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35岁,北漂6年女文青:失业了,你为什么还不离开北京?

是京京呀 2025-03-19 11:37:45

你好呀,我是京京,这是我第56/100篇原创文章。

努力靠自媒体养活自己的北漂姑娘,今天更要加油鸭!

91年、35岁、北漂、大龄、剩女、失业、文艺女青年、普通二本、农村户口、家族里的第一代大学生、穷人家的孩子。

每一个“标签”都能将我击穿,但我是打不死的小强,无数次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帝都不留平凡人”,可我偏偏不走!就是倔!就是犟!

(1)别漂了,回家吧

“你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漂了!”

“女孩子家家的,不要太要强!”

“回家找个老实人嫁了吧!”

“赶紧生孩子吧,你都大龄产妇了!”

······

总有人好言相劝。

可和我同龄的未婚男性,却没人如此苦口婆心!

我呵呵一下笑,心里想:吃你家大米了吗?管得这么宽!

2019年3月,我从待了9年的杭州来到了北京。

到北京之前,我也曾考虑过去哪里呢?衡水?石家庄?还是北京呢!最终,我选择了北京!

北漂6年,我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几乎断绝了社交圈。

这6年,我增加了很多阅历,变得更成熟、更稳重,也更加平和与宁静!

今年1月,失业了,再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难道我要回老家吗?”

“不!有多少人巴不得你在北京混不下去,赶紧打道回府呢?不蒸馒头也得争口气!”

心里的两个小人开始打架!

我叫京京,名字里有两个京,我不想让自己与北京的缘分就此结束。

曾经的执剑少年,就算混迹于市井,我依然选择做一个不一样的“大人”!

北漂,过着穷日子,但我很开心,没错,就是穷开心!

拍摄于北京传媒大学

(2)漂泊是穷人的宿命

季羡林老先生在《牛棚杂忆》中写道:“假如我当年留在家里,走的路是一条贫农的路。生活可能很苦,但风险绝不会大。我今天的路怎样呢?我广开了眼界,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生,获得了虚名。我曾走过阳关大道,也曾走过独木小桥;坎坎坷坷,又颇顺顺当当,一直走到了耄耋之年。如果当年让我自己选择道路的话,我究竟要选哪一条呢?概难言矣!”

季老6岁离开老家,追随叔父到济南,后又到北京、德国求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再次回到北京。

族望留原籍,家贫走四方。

这条路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如此。

在小城市,甚至乡村,如果家族没有在体制内的一席之地,最好还是不要回去,能回去的家里基本上都有依靠。

而我,来自穷苦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已经是家里倾尽全力。工作后,即便回到家乡的小县城,依然有还不完的车贷、房贷。

既然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一样拮据、一样月光、一样彷徨,那不如在大城市里拼一拼。

漂泊,是穷人的宿命!

如果可以,谁不想一生安稳?谁又愿意流浪呢?

但说白了,没那命!那就认命!认漂泊的命!认流浪的命!

拍摄于圆明园

(3)因为不甘心,所以还想挣扎

北京是首都,资源多,机会多。

刚来北京之前,大家都这么说。可真正来到这里才发现:北京的繁华与精彩,京城的繁华与精彩,看起来近在咫尺,却触手不可及。

穷苦的农村人,在老家的关系网中,是食物链的最底端,在偌大的北京城,依然是!

更多的你你我我他他,不过是北京城廉价的年轻劳动力罢了,等你35岁,发现很多企业都自主隔离这个年龄的人了!可是,我们这代人要65岁才能退休,这中间的30年,又该怎么办呢?

刚毕业时的我豪情万丈,最后发现自己只是这个时代的沧海一粟。当我努力奋斗了18年终于坐上牌桌和大佬们一起喝咖啡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早已聊起了别的话题!

于北京的人脉圈而言,我们没有更多的被利用的价值!

依我现在这副德性,想要在北京扎根,必然不可能!可5年后呢?10年后呢?20年后呢?30年后呢?百年后呢?

只要不下牌桌,我们就还有机会!不是么?

再者说了,我未曾想要过北京的车和房!与车和房相比,我更想要的是自由!

获得自由的前提是,我得有足够的能力,而拥有足够的能力的前提是,我得不停地打破认知,不停地学习!而能够让我更好完成这一目标的地方,北京胜于家乡!

所以啊,我得漂着,继续漂着,漂到我达到目的的那天,或者,漂到我“回心转意”“彻底想明白”的那天!

拍摄于灵境胡同

关于作者:90后,靠读书做自媒体,逆天改命的农村第一代女大学生,没有211、985的光环,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突破农村贫瘠的思维认知,积累人生第一桶金,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认命的人,永远有资格重启人生,读书改变命运,我可以,你也可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