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总、林帅眼中的粟裕:都认为粟裕是军事天才,但又有点小差别

新新史界 2025-02-13 15:54:45

解放时期,论起谁是我军最大的黑马,粟裕大将当仁不让。其在华东战场上的亮眼表现,足以当的上“战神”两字。

然而,这位驰骋沙场的天才人物,却在建国后的短短几年间,频频好心办错事,以至于最后“折戟官场”,不仅被撤去总参谋长的职务,还遭到彭德怀、聂荣臻、陈毅三位老帅的点名批评。

不过,就在众人围批粟裕之际,有一人的表现颇耐人寻味,此人就是和粟裕共同被誉为“共和国双子星”的林总。

在粟裕被停职期间,林总也参加了几场批评会议,但他不仅没有随大流指责粟裕,反而是和陈赓、肖劲光等人,为粟裕说了几句公道话。

当然,彭、聂、陈三位老帅对于粟裕的批评,不是出于个人恩怨,以老一辈伟人的心胸、格局、情商,也不会在大方向上掺杂私情。

因此,本文不会掺杂阴谋论,实事求是的和各位探讨,仅此而已。

一,马祖事件

1955年6月中旬,南京军区给国防部发去了一封急电,电报核心内容只有一段:

“上级限年内完成马祖列岛的解放,经军区仔细研究后,认为同时进攻三个岛屿难度太大,没有一年半以上的时间准备,无法进攻。”

乍一看,这只是下级军区和国防部的一次军事商讨,根本算不上多大的事情。

但当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见到电报后,本就性格刚烈的彭老总,气的当场拍了桌子。

彭总气在哪里呢?

第一, 南京军区电报中所说的解放马祖一事,国防部根本不知情;

第二, 就在6月初,毛主席刚刚做出指示,要求推迟进攻马祖,待台海局势稳定后再做打算;

第三, 关于东南沿海进攻方案,国防部多次严令必须先选择一个防御较弱的岛屿作为进攻对象,以求速胜。

南京军区的电报竟然全部违反中央规定,如果不是实际情况不允许,南京军区极有可能在中央不知情的前提下,动员出兵。

其中利害关系,各位可以细品。

事关重大,彭老总惊怒过后又仔细看了一遍电报,敏锐察觉到了一个关键词:上级。

当时,有权向下级军区部署作战任务的中央部门并不多,既然国防部没有给南京军区下过命令,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总参谋部。

彭老总急忙找来负责作战的副总长陈赓,询问他是否绕过国防部,给南京军区下达了作战命令。

面对询问,陈赓也是一头雾水,表示自己并未下达命令,还向彭老总解释如有重大军事行动,总参谋部都会先把计划呈送国防部后,再做决定。

说完这些,陈赓突然想到此前总参谋部召开的一次会议,于是补充道:“关于马祖问题,我和粟裕、王尚荣、皮定均等同志开会研究过,认为可以筹备攻打马祖,但应和南京军区许世友等人商讨后再做决定”。

除此之外,在皮定均留京期间,粟裕曾代表总参找皮定均谈话,提议让南京军区与福建军区“加快进攻准备”。

问题就出在这里。

在彭总看来,粟裕此举无疑是越权行事,且极不懂规矩。而在后来的批评会议上,曾与粟裕搭档甚佳的陈毅老总,也就此事指责粟裕“想争夺指挥权限”。

二,外交风波

如果说马祖事件是“家务事”,还可以关上家门内部解决的话,那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直接让这种矛盾公开化、剧烈化。

1957年11月,彭德怀与粟裕等人到访苏联,进行军事交流。

当粟裕与苏联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会谈时,粟裕就军队建设问题以及中央军事机构职能划分,和索科洛夫斯做了详细探讨。

但由于会谈时间有限,很多问题还没有讲明白,所以粟裕当场提出“希望苏军可以提供一份关于国防部与总参谋部职责分工的资料。”

明面上看,粟裕向苏联索要资料是出于公务,但他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这是国家间的会谈,不是私人交流。

国与国之间,如果有一方向对方请要财物、文献,对方是否给与,都需要经过最高领导人的同意。

比如在建国初期,毛主席有意了解苏联中共的组织机构情况,他没有通过中联部向苏共联络部提出,而是亲自致电斯大林说明情况,之后才派遣张闻天到访苏联接收资料。

在一些人看来,粟裕此举,不仅违反外事纪律,还在无意间在国际上暴露了国防部与总参谋部间的小摩擦,以至于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几位老帅狠批粟裕:“争权力,争到外国去了。”

三,彭、林眼中的粟裕

实事求是的说,粟裕在总参期间的几次“越权”,确实违背了一些规定,但这能否说是粟裕存有私心或者故意为之呢?

先看马祖事件。

首先,粟裕口头要求皮定均加快准备,确有其事。但他从未越过国防部,给福建军区、南京军区下达书面作战命令。

事情之所以造成恶劣影响,主要是由于皮定均返回福建后,在和南京军区的各级传达沟通中,出现了误解,导致南京军区把“加快准备”理解成“加快进攻”。

而苏联外交风波事件,说到底,也是马祖事件的延伸,主要原因是国防部和总参谋部权责不一。

毕竟当时国家新建,许多政府部门的职能存在重叠和交叉,彭总也曾感慨:“我们的机关部门,大部分是临时需要就临时增加,导致有的事情没人管,有的事情却要两个部门都管。”

彭老总和粟裕都没有私心,两人之间的小摩擦仅是由于公务,在彭总看来,粟裕是一位优秀的总参谋长,但屡次违规行事,如果上行下效,可能出现大风险,所以才会有一些指正、批评。

粟裕从总长位置退下来后,进入军事科学院担任了一份闲职,再加上特殊原因,很少有人和他交流,唯有两个人例外。

根据粟裕大将夫人楚青回忆:那段时期,除了和粟裕交情很深的肖劲光外,只有林彪会多次主动登门看望粟裕。

1960年2月,已经成为军委第一副主席的林总,特意邀请粟裕出席军委扩大会议。

大会休息期间,林总主动走到粟裕面前,亲切握住粟裕的手,嘱咐道:“军科应该成为总参谋部的参谋部,你要多到部队里走一走,有想法就提出来。”

也许在林总心中,粟裕不仅是优秀的总参谋长,更是一位可在军事上和其高度共鸣的知己。

28 阅读:4690
评论列表
  • 2025-02-17 14:58

    林帅人品很好的

  • 2025-02-17 12:50

    林帅会多次 林帅多次上门?我觉得不靠谱,不是说他跟粟总关系不好,而是他的身体健康状况应该是不允许。

    闲散的人 回复:
    确实去看望了粟裕几次,对于林总老说很不容易
  • 2025-02-18 17:31

    英雄惜英雄

  • 2025-02-18 02:46

    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