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螺旋环剥技术,调控树体养分,促花保果效果佳

姬泽浩淼说 2025-03-24 10:29:34

**荔枝螺旋环剥技术:调控树体养分的神奇之举**

一、提出问题

在荔枝的种植过程中,果农们常常面临着诸多挑战。荔枝作为一种娇贵的水果,它的产量和品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树体养分的调控就是一个关键环节。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难以精准地满足荔枝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比如说,很多果农发现,荔枝树有时会出现花量少、坐果率低的情况。就像在一些传统的荔枝种植园里,果农们辛勤劳作一年,到了花期,满心期待着繁花似锦,却只看到稀稀拉拉的花朵。好不容易花朵坐果了,又有很多果实中途掉落,最终能收获的果实寥寥无几。这不僅让果农们的辛苦付诸东流,也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没有采用科学树体养分调控技术的果园里,荔枝的坐果率可能只有30% - 40%左右,而正常情况下,如果管理得当,坐果率可以达到60% - 70%甚至更高。

如何才能有效地调控荔枝树体的养分,提高荔枝的产量和品质呢?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重点讲述的荔枝螺旋环剥技术。

二、分析问题

1. 荔枝生长与养分的复杂关系

荔枝的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抽梢、开花到结果,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养分。在抽梢期,荔枝树需要大量的氮素来促进新梢的生长,就像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需要充足的蛋白质一样。而到了开花期,磷、钾等养分的需求则逐渐增加。如果在这个时候,树体中的养分供应不合理,比如磷元素不足,就会影响花芽的分化,导致花量减少。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有一片荔枝园,果农一直按照传统的施肥方式,每年在春季施一次肥,肥料主要以氮肥为主。结果发现,荔枝树的枝叶虽然长得茂盛,但是到了花期,花朵却少得可怜。经过土壤检测发现,土壤中的磷含量极低,这就是因为长期单一施肥,导致树体养分失衡,无法满足开花的需求。

2. 螺旋环剥技术的原理

螺旋环剥技术是一种通过切断荔枝树部分韧皮部,从而控制树体养分运输的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在荔枝树的树干或主枝上,按照一定的螺距进行螺旋状的环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暂时阻止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分向根部运输,使更多的养分积累在环剥口以上的部位。

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来看,韧皮部就像是一条运输养分的“高速公路”,正常情况下,叶片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质通过韧皮部运往根部等其他部位。而螺旋环剥就像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设置了一个个“收费站”,让养分在环剥口上方“拥堵”起来。根据研究数据表明,经过螺旋环剥处理后的荔枝树,在环剥口上方10 - 15厘米处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环剥后的一周内比未环剥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约15% - 20%。这是因为更多的养分被留在了上部,叶片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3. 螺旋环剥技术对促花保果的作用

(1)促花作用

在荔枝的花芽分化期,螺旋环剥技术能够有效地调节树体的激素平衡。我们知道,树体中的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对花芽分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螺旋环剥后,由于养分积累在环剥口上方,会促使树体中细胞分裂素等促进花芽分化的激素含量增加。在一些实验果园中,未进行螺旋环剥的荔枝树,花芽分化率为20%左右,而进行了螺旋环剥处理的荔枝树,花芽分化率能够达到40% - 50%。这就大大增加了荔枝的花量,为丰收奠定了基础。

(2)保果作用

在荔枝的坐果期,螺旋环剥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坐果期是荔枝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螺旋环剥后,积累在环剥口上方的养分能够优先供应给果实,减少落果现象。有数据显示,在果实发育的早期,经过螺旋环剥处理的荔枝树,果实的坐果率比未处理的提高了约30% - 40%。而且,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果实的生长速度也明显快于未处理的果实。这是因为环剥口上方的养分供应充足,果实能够获得足够的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从而茁壮成长。

三、解决问题

1. 螺旋环剥技术的操作要点

(1)环剥时间

螺旋环剥的时间非常关键。一般来说,对于早熟品种的荔枝,如三月红,环剥时间可以在花芽分化前一个月左右进行,大约是每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而对于中熟品种,如妃子笑,环剥时间可以稍微推迟一点,在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晚熟品种如糯米糍,则可以在12月中旬到1月上旬进行环剥。如果环剥时间过早,可能会影响荔枝树的正常生长,导致树势衰弱;如果环剥时间过晚,则达不到促花保果的效果。

(2)环剥部位

环剥部位一般选择在荔枝树的主干或者主枝上。对于树干较细的幼龄树,可以在距离地面30 - 50厘米的主干上进行环剥。而对于成年树,则选择直径在3 - 5厘米的主枝进行环剥。环剥部位要选择在树体的光滑部位,避免在有病虫害或者伤口的部位进行环剥。

(3)环剥方法

在进行螺旋环剥时,要使用专门的环剥工具,如环剥刀。环剥的螺距一般为2 - 3厘米,环剥的宽度为0.3 - 0.5厘米。环剥时要保证切口平整,深度以刚好切断韧皮部为宜,不要伤到木质部。环剥后,可以用塑料薄膜对环剥口进行包扎,防止病菌感染,同时也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2. 螺旋环剥技术的配套管理措施

(1)施肥管理

虽然螺旋环剥技术能够调控树体养分,但合理的施肥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在环剥前,可以适当增施一些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鸡粪等,以增强树势。在环剥后,要根据荔枝树的生长阶段进行追肥。在花芽分化期,可以追施一些富含磷、钾的复合肥,如磷酸二氢钾等。在果实发育期,要增加钾肥的施用量,以促进果实的膨大。

(2)水分管理

荔枝树对水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在环剥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如果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进行灌溉。可以采用滴灌或者喷灌的方式,既能节约用水,又能保证水分均匀地供应到荔枝树的根部。在果实发育期,充足的水分供应能够防止果实因干旱而落果。

(3)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会对荔枝树的生长和果实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进行螺旋环剥技术的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荔枝蝽象是荔枝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会在荔枝的花期和幼果期吸食果实的汁液,导致落花落果。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释放平腹小蜂来控制荔枝蝽象的数量,在害虫发生严重时,可以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3. 螺旋环剥技术的推广与效益

(1)推广现状

目前,螺旋环剥技术在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一些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方式,向果农传授螺旋环剥技术。在广东的一些荔枝主产区,如增城、从化等地,很多果农已经开始采用螺旋环剥技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技术推广力度不够,还有很多果农不了解这项技术。

(2)效益分析

从经济效益来看,采用螺旋环剥技术的荔枝园,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以一个面积为10亩的荔枝园为例,如果未采用螺旋环剥技术,荔枝的产量可能只有1000 - 1500斤/亩,而采用螺旋环剥技术后,产量可以提高到2000 - 2500斤/亩。而且,果实的品质也更好,果实的大小更均匀,甜度更高,市场价格也相应提高。从社会效益来看,螺旋环剥技术的推广能够提高果农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保障荔枝的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对优质荔枝的需求。

荔枝螺旋环剥技术是一种调控树体养分、促花保果的有效技术。虽然它在操作上有一定的要求,并且需要配套的管理措施,但只要果农们能够掌握好这项技术,就能够提高荔枝的产量和品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在未来,螺旋环剥技术能够在更多的荔枝种植区得到推广和应用,让荔枝这一传统的水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荔枝种植户们就像守护宝藏的卫士,而螺旋环剥技术就是他们手中的神奇钥匙。这把钥匙打开了荔枝高产优质的大门,让荔枝树在精心的照料下,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每一位果农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荔枝故事,而螺旋环剥技术则是这个故事中精彩的篇章,它见证了果农们的智慧和努力,也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荔枝种植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让荔枝更好地生长。从古老的种植经验到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螺旋环剥技术就是现代科学技术送给荔枝种植业的珍贵礼物。它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的力量,也让我们对荔枝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荔枝种植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