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浅浅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我闻过你唇膏淡淡薄荷味道......”2023年的开年,在人们还在迎接全新的生活时,这首名为《乌梅子酱》的歌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耳朵之中,成为各大短视频平台上都爆火的旋律。
短时间内就收获了超过三十亿的点击量,歌手李荣浩也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讨论度。
围绕这首歌,大量的网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除了网友之外,专业歌手、乐评人等也不吝惜自己的观点,着实让人感到震惊:一首简单的歌曲,为何就会引发如此强烈的讨论?
其实这种讨论是早就应该存在的了。
鉴赏与生活:相辅相成关于《乌梅子酱》这首爆火的歌曲,相关讨论基本就是正面和负面两种类型,前者认为,在快餐时代,无数“口水歌”乃至“神曲”铺天盖地的情况之下,这首歌旋律出众,歌词清新,朗朗上口,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
后者主要的观点则是,尽管歌曲质量本身还可以,但是对于像李荣浩这样曾经有过出色作品的歌手而言,在此时以这样的作品再度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难免显得有些“不复当年”了。
因为这首歌歌词简单,没有什么内涵;作曲有“套路化”的趋势,甚至有“抄袭”嫌疑;其本身能够出众,居然也是靠“同行衬托”。
所以包括乐评人丁太升在内的许多声音都认为,李荣浩的这首歌,可能显示出当下华语乐坛的一种状态,许多歌曲并没有用心制作,反倒是为了迎合“下沉市场”而出现的一些敷衍之作。
那么为什么一首歌曲的存在能引发如此之大的反响呢?我们的物质生活与这些艺术作品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正如俄国艺术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НиколайГавриловичЧернышевский)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中国古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也是如此,只有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之后,对于这些精神层面的事物才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果温饱还成问题,自然无暇顾及这些事情了。
所以在我们社会飞速发展的前提之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程度理应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步,或者至少是类似程度的。
但目前来看,大部分人们的生活都被经济发展所束缚,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去关注诸如音乐、艺术甚至是礼节等精神层面的提升。
这其实是比较“细思极恐”的——人们是否喜欢听歌也许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如果人们都不懂得鉴赏,那么影响就会是很大的。
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影响。
学会甄别,切莫跟风其实类似《乌梅子酱》引发的讨论,在大约2018年,各种短视频APP开始流行之时,也曾经短暂出现过。
当时一些类似《学猫叫》的“神曲”,借助各种短视频平台成为了当时十分火爆的音乐,但毫无意义的歌词以及简单却洗脑的旋律,让部分人感到不适。
这些歌曲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时间“爆火”的作品,其实和当下时代的生活节奏以及传播方式之间有着比较大的关系。
短视频可以说是当下最常见的信息传播方式,可能一开始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久而久之,人们会习惯于通过十几秒甚至是几秒的视频,去了解一件事情的大致内容,这其实也是“快餐化”社会的一个缩影。
这在很多时候会导致人们变得急躁,不信你可以尝试一下,让一个经常看短视频的人,去看一个半个小时的视频,其是否能够耐心看完。
所以很多人也会在思考事情的时候变得“快餐化”,在遇到一些其他事情时,也会显得比较莽撞,不会深入思考和处理。
这种变化固然是和时代发展有关系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变成这样。快餐文化和生活方式对于人们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就是会导致一些群体性和跟风行为的出现。
信息时代,诸多APP的推广以及“种草”显示出了强大的改变能力,一些人又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倾向于接受他人的推荐。
这就形成了一种闭环,“网红”“爆款”越来越多,可实质内容又不一定真的好。
对于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言,想要形成完整的意识与独立的人格,比较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方式、鉴赏体系,不盲从、不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