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正月十三杨公忌,不做三事增福气”,“杨公”是谁?老祖宗认为正月十三这天,哪三件事不要做呢?
在民间,正月十三又称为“杨公忌日”,“杨公”指的是唐代的风水神师杨筠松,这位风水大师根据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推算出了一年中诸事不宜的日子,被称为“凶日”,这些“凶日”便是杨公忌日。
杨公推算出的第一个“凶日”,便是正月十三,也就是新年的第一个杨公忌日。老祖宗认为,正月十三杨公忌,不做三事增福气。这三事指的是什么事呢?
第一、不嫁娶
农历正月十三是杨公忌日,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凶日”,老祖宗认为“凶日”是不吉利的日子,诸事不宜。而婚嫁是大喜的日子,所以应该避开“凶日”,讨个吉利,以免影响以后的婚姻生活。
第二、不远行
正月十三杨公忌,是“凶日”,诸事不宜,所以正月十三最好不要出远门,以图个吉利。其实,正月十三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元宵节是阖家团圆喜庆的日子,即使要出门,也应该等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吃了团圆饭再走。
第三、不争吵
正月十三杨公忌,最好不要和家人发生争吵,“凶日”里发生争吵,是不吉利的,会影响家庭的新年运势。而且,马上就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这时候和家人发生争吵,就破坏了元宵节的团圆喜庆的气氛,失去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传统文化意义。所以,正月十三要谨言慎行,不要和家人发生争吵。
最后,俗话说:正月十三杨公忌,不做三事增福气,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虽然看似迷信的传统俗语,却包含着老祖宗希望阖家团圆,生活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所以,后人尊重传统文化并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寄托,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