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视察红安,交给区委书记30银元:一定要照顾好陈锡联的母亲

笑看人间事 2025-01-15 16:09:42

李先念视察红安,交给区委书记30银元:一定要照顾好陈锡联的母亲

1949年春,中南海怀仁堂。国务院会议室里,两位中年男子相对而坐。一个是新任财政部长李先念,一个是炮兵司令员陈锡联。谁能想到,这两位新中国的高级领导人,竟是从一个贫穷山村里走出来的发小?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曾经历过怎样的生死离别,又是如何在革命的洪流中重逢的呢?

【湖北红安将军的摇篮】

要说这红安,可真是块宝地。这小小的县城,竟然走出了200多位开国将军。这是何等的奇迹!李先念和陈锡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话说这李先念,1909年生在红安高桥镇。家里小康,12岁就到外地学木工,见过些世面。再看陈锡联,1915年出生,3岁就没了爹,跟着寡母过苦日子。7、8岁就得给地主放牛,晚上回家还得帮老娘干农活。这俩人,一个是小少爷,一个是穷小子,谁能想到后来会成为生死之交?

【革命路上并肩作战】

时光倒流到1927年,李先念18岁,带着农民起义军杀进县城。12岁的陈锡联也跟着去凑热闹。李先念一眼相中这机灵鬼,让他在童子团锻炼。谁曾想,这一眼就看出了个未来的开国上将!

再说1937年,陈锡联已经是个响当当的红军指挥官了。这小子打仗有一套,人送外号“小钢炮”。有次夜袭阳明堡机场,炸毁24架日军飞机,名声大噪。李先念亲自去表扬,说陈锡联“打仗数第一”。这哥俩,一个指挥若定,一个勇往直前,真是绝配!

【为国忘家两难全】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件令人心酸的事。李先念和陈锡联为革命奔波,十几年没回过家。1932年,李先念在战场上跟老母亲匆匆见了一面,没想到这就成了永别。1941年他回乡奔丧,才知道母亲早在1935年就去世了。这当儿子的,连送终都没赶上,可见革命事业有多艰难。

陈锡联的遭遇更惨。他妈因为帮助革命,被迫流亡他乡。李先念得知后,拿出30块银元托人照顾。直到1947年,陈锡联才在驻地见到阔别18年的母亲,跪地痛哭。这一跪,跪的是亏欠,跪的是革命者的无奈啊!

【鼎力国事再续前缘】

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和陈锡联都身居要职。李先念当了财政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为国家经济发展殚精竭虑。陈锡联则担任炮兵司令、军区司令员,为国防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1975年,两人一同入选国务院副总理。从红安农村到中南海,从革命战友到国家栋梁,他们携手走过大半个世纪,为祖国奉献了毕生心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