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引发多国反弹,中国迎来密集外交访问潮。葡萄牙、法国、巴西高层接连访华,其中80岁的巴西总统卢拉术后未愈便火速敲定行程,其特别顾问阿莫林更放话“巴西不会屈服任何人”——这场外交变局折射出美国战略失误引发的全球秩序重塑。
3月24日,葡萄牙外长兰热尔开启五年来首次部长级访华,中方罕见安排其参观澳门特区。在路氹城智慧城市控制中心,兰热尔目睹无人机物流系统和5G交通管理的实景演示后感慨:“澳门的发展远超里斯本想象。”
此举被《南德意志报》解读为中国向欧洲展示“非殖民化成功样板”。值得关注的是,中葡签署的深海勘探协议明确将亚速尔群岛纳入合作范围,这直接触及北约集体防御条款的敏感地带。
紧随其后的法国外长巴罗,在北京提出两项关键议题:一是希望中国加入乌克兰“自愿联盟”维和行动,二是请求解除对欧盟红酒、乳制品的反倾销税。然而中方在闭门会议中明确划出红线:维和部队不得包含北约成员国人员,且欧盟需先行撤销对华光伏产品限制。这种强硬立场令巴罗铩羽而归,法媒《世界报》感叹:“马克龙的地缘雄心撞上中国现实政治。”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巴西总统卢拉的闪电访华。这位刚做完肠道手术的80岁政治家,在病榻上批准了与中国商谈的26项合作协议,涵盖从热带雨林碳汇交易到联合研制卫星等战略领域。其特别顾问阿莫林在巴西利亚直言:“我们不会像阿根廷那样被IMF绑架,更不会接受美国的气候勒索。”此番表态直指美国试图通过债务手段操控拉美国家的企图。值得玩味的是,卢拉专机降落北京前24小时,巴西央行刚刚清空30亿美元美国国债。
这场外交潮的深层动因,源自特朗普政府的多重失误:退出《巴黎协定》迫使气候脆弱国家转向中国寻求技术支持;对欧加征钢铝关税迫使德法企业加速产业转移;而冻结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则让发展中国家丧失对美国主导秩序的信心。半岛电视台分析指出,美国优先政策正在瓦解二战后的国际规则体系。
当卢拉在北京签署共建“亚马孙可持续发展走廊”备忘录时,华盛顿正忙于应对得克萨斯州的分离主义游行——这种内外交困的对比,恰是当前国际格局剧变的缩影。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马凯硕所言:“21世纪的地缘政治竞赛,胜负手在于谁能提供更包容的全球治理方案。”
特朗普的本性,整天盯着美国和他国贸易的不公平,宁愿得罪地球村,加税加税再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