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一中将被我军俘虏,临行刑前,为何突然大喊:“润之,救我”

强强看历史故事 2024-11-13 09:36:36

国军一中将被我军俘虏,临行刑前,为何突然大喊:"润之,救我"

1930年的江西,硝烟弥漫。一场波澜壮阔的围剿战役正在上演,蒋介石派出他最信任的心腹大将张辉瓒,率领精锐部队围剿红军根据地。谁料想,这位骁勇善战、杀伐决断的中将,却在红军巧妙的战术安排下落入了圈套。更令人费解的是,当这位手段狠辣、不可一世的将军被押上刑场时,竟然情绪激动地喊出了"润之,救我"这样的话。这位国民党的铁血将领,为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要呼唤毛主席的表字?他与毛主席之间,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往事?

一、张辉瓒其人

世人皆知张辉瓒是蒋介石的心腹将领,却鲜有人知他与毛主席还有一段同乡之谊。张辉瓒,湖南湘潭人氏,与毛主席同在潇湘大地长大。他自幼家境殷实,其父在湘潭经营盐铺,家中藏书甚丰。

张辉瓒年少时就读于湘潭城南书院,与同窗常有论战,每每谈及时事,总是慷慨激昂。1905年,他与几位同窗结伴赴日本留学。彼时的日本,正是军国主义盛行之际。张辉瓒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受军事理论熏陶。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张辉瓒立即回国投身革命。他先是在湖南教导队任职,后来又辗转于各支革命武装。1924年,张辉瓒在广州黄埔军校任教,因其军事才能出众,很快就被蒋介石赏识。在黄埔军校期间,张辉瓒曾多次与前来讲课的毛泽东有过交集。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张辉瓒随蒋介石北上,屡立战功。他指挥若定,作战勇猛,在武汉会战中一举击退吴佩孚的主力部队,为北伐军打开了通往长江中游的大门。蒋介石对其赞赏有加,不仅擢升他为中将,还将江西剿匪的重任交到他手上。

张辉瓒为人极其严苛,治军也是如此。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但手段过于激进。在剿匪行动中,他采取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策略,导致不少无辜百姓惨遭不测。

1929年冬,张辉瓒奉命进剿赣南苏区。此前,他曾向蒋介石请命,扬言要在三个月内"荡平"赣南苏区。为此,他还特地从日本购置了最新式的山炮,配备了大量弹药。在他看来,这些装备足以让红军望而生畏。

张辉瓒驻守赣州时,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情报科,网罗了不少当地的地痞流氓充当特务。这些人四处搜罗共产党的消息,一旦发现可疑人员,不问青红皂白就先抓起来。一时间,赣州城内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就在张辉瓒准备大举进攻之际,一位老乡找到他,递上一封信。这封信竟是毛泽东托人带来的,信中劝他"弃暗投明"。张辉瓒看罢,冷笑一声,将信掷入火盆。他哪里知道,这一个举动,竟成了他此生最后的倔强。

二、围剿与被俘

1930年初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对赣南苏区的第一次围剿。会议决定集结12万大军,分三路包抄红军根据地。张辉瓒被任命为前线总指挥,统领主力部队。

张辉瓒接到任命后,立即调集精锐部队,从赣州出发北上。他的作战计划是采取"快速突击"战术,准备一举突破红军防线。为确保胜算,张辉瓒特意从日本购置了20门75毫米口径山炮,这在当时可谓是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3月15日凌晨,张辉瓒下令部队向红军根据地发起进攻。他的部队沿着泰和至万安的公路线推进,试图切断红军的后路。这条路线地形复杂,两侧多为茂密的山林。按照常理,任何军事指挥官都会先派出侦察兵查明地形,但张辉瓒却认为不必如此谨慎。

就在国民党军队推进到半路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行军变得异常艰难。泥泞的山路使得载重车辆寸步难行,新购置的山炮也因此无法及时跟上。张辉瓒不顾参谋长的劝阻,执意命令步兵继续前进。

红军早已在关键地段埋伏就绪。毛主席和朱德指挥部队利用地形优势,在山腰设置了多处火力点。当国民党军队进入伏击圈后,红军战士立即展开攻击。密集的火力封锁了张辉瓒部队的退路,而他们的山炮却远在后方,无法提供火力支援。

战斗进行到下午,张辉瓒的部队已经伤亡惨重。他试图指挥部队突围,却发现已经被红军包围。在这危急时刻,张辉瓒命令警卫连组成突击队,准备强行突围。然而,红军早已料到这一点,提前在预设的突围路线上布置了重兵把守。

当天傍晚,张辉瓒的指挥部被红军突击队攻破。他的警卫连在激战中伤亡过半,剩余的士兵也陆续投降。张辉瓒在混乱中企图伪装成普通士兵逃脱,但被一位原本在他部队服役后来投奔红军的士兵认出。

这场战斗,红军共歼灭国民党军五个团,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20门全新的山炮,这些装备后来在红军的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辉瓒的被俘,不仅打乱了蒋介石的围剿计划,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国民党军队中"红军不堪一击"的错误认识。

被俘后的张辉瓒被押解到红军司令部。一路上,他亲眼目睹了红军战士的纪律严明和对待俘虏的人道态度,这与他先前对红军的认知大相径庭。当他被带到审讯室时,竟发现审讯官是他在湘潭时的一位故人。

三、往事重提

在被俘后的审讯过程中,张辉瓒与审讯官的对话揭开了他与毛泽东之间尘封已久的往事。这段对话被记录在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中,由当时的红军政治部门保存。

这位审讯官姓李,正是当年湘潭城南书院的同窗。1907年的一个春日,年轻的毛泽东到城南书院拜访同学。那天,张辉瓒正好也在场。三人相谈甚欢,讨论了许多关于救国图强的话题。当时的张辉瓒主张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道路,而毛泽东则强调要依靠民众的力量。

在那次谈话中,毛泽东特别提到了他在韶山所见的农民困苦。张辉瓒虽然也承认农民生活艰难,但认为当务之急是发展工业和军事力量。这场辩论一直持续到深夜,最终以各执己见告终。临别时,毛泽东赠给张辉瓒一本《资治通鉴》,扉页上题写着"明镜可鉴,古今可鉴"八个大字。

1924年,两人在黄埔军校再次相遇。当时毛泽东受邀在军校讲授《农民问题》,张辉瓒作为教官也去听课。课后,毛泽东特意留下张辉瓒长谈。他向张辉瓒详细介绍了湖南农民运动的情况,希望得到这位老同学的支持。但张辉瓒始终认为农民运动过于激进,会影响社会稳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张辉瓒追随蒋介石,走上了与毛泽东对立的道路。1929年底,当毛泽东得知张辉瓒被派来围剿赣南苏区时,立即托人带信给他。信中不仅回顾了两人的同窗往事,还诚恳地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劝他改弦更张。

在审讯室中,李姓审讯官拿出了那封被张辉瓒扔进火盆的信的底稿。这封信的内容被红军地下工作者设法保存了下来。信中写道:"辉瓒兄,你我虽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救国济民之心则一。今日兄率军围剿,不过是为虎作伥。望兄三思,莫要做违背民意之事。"

审讯期间,张辉瓒还谈到了1916年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件事。当时他与几位中国留学生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专门研究各国革命史。有一次,他们讨论法国大革命,张辉瓒认为雅各宾派的做法太过极端。这个观点后来成为他反对激进革命的重要依据。

这些往事的披露,展示了张辉瓒与毛泽东之间复杂的关系。两人虽然都怀着救国之志,但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分道扬镳。当年城南书院的促膝长谈,黄埔军校的真诚对话,如今都已成为历史的见证。

四、审判与行刑

1930年4月1日,红军在赣南苏区一个偏僻的山村对张辉瓒进行公开审判。这次审判由苏维埃政府特别法庭主持,数百名当地群众前来旁听。法庭上摆放着从张辉瓒部队缴获的文件,其中包括他下达的多份剿匪命令和处决革命群众的判决书。

特别法庭首先宣读了对张辉瓒的起诉书。起诉书详细列举了他在赣南地区犯下的罪行:下令屠杀革命群众、焚毁农民房屋、抢掠百姓财物等。最严重的是1929年冬天,他命令部队在泰和县三个村庄实施了"焦土政策",导致数百名无辜群众丧生。

在审判过程中,多位幸存的受害者站出来作证。一位老农讲述了张辉瓒的部队如何在大年初一闯入村庄,将他的两个儿子当场枪决。另一位妇女则描述了她的丈夫因为被怀疑给红军送信,被张辉瓒下令活活打死的经过。这些证词引起了在场群众的强烈愤慨。

面对这些指控,张辉瓒起初保持沉默。当法庭主席追问他对这些罪行的态度时,他只是简单地说:"我是奉命行事。"这句话引起了更大的公愤。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起来质问:"难道上级的命令就可以滥杀无辜吗?"

审判持续了整整一天。傍晚时分,特别法庭宣布休庭合议。第二天上午,法庭对张辉瓒作出判决:死刑。判决书指出,张辉瓒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不思悔改,犯下累累血债,必须接受人民的审判。

4月3日清晨,张辉瓒被押往刑场。行刑地点选在一片开阔的山坡上,这里曾是他部队实施屠杀的地方。按照红军的规定,对战俘执行死刑前要给予最后陈述的机会。当法庭代表问他有什么要说的话时,张辉瓒沉默了很久。

就在行刑队准备行动的时刻,张辉瓒突然开口说话了。他没有请求宽恕,也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出人意料地喊出了"润之,救我"这样的话。这一幕被在场的红军政治部工作人员记录在案。

行刑结束后,红军按照规定,将张辉瓒的遗物整理造册。在他的随身物品中,发现了一个破旧的皮夹,里面竟然保存着当年毛泽东在《资治通鉴》扉页上题写的那八个字。这个发现引起了红军领导层的注意,他们随即将这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品收入档案室保存。

这场审判的全过程,被红军政治部门详细记录,形成了一份完整的审判档案。这份档案不仅记载了张辉瓒的罪行和审判经过,还包括了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表现。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后来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依据。

五、历史回响

张辉瓒的死讯传到南京后,在国民党高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蒋介石立即召开军事会议,重新部署对赣南苏区的围剿计划。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特别强调要吸取张辉瓒战败的教训,改变单纯依靠武力进攻的策略。

1930年5月,国民党军委会秘密发布了一份《剿匪作战经验总结》,其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分析了张辉瓒失败的原因。这份文件指出,张辉瓒轻敌冒进,没有充分重视红军的战斗力,这是导致其部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文件还特别提到,张辉瓒对地方民情缺乏了解,使得其部队在作战中失去了群众支持。

同年秋天,张辉瓒的家人派人到赣南寻找他的遗物。红军按照优待俘虏家属的政策,将张辉瓒的随身物品悉数奉还,包括那本被他随身携带多年的《资治通鉴》。张家人在整理这些遗物时,在书中发现了多处批注,其中不少是关于治国安邦的思考。这些手迹后来被张家保存下来,成为研究张辉瓒思想转变的重要资料。

1931年初,一位曾在张辉瓒部队服役的士兵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记述了张辉瓒最后时期的一些情况。这位士兵回忆说,在围剿行动开始前,张辉瓒曾收到过几封来自红军地下工作者的信,信中详细说明了苏区的真实情况。但张辉瓒并未重视这些信息,仍然按照既定计划发动进攻。

张辉瓒的案例也被红军政治部门作为教育材料。在对俘虏官兵的政治教育中,红军干部经常讲述张辉瓒的故事,说明国民党军队中也有不少人原本怀有救国之志,但走错了道路。这种教育方式收到了良好效果,许多被俘的国民党军官逐渐改变了立场。

1933年,毛泽东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回顾第一次反围剿战役时,专门提到了张辉瓒这个案例。他指出,张辉瓒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失败。这个观点被记录在会议纪要中,成为后来研究红军早期军事战略的重要史料。

直到今天,在赣南老区的档案馆里,仍然保存着与张辉瓒案件相关的大量档案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审判记录、战斗经过、目击者证词等,完整记录了这段历史。每年都有众多研究者前来查阅这些资料,试图从中找寻更多的历史真相。

在泰和县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中,专门辟出一个展区,陈列着当年缴获的张辉瓒部队的武器装备,以及相关的历史照片和文件。这些实物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也让后人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