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豫州放走一顶级谋士,曹操祖孙三代重用,其子被司马懿封大帅。
刘备早年间在中原着实也有不少人脉资源,得益于他自带汉室后裔的光环,且刘备本人超强的人格魅力。但同一个时代还出现了曹操这般也具有超强人格魅力的枭雄,在曹操的暴揍挤兑下,刘备被迫颠沛流离。由于手里没兵马没领土,很多名将名帅顶级谋士,都无法长久留在刘备的身边跟随,毕竟看不到刘备发展的前景啊,每每刚要做大就被打垮了,刚要做大就又被打垮了。
比如河北名将田豫,曾经也愿意跟着刘备混,后来刘备离开河北去豫州上任,田豫有老母亲在不愿离开家乡,二人便走散了。比如陈登,刘备在徐州期间陈登曾隶属于刘备的麾下,但刘备在徐州不听劝又没站住脚跟,陈登也流失了。

这就不得不提,还有一位顶级谋士,后来也和田豫陈登一样,成为了曹魏的大官。此谋士更不简单,成为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都捧在手心里的顶级谋士,他是谁?他就是陈群。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刘备在任职豫州刺史期间,陈群曾是刘备的别驾。
后来刘备执意不听陈群的劝告,东进了徐州结果人财两空,陈群也最终和刘备分道扬镳了,转而被曹操征召为了司空西曹掾属。陈群的政务才能开始逐渐被曹操发掘,从县令一路做到了御史中丞、侍中,等到了曹丕继位时期,《三国志》记载: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其后更是升迁为了尚书令,类似于蜀汉刘备的法正和诸葛亮级别的谋士了。

此期间,陈群创制了九品中正制,取代了东汉的察举制,延续了几百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重要的选官制度。陈群的智谋不是体现在临阵打仗上,而且体现在治理国家上。曹丕对陈群可以说非常器重,不仅让陈群都督水军假节,还封陈群为镇军大将军、中护军等军职,给了陈群足够多的军权。曹叡执政时期,陈群和曹真、曹休、司马懿共同辅政,陈群又升为司空,故录尚书事。
命运是个轮回,刘备留不住陈群,陈群的儿子陈泰竟然成为了抵抗蜀汉的重要大将名帅人物。在蜀汉末期,陈泰和姜维二人对打了好几次大战,比如公元249年的曲城之战、公元255年的狄道之战等等,只因郭淮死后,司马家族和陈群家族向来友好,陈泰因而被司马家族重用,《三国志》记载:郭淮薨,陈泰代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陈泰被司马懿司马昭封为雍凉大帅,专斗姜维。

陈群顶级谋士,奈何刘备握不住啊。
像袁涣,陈群这样的士族子弟,尤其是祖父辈名满天下的士人。怎么可能真心依附刘备这样的野路子?战乱之时相遇,也就是大家相互扶持,为求活命罢了。一旦危机过去了,自然也就各走各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