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对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哪些?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分别是:
古埃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中国汉字、玛雅文字
楔形文字雏形产生之时,多为图像符号,在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是楔形文字的早期阶段,只被少量使用。1616年,一些意大利人来到波斯(今伊朗),在游览古迹时,发现在不少崖壁上刻着一些奇怪的图画,人们以为是一种装饰图案。许多古代陶器上也有类似的图案。有一个叫彼得·德拉瓦勒的人却颇有心思,他将这些“麻雀脚印”抄下来带回了欧洲。
原来这是一种木楔形状的文字,人们将它称作“楔形文字”。通过对泥板上的楔形文字的译读,一段遥远的古代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原来,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发明的。
早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在开发两河流域的同时,就创造了这种文字。
由于两河流域缺少像木片、石块那样的书写材料,却有着大量的泥土,人们就地取材,用泥土捏成一块块的平板,然后用细绳在上面画格子,再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木棒,压出图形,再把它晾干,要长久保存的,就烧制成硬泥板。这种文字是用棒在泥板上压刻,只适合书写短的、直线的笔画。
长长的、曲线图形就改变为许多短的直线。
由于书写时用棒角按压,在按压的地方痕印比较深和粗,棒抽出时留下的痕印就比较细窄。
所以,这种文字符号每一笔画的开始部分都较粗,末尾部分都较细,像木楔一样,因而被称为楔形文字。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楔形文字由象形文字演变成抽象符号,这大大减少了字符数目。
此时,楔形文字大约有六百个字符。楔形文字成为标准字形,后来在石块上刻字,也同样刻成这种形状。学会书写和阅读楔形文字,需要在学校中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
苏美尔人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被称为“埃都巴”,意思是泥板房。“埃都巴”是为培养书吏而建立的。
学生们大都出身于富有家庭。最初的学习,是临摹符号,记忆大量单词。
当学生们凭记忆能正确地书写数百个符号,就算掌握了入门知识。
下一步要学习语法,接着学习书写句子和故事,最终能书写契约和其他文书。学生们读的“书”也是泥板做的。每块泥板重约一公斤,五十页课本,就有五十公斤重。
这种书有规则地安放在特制的架子上。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单调,对他们的要求却很严格。
有一个学生仅在一天内就受到了四次惩罚。
他的越轨行为有:在街头闲逛,上课讲话,不能熟练地在泥板上书写让老师满意的楔形文字。尽管老师经常用教鞭管教学生,但贿赂老师的事情还时有发生。
这是一个发生在四千年前的真实故事:
一个学生因违反校规常常受到鞭打,他实在受不了了,就恳求父亲把老师请到家里去。
父亲答应了儿子的请求。老师来到了学生家,坐在尊贵的位子上,学生站在边上伺候着。
开始时,老师叫学生向他的父亲展示在学校里所学的技巧。接着轮到他父亲。他给老师穿上一件新衣服,又送给老师一件礼物,还给老师的手指上套了一枚戒指。老师被这种慷慨行为征服了。
他绝口不提学生在学校的劣迹,反倒称赞他:“你在学校表现不错。”“你已经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了。”从此,这个学生不再担心老师会责罚他。学生们不停地抄写这些故事和复制各种契约。
他们的书法变得更加熟练和完美。学生毕业后工作有保障,并且在特权阶层中有一席之地。他可能成为一名秘书、书吏或一名官员。苏美尔人发明的这种文字后来被阿卡德人(两河流域南部的古代居民,在今伊拉克境内)所接受。接下来的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也先后采用这种文字。
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整个西亚地区都使用了楔形文字。
公元前2600年左右,文字使用量增加。
公元前500年左右,楔形文字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楔形文字一直被使用到公元前1世纪前后,使用情景如同现今的拉丁文。后失传,19世纪以来才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学科亚述学。
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形同楔形。
楔形文字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其语言,但这些语言之间并不一定属于关联的语系。
传统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楔形文字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特殊的渔猎生活方式。
这是较为通行的看法,西方的各种百科全书大都持这一观点。
也有学者持不同见解,认为楔形文字的起源与古代苏美尔地区发达的社会组织有密切关系,前苏联科学院编的《世界通史》就持这一观点。
该书在论述楔形文字的发明时写道:“两河流域各族人民文化的最大成就,就是文字的创造。
公元前第4千纪中叶,苏美尔人就有了文字的胚胎。为了行政管理,它需要比较有条理的通讯,于是,这种文字的胚胎遂变成真正的文字。”
然而,20世纪70年代起,考古天文学家却提出了一个爆炸性的观点,认为楔形文字起源于6000年前的一次天文事件——船帆座×号超新星的爆发,从而引起世界学术界对楔形文字起源的新一轮争论。
这一观点起源于一个苏美尔学专家的假设。苏美尔学专家乔治·米查诺斯基在对楔形文字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即在较早的泥版文书记载中大量出现对同一颗星的记录,因此他提出了苏美尔文明的起源与这颗星有关的假设。
1980年,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天文学家里查德·斯特塞经过精确计算,论证了这一假设的合理性。
他认为,米查诺斯基所说的这颗文明之星,就是6000年前爆发的船帆座×号超新星,这是人类历史上能记忆的最大一次天文事件。
这颗星在今天只能勉强分辨,但在6000年前,其光芒白天可以与太阳同辉,夜晚与月亮并悬,在两河的水面上拉开了一条长长的光带。
可以想象,这种神秘的自然现象给早期人类带来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对这颗星的敬畏和崇拜演化成了神话和宗教,关于这颗星的图画就演变成了最初的文字。
专家们果然发现,在楔形文字中最早和最多使用的两个字是“星”和“神”,而这两个字惊人地相似。
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后来,腓尼基人在楔形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它更简单,易于掌握,很快为人们所接受。
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在埃及圣书体象形文字基础上将原来的几十个简单的象形字字母化形成。字母文字,几乎都可追溯到腓尼基字母,如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腓尼基字母是辅音字母,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母的读音须由上下文推断。
相传,有一个叫卡德穆斯的腓尼基木匠,是远近皆知的聪明人。
有一次,他在别人家里干活,需要一件工具,恰好忘记带来了。
他随手拿起一片木头,用刀在上面划了点什么,然后让一个奴隶送给在家中的妻子。
卡德穆斯妻子看了木片,什么都没说,就递给了奴隶一件工具。
奴隶惊呆了,认为他的主人是在用一种神秘的方式,通过木片上表示出他需要的东西。
据说,卡德穆斯在木片上划的就是腓尼基第一次出现的字母文字。
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来向卡德穆斯求教,卡德穆斯就将他发明的字母文字教给了其它人。这样腓尼基字母就逐渐传播开来。
大约在公元前 1000年,腓尼基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个字母(无元音)。这是腓尼基人对人类文化的最伟大的贡献。
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的开端。
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者又发展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
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国家字母的基础。
在东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亚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莱、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国的维吾尔、蒙古、满文字母也是由此派生演化而来。
腓尼基人是忙于业务的商人,不能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可写两三个字母上。
于是,他们开始工作,从而发明了一个大大优越于旧文字的新文字系统。
他们借用古埃及人的几个象形文字,并简化苏美尔人的若干楔形文字,为便于书写迅速舍弃掉旧文字系统的好看字样,终于把数千个不同图象变为简单而书写便利的22个字母。
在适当的时候,这22个字母渡过爱琴海传入希腊。
希腊人又增添了几个自己的字母,并把这种经过改进的文字系统传入意大利。
古罗马人稍微改动字型,又把它们教给了西欧未开化的野蛮人。
那些野蛮人就是欧洲人的祖先,这就有理由说明西方文字起源于腓尼基人的文字,而非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到公元前后,楔形文字最终被人们所遗忘。
严重造假的文字
不知道它们是怎么自圆其说翻译的[呲牙笑]?
公元前3200年泥板上的契型文字居然能够保存下来,这种话竟敢公开说,并且还能翻译出来,真是厉害中国甲骨文还有那么多没有破译的,应该找西方的专家们来翻译一下。
牛逼的不是文字,是泥巴
扯他妈蛋,逻辑表面看起来没问题,实际上特别可笑
八百年的石刻都不成样子了,四千年的泥板跟新的一样。而且还翻译出来了。你用表音文字翻译表意文字,还能全文翻译,这就牛了,就相当于用英语翻译甲骨文。
又是上周的吗,腻了
[得瑟]也就傻子才相信泥板当书用
种植针刺[得瑟]
欧洲也是拿别人的文明当作自己的文明
就想压中国一头
这泥巴拼多多有卖呢
[笑着哭][笑着哭]
太假了,泥版,能携带吗!竹简拉五车,学富五车。
与其说是文字不如说是纹路。
中国的是象形字
撒尿活泥巴玩的真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