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霍启刚代表:让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中国报道 2023-03-15 00:00:22
“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开局之年, 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也将开启履职尽责的新征程 , 来自天南海北、身处各行各业的 他们 如何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备受 关注 。 《中国报道》新媒体平台特开设 “两会 聚焦 ”专栏,采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业界专家 学者 , 全方位 解读两会热点话题。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首次以新身份参与其中,此前他履职完成了全国政协十三届委员的五年任期。霍启刚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转换跑道”以新身份参加全国两会,他感觉特别“充实”,但更感到责任重大。

去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霍启刚就开始积极走访香港不同团体,参与了近30场的见面会,跟当地的渔农界、社福界等多个界别的代表见面,期望将更多香港各界的声音带到北京。通过深入调研,霍启刚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5份建议,涉及加强内地与香港渔业合作、优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优化海外游客过境免签证政策、建议设立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香港分会、增加香港文化艺术人才储备等内容。

为香港繁荣稳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参与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让霍启刚倍感鼓舞。过去5年,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权威得以彰显,使“一国两制”得以行稳致远,为香港繁荣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霍启刚表示,在大湾区内地九市展开港澳法律执业者试点,有效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随着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经贸发展将按下“加速键”。霍启刚认为,经济领域的相关法规制定应把握好尺度和力度。比如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应用将会逐步成为未来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出现的新问题需要需要立法处理,他希望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要更早更多地聆听业界人士的观点,善用高效市场的力量。 霍启刚表示,作为港区人大代表,他将会更主动联系及聆听各界人士的意见,自己要更加深入全面地调研思考,为他们提出不同范畴的建议,继续向香港市民介绍好国家政策、发展方向,讲好中国式民主故事、人大立法故事,更好了解国家的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

一同建设“粤海粮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霍启刚表示不少港澳流动渔民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方向,希望可转型从事可持续发展渔业。为推动香港渔业转型升级,国家农业部去年已实施《港澳流动渔船渔民管理规定》,提出多项惠港惠渔措施。为进一步推动渔业发展,他此次两会提出建议,加强内地及香港渔业合作,支持港澳流动渔民产业升级转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渔业资源综合开发,打造“粤海粮仓”。

“香港渔民首次以初创集约化模式尝试深海养殖,在养殖之中达到超过八成的养鱼成活率,远高于此前香港26个海鱼养殖区只有约三四成的成活率。”霍启刚表示,深海网箱养殖是全球可持续渔业的发展趋势。目前“惠州市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园”作为流动渔民升级转型的重要先导项目,获得了阶段性成功。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亦正推动设立4个新鱼类养殖区及多个深海网箱,预计有关措施可在5年内为香港海鱼养殖产量增加一倍。

霍启刚建议加强研究进一步推动港澳流动渔民与大湾区企业合作发展和运营,走向公司化、集约化,进一步以产业园模式支持港澳流动渔民升级转型,开展以深水网箱养殖区等为一体的区域性渔业资源综合开发,逐步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打造“粤海粮仓”。

在调研中,霍启刚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设计的“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已在广船国际龙穴岛基地签约建造。他建议增加中科院与香港相关部门对养殖业的技术交流会议,让香港吸收经验和技术,优化几个将落成的新鱼类养殖区的计划,促成内地企业与香港业界对接。让香港特区四个新的养殖区可以成为大湾区水产品供应基地的一部分,一同建设“粤海粮仓”。

推动人文交流走向深入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今年1月获委任为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的霍启刚表示,借此机会将在香港进一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香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以及与内地文化艺术交流。霍启刚提到,首届“香港演艺博览会”将在不久后举办,帮助内地和香港的表演艺术走向国际,促进海内外表演艺术交流。

霍启刚认为,香港要落实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文化艺术人才的配合非常重要。在调研中,他了解到香港西九龙文化演艺场馆及启德体育园等场地逐步落成,香港对表演、场地管理、策展、艺术行政等文化艺术人才,特别是中层或初入门的从业人士有着大量迫切的实际需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已经开放,并计划在天水围修建文物修复资源中心,然而香港古物修复领域的课程和实践机会匮乏,文博类的专业人才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今年全国两会霍启刚提出的《关于增加香港文化艺术人才储备的建议》中,希望由文化旅游部牵头,促成各省市开放文化艺术相关工作岗位供香港年轻人申请,以培养青年文艺人才,同时善用内地文化场地,增加香港文艺团体或艺术家驻场表演。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推进内地和香港文化艺术领域的衔接外,更可以让青年人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价值、寻找获得感,实现向上流动。

霍启刚特别提到,自2017年起的每年暑假,由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故宫博物院青年实习计划”都吸引大量学生报名,严重供不应求。他建议增加故宫博物院青年实习计划的规模,同时也希望广东省乃至其他省份的文博机构开展类似计划,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参与,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产业的了解。

作为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霍启刚还希望更多开展大湾区城市间体育交流,以合作举办2025年全运会为契机,推动香港体育产业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之中,并以大湾区名义去申办更多国际赛事,以推广大湾区的品牌。

今年2月,霍启刚领导的香港全国青联委员协进会启动了‘百万青年看祖国’活动,广泛邀请港澳青少年到内地交流研习,使香港青少年亲身体会内地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他们投身国家发展建设的热潮。

身为全国青联副主席,霍启刚还将带动更多香港青少年多到内地了解国家发展进步的真实情况,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把握机遇、发挥价值、实现梦想。“同时也要进一步讲好香港故事,让更多内地同胞了解香港的真实情况。”霍启刚说。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王哲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责编:张利娟

审发:徐豪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