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让这群女孩们走出大山!”
张桂梅老师一句简单的话,彻底改变了女孩周云丽的命运。
她不仅获得了文凭,拿到了城市工作的编制,更是真正的逃脱了大山的枷锁。
可就在这时,周云丽却选择回到大山任教,与张桂梅老师最初的期许背道而驰。
有人敬佩她的勇气与付出,也有人不屑地认为她是为了炒作。
那么,事情的真相是如何?周云丽如今又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
命运的枷锁:困境中的挣扎
在云南那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小村庄,周云丽便出生于此。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对她露出了狰狞的面容。
一岁时,母亲的离去,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瞬间失去了半边天。
父亲身有残疾,靠着微薄的打零工收入,和那几亩薄田艰难地维持生计。
家中还有疾病缠身的奶奶,以及与她相伴成长的姐姐。
贫困的阴影如影随形,甚至小偷都不愿光顾。
曾经,有一个小偷趁着没人潜入家中,满怀期待地翻遍了家中的每一个角落。
谁知,一番折腾下来竟是一无所获。
最终,小偷只能恼羞成怒地留下一张纸条:“你们家太穷了,真是触霉头!”
许多年后,周云丽笑着讲出这个“趣事”,但其实,她的内心满是苦楚。
可即便已经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命运的折磨并未就此停止。
在周云丽六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无情地夺走了她右眼的光明。
从此,她的世界变得残缺不全,而那一半的黑暗就仿佛是命运对她的无情嘲笑。
可日子再难也得过,父亲用那并不强壮的身躯,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在父亲的认知里,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他就算拼尽全力,也要让周云丽姐妹俩走进校园。
就这样一点一点儿累积,东拼西凑也总算完成了心愿。
初中毕业后,周云丽姐妹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中考成绩的揭晓。
当那令人欣喜的分数呈现在眼前时,父亲那布满褶皱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然而,这短暂的喜悦很快就被现实的残酷所击碎。
学费,就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横亘地摆在了他们面前。
父亲四处奔波,变卖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低声下气地向亲朋好友借钱。
可那点微薄的票子,与两人高昂的学费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
看着父亲那日渐佝偻的背影和满是忧愁的面容,周云丽姐妹俩的心中满是愧疚。
姐姐周翠丽强忍着泪水对妹妹说:“妹,你成绩比我好,你去读书,我去打工补贴家用。”
那一刻,姐妹俩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又倔强地不肯落下。
希望的曙光:女高的救赎
就在这个家庭陷入绝境、几乎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时候,张桂梅创办免费女高的消息,打破了这个家庭沉重的寂静。
父亲带着姐妹俩,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找到了张桂梅校长。
张桂梅校长毫不犹豫地说道:“赶紧的,让两个孩子来上学。”
那一刻,周云丽终于松了口气,心中的喜悦如烟花般绽放。
周云丽永远也忘不了正式入学那天的场景,父亲带着她和姐姐,背着简单而破旧的行李,踏入了女高的大门。
刚一进去,她们便看到了张桂梅老师。
她的面容略显憔悴,显然是为了这些女孩们日夜操劳的痕迹。
但她的笑容却无比温暖,驱散了周云丽心中的不安。
张桂梅老师快步走上前来,轻轻地给了姐妹俩一个温暖的拥抱,温柔地说:
“姑娘们,女高欢迎你们!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周云丽姐妹俩疯狂点头,生怕错过这读书的机会。
张桂梅老师带着周云丽姐妹俩参观宿舍,一个个崭新的被子,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床上。
每个床位上都贴着写有她们名字的纸条,看到这,周云丽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因为,在她的记忆中,自己从未盖过如此崭新的被子,也从未感受过如此细致入微的关怀。
同宿舍的室友告诉她,这所学校不仅免除了学费、书费、住宿费,还发放了统一的校服、被褥和行李箱。
对于那些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学校甚至还会承担生活费。
在一旁的父亲,早已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紧紧地握着张桂梅老师的手,那双手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颤抖。
他哽咽着,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感激:“张老师,您就是我们家的贵人啊……”
周云丽看着父亲,那是她第一次看到父亲如此失态,如此真情流露。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张桂梅老师的期望,更不辜负父亲的付出。
成长的蜕变:女高岁月里的磨砺
周云丽每天都像一颗拧紧了发条的时钟,不知疲倦地运转着。她在那简陋的教室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清晨天还未亮,她就已经坐在书桌前,一遍一遍地背诵着课文,晚上更是舍不得睡觉。
而张桂梅老师也是不分昼夜地为孩子们备课,将全部心血都寄予她们。
在张桂梅老师的影响下,周云丽心中的梦想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
曾经,她只是单纯地想要走出大山,赚大钱,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但现在,她看到了张桂梅老师为了这些女孩们无私的付出。
她渴望成为像张桂梅老师一样的人,用自己的力量,为更多的大山女孩点亮希望之光。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周云丽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时刻——高考。
那天,她怀着紧张而又期待的心情,踏入了考场,心中默念:一定要取得好成绩。
果不其然,她收到云南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激动地跳起来。
父亲手握着录取通知书,不停地颤抖,泪水也如决堤般夺眶而出。
周云丽迫不及待地跑回女高,将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张桂梅老师。
听闻喜讯的张桂梅老师眼中闪烁着泪光,她轻轻地抚摸着周云丽的头,语重心长地说:
“孩子,出息了。不过,今后的路还长,记住在女子高中唱过的每一首歌,听过的每一个革命故事。”
周云丽重重地点了点头,踏上了她的新旅程。
抉择与传承:放弃编制,回归初心
在大学的时光里,周云丽始终牢记着张桂梅老师的嘱托,勤奋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毕业后,她还成功考取了当地的教师编制。
这本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一份可以让她在城市里安稳生活的保障。
然而,周云丽的心中却始终牵挂着母校,牵挂着那些依然在大山里渴望知识的女孩们。
当她得知华坪女高急需一名数学老师时,她没有丝毫的犹豫,毅然放弃了那份来之不易的编制工作。
因为在她心中,这里有她未完成的使命,这里有她深爱的张桂梅老师和那些如同曾经的她一样渴望改变命运的女孩们。
周云丽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踏入了华坪女高的校园。
然而,她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她害怕自己教不好这些学生,害怕辜负了张桂梅老师的信任。
于是,她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备课,她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本和笔记本。
那些书本,被她翻了一遍又一遍,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和笔记。
她的身影,总是在校园里忙碌地穿梭着,从清晨到黄昏,从未停歇。
在周云丽的努力下,第一次带班,她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便在县城里名列前茅。
这一成绩,让她信心倍增,也让张桂梅老师和全校师生对她刮目相看。
但周云丽并没有因此而自满,她仍然不断地探索着更好的教学方法。
这一切,都只为了能让这些大山女孩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风波与坚守:面对争议,初心不改
周云丽放弃编制回母校的消息,很多传遍了网络。
一部分网友对她的行为表示赞赏,称她为“国之栋梁”“懂得感恩的好学生”。
不过,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在网络上悄然响起。
有人认为她是在炒作自己,是为了博取公众的关注。
甚至这些人在网络上发表着各种尖酸刻薄的言论,甚至对周云丽进行人身攻击。
面对这些无端的质疑和攻击,周云丽并没有选择沉默。
她坚定地站了出来,表示自己回到母校,只是因为心中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她从未想过要炒作自己,也不在乎那些所谓的名利。
如果有人认为她的行为是炒作,那么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大山教育的行列中来。
用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女孩们,而不是仅凭一张嘴。
她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她会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让那些质疑者闭嘴。
张桂梅创办的华坪女高,将无数大山女孩的命运彻底改变。
这些女孩们,曾经被困在大山的深处,被贫困和传统观念束缚着手脚,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但因为张桂梅老师的出现,她们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了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可能。
她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教师,像周云丽一样,将知识的火种传递下去;
一些人成为了医生,用自己的医术拯救生命;一些人成为了律师,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努力。
她们就像一颗颗闪耀的星星,在不同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往往被名利所诱惑,追逐着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
而张桂梅老师,却如同一位孤独的行者,坚守着自己的教育初心,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何为伟大的国家情怀。
周云丽的接力传承,更是让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结语
无论是教育公益,还是其他社会事业,只要我们心怀大爱,勇于担当,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伟大的传承事业中来,让希望的火种在每一个角落燃烧,永不熄灭。
【参考资料】
1.红星新闻-2020.12.28-《张桂梅和她的女孩们:从改变一个人到影响三代人》
2.环球网-2022.09.10-《特别策划丨“我想成为像张桂梅一样的老师”》
3.新华每日电讯-2021.09.10-《接力张桂梅!长大后真的成了你》
4.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09.09-《这就是,华坪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