姚贾的身世背景,他是魏国门官的儿子,曾经在赵国效力,但最终被赵王赶走。这种卑贱的出身加上低劣的品行,却让他升至高位,这样的人岂能成为众臣的表率?他的行为不但贻害国家利益,更是对忠诚和正直的极大亵渎。
也正是这个上书,让韩非的命运走到了尽头。当李斯得知韩非子上书后,表示“李斯嫉之”,他立刻向秦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韩非子是韩国宗族的后裔,他的心肯定是倾向于韩国,不能完全为秦国利益着想。”此外,他还提议秦王,长期留韩非子在秦国,不给他重用也不是办法,不如依法杀了他。
“秦王以为然”,他下令逮捕韩非子并对其进行审判定罪。接着,在李斯暗中施加的压力下,韩非子被迫无路可走,最终在监狱中丧生。
老达子说然而,要认定李斯是韩非子身败名裂的唯一原因也许言之过早。李斯只是看准了秦王的犹豫不决,并利用这一机会,顺水推舟地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然而,秦王难道真的看不出这样明显的嫉妒和陷害吗?或许,他选择相信李斯的言论,也暴露了他自身的一些软肋和缺点。这个事件背后的真相或许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