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雨细(原创)

黄三的风水说 2024-08-02 03:43:21

一,人生犹如一场戏,“导演”安排,各演各的角色。

这个“导演”,不要迷信是什么主宰!其实是你自己。今生,是你无数前尘的继续。你的现在,只是这个确定方向下的惯性前行。

试图改变自己,只能从自己开始。通过改变他人来改变自己,那是用拳打风。依靠他人来改变自己,不能长续。

不要高傲自大,目中无人。今生的荣华富贵,食禄不忧,只不过是在享受着前生的辛苦积蓄。不要自卑自弃。今生的龌卟,只是因为前生坐食山空,此来无余。

不要去羡慕人,攀比人,模仿人。也不要去鄙视人,笑话人。第一种,只是个入戏的观众,没了自己的灵魂。第二种,伤了阴德,必留下无明恶报。

讲阴德,及冥冥。

二,多维空间中,举头三尺有神明,人无隐私可言。自珍自重。

在人活动的维度中,人与人之间,各有各,不为人知的隐私秘密。可在再高一点的维度中,在神明的眼里,凡人的前世今生诸事诸念,裸露得一丝不挂。

无历无知。机缘巧合,吾参与了一座佛寺的兴建过程。开光之后,到当地,依当地神俗,沟通一番。其神通竟然将偶与对方,关于此寺的兴建事宜,长达一年的微信问答,一件件事,逐一道来。此外,还说出吾羊城住家的环境,以及把吾当下的心念说出来,并以勉励……。

说话,不要以为人未听到;做事不要以为人未看到;心念不要以为人莫能悉。记住,是善是恶,地知道,天在看,虚空在记着。

善善即好修行。

三,修行全在日常中。

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事事觉悟,从中得到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由此而得到人生与世间的和睦,安详,顺意,漏尽烦恼。

知正却行歪,是因为没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或者前前经历过,却没从中觉悟,没长智慧,就会忘记。

一个对金钱或者权利欲望特别强烈的人。他要么是前世今生还没真正得到过很多的钱,或者很大的权力。而迫切知道获得那些的感觉是什么。要么是前世今生都获得巨大的财富和权力,但沉迷其中,还没醒悟出道理。

经历很必须,觉悟很重要。

如前例子。没有亲身经历,对“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可能有铭心刻骨的理解。而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根子好的,更加从善如流,吉利自跟。根子差的,可能会动求佛帮忙发财当官啦的心机。

人之差别,不在于过眼云烟的东西,而在根器(格局)的高低。人生的富足与贫穷立见。

莫走歪路行正道。

四,站高看远,纷纷落叶山脚下。怀正念,行正道,路途越走越平宽。

(一),“无我”。

无我,并不是当自己不存在了。那是走入空虚无存的邪境了。而是跳出我固有的这个认识和利害关系的圈圈,以事物的眼睛看事物,以事物的发展看趋势,以他人之心去了解他人……。这样,就可以真正知道许多事情的真相,回归一个能正确判断和行动的我。自然获得清明,和睦,顺利,快乐。

我执太重的人,时时刻刻坐在我这个牢笼里,从自己利害得失出发去看待这个世界。不用说,容易痛苦失败。因为我执,往往以鸡子之心去度鸭子之腹,看错,想错,做错很正常。走在路上,一脸防盗的表情,谁能与你笑脸相迎?!

谦卑。

(二),谦卑,低调是“无我”的贵人。

站得高,知道天下之大,个人之微小。谦卑自然而然。

格局大,知道能容人就是容自己。低调自然而然。

谦卑与低调相当于道家“大善若水”的水。形态在下,却无往而无不利!

(三)真能“放下”见真功。

这个世上,真正能够做到会“放下”的人,还真的不多。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人,大多数到蹬脚闭眼之最后一刻,爱恨情仇,愿愿未了。

许多修行人,打坐入禅,都放下了。一开眼睛,我还是原来的我。

如,一个人辛辛苦苦赚一笔大钱,结果给他的朋友骗了,拿不回来了。给他的家庭带来生活困难。朋友自然也做不成了。这个事情,换位思考,许多人都放不下,更不要说,从心底里与这个事情彻底和解。

放不下,压在心头,就成了怨恨烦恼,负能量。有些人,时间一久,也许不想了,但不等放下。一想到一提起又怒火中烧。

其实,从修行的角度看,人生的一切际遇,都由自己而生,从己查因有解,从外查原无功。

1,用感情代替事理。事不可行则钱抛入水。借钱是害了自己又害了朋友。

2,感情是由人五藴感知而产生的觉性。当环境变化,面对对象的变化,心念随之,则感情是不牢靠的,有的人会见利忘义。

3,除了被感情迷惑心眼之外,是否还有自己轻松贪利之欲,代替了事理?

归结起来,其实是个人的感性与理性之间,贪心与事理之间的较量。

感情是多变而且只能自觉,不能他求的东西。事理是客观的必然。在确定与不确定中,去赌注不确定,那是自己的不成熟,不要怨恨他人。

再提高一个档次讲。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只不过是来试一试人生大餐的各种味道。问题不在于吃到了什么,味道感觉如何,而是在这之上,获得的无上智慧。

0 阅读:0

黄三的风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