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日本制造”神话,跌落神坛

卜凡俊说 2025-02-13 17:57:01

又一个“日本制造”神话,跌落神坛

黄金时代:从雨中的握手到客厅霸主

1978年那个飘着细雨的春日,北京机场的停机坪上,83岁的松下幸之助坚持要亲自为总设计师撑伞。

这个充满象征意味的画面,拉开了日本家电巨头在中国市场纵横三十年的序幕。

当时北京二环内房价不过2000元/㎡,而一台松下TC-29V30R画王彩电售价高达8900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积蓄。

在四川大巴山区,经销商老张至今记得:1998年洪灾时,被泥水浸泡三天的松下电视机,晾干后居然还能正常播放《还珠格格》。

老张摸着仓库里积灰的样机,语气里满是怀念。

世纪豪赌:等离子迷局与产业暗战

200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闭市钟声敲响时,交易大厅中央的松下103英寸等离子电视,正播放着道琼斯指数曲线。

这个耗资百万美元的形象工程,暴露着松下对等离子技术的狂热。

在东京筑波研究所,工程师山田隆史却忧心忡忡。

他在内部邮件里写道,这封邮件后来被收录进早稻田大学商学院的失败案例库。

市场给出了残酷答案。

当年中国城镇家庭液晶电视保有量突破1.2亿台,等离子阵营却连零头都不到。

攻守易形:中国制造的降维打击

2024年东京奥运会的媒体中心里,海信ULED电视墙正循环播放赛事集锦。

这个场景刺痛着日本制造业的神经——三十年前,还是松下、索尼的显示设备垄断着全球顶级赛事转播。

如今,中国品牌已拿下全球彩电出货量63%的份额。

在大阪难波的BicCamera卖场,23岁的早稻田大学生佐藤翔太正在对比产品。

导购员补充道,这款机型的AI语音助手由商汤科技定制,能识别关西腔日语。

价格屠刀背后是产业链的全面碾压。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中国电视机制造成本较日系品牌低35%-42%,这个差距仍在以每年2-3个百分点的速度扩大。

断臂求生:大象如何转身

2024财年报告会上,松下CEO楠见雄规的PPT出现刺眼的红字:电视业务累计亏损已达3870亿日元。

他刻意模糊的表述引发日经指数当日下挫1.2%。

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海信视像(600060)接盘的可能性高达67%。

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日本消费电子企业近十年砍掉的34项业务中,有28项被中韩企业接手后实现盈利。

结语:神话重构进行时

在深圳TCL华星光电的展厅里,1978年那台改变历史的松下电视机被精心陈列在入口处。

展厅解说员的话,恰好呼应着大洋彼岸的变化——松下在大阪的实验工厂里,新能源车载显示屏产线正吐出首批样品,这些产品将装配在比亚迪最新款电动巴士上。

历史总是充满轮回的戏剧性。

当中国游客在秋叶原抢购虎牌电饭煲时,日本主妇们正在亚马逊海淘小米空气炸锅。

松下电视的故事提醒着我们:产业王座的更迭从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对消费者需求永不停止的追逐。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