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朝?

活在当下的驴 2023-05-10 17:29:50

万历皇帝朱翊钧十岁即位五十八岁去世,在位四十八年,但却有三十多年都是深居内宫不上朝。前期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皇帝又年幼,朝政全由张居正代为处理,对帝国并没有太多影响,张居正去世以后没有能臣出现,文官集团相互扯皮腐败无能,皇帝又不能及时地处理政务,以至于前一位官员去职经年竟无人补位,这些无疑助推了明朝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是什么导致这位帝国的掌舵者放弃自己的职责呢?

一、阳奉阴违的文官集团

万历皇帝十岁即位,如此年纪必然无法治理庞大的帝国。张居正就成了他的依靠,张居正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他的指路明灯,他的忠臣良将治世能臣。因此万历皇帝十分信重张居正,张居正也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将帝国打理的井井有条,对帝国进行了种种改革。尤其严禁各级官员贪污腐败搞特殊,但他自己却没能执行这一条。可是在万历皇帝面前张居正表现得很廉洁自律,以至于万历皇帝深信张首辅为国为民没有半点私心,为官清正廉明。而事实上张居正十分讲排场,收受下级贿赂。

一次,张居正想建一间专门的房子用于收藏皇帝的御赐的墨宝,万历皇帝知道他没钱于是御批了1000两白银给他建房子。直到张居正死后被清算万历皇帝得知张居正建房子足足花了一万两白银,建的高大气派,这无疑让万历皇帝感觉自己被欺骗了。另一次,张居正回乡为父丁忧,随同出行的竟然有上千人,张居正乘坐三十二抬大轿,轿子极尽奢华,有卧室和会客厅。所到之处王公贵族、地方高级官员都出城跪迎,这种事无疑越制了,在他死后也被一一记载下来报到了皇帝面前。

一个皇帝如此信任的人都这样欺骗他,其他的大臣更不又说了,包括后来又查办了他的大伴冯保,一样也是阳奉阴违。这样的情况让万历皇帝心寒,对他的臣子深深地不满。

二、立储之争

万历皇帝偏爱郑贵妃,于是爱屋及乌也深爱郑贵妃的儿子皇三子朱常洵,有意将皇三子朱常洵立为太子,但皇位传承立长不立贤。万历皇帝这个想法得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出于对群臣的报复万历皇帝一直拖延迟迟不肯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直到朱常洛早已过了进入文渊阁学习的年纪,万历皇帝依然不立他为太子,没有太子的名誉朱常洛就无法接受应有的教育,不能接触文官集团。于是文官集团开始不停地上书,要求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是万历皇帝心里想立的是皇三子朱常洵,这样一来自己心爱的贵妃也就有资格可以与皇后一起陪自己入皇陵,长相厮守。

群臣此起彼伏的上书请求立皇长子为太子,万历皇帝有没有力压群臣的魄力,于是他默默的生气了,以不上朝对抗文官集团,最后万历皇帝实在不胜其烦,他宣布如果一年以内没有人再拿立储的事情打扰他,他就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官员们见皇帝松了口,于是不再上书,直到马上到了一年之期,礼部官员认为皇帝马上就要立太子了。但是立储君是大事,相关的礼仪流程事关重大,于是上书请求皇帝同意早作准备,不料万历皇帝耍赖了,他认为一年之期未到,现在有官员又拿立储君说事违反了一年之期的约定,到期以后也不再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皇帝这样耍无赖,群臣自然愤懑不已,于是二者之间的对抗加深。

三、矫情的万历皇帝

能跟臣子赌气的皇帝真是不常见,别的不说,江山可是老朱家的,玩没了江山受罪的还是老朱家的人。万历皇帝把皇三子最后封为福王,就藩洛阳,赐给了他大量的土地,后来李自成造反,攻进洛阳,杀死了福王朱常洵。万历皇帝的矫情让子孙后代买了单,让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更加摇摇欲坠。

勿怪人说明朝之亡实亡于万历。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