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一次与历史、文化深度对话的机会。而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总统府,无疑是这样一个能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历史风云变幻的地方。最近,抖音达人南京张小品也来打卡南京总统府啦,他的到来,更是为这座历史建筑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活力与热度。
你是否好奇,在南京总统府,究竟能看到怎样的风景,触摸到怎样的历史?今天,就跟着我,按照这条精心规划的路线,一起去探寻南京总统府的魅力吧!不过在出发前,有个重要消息要告诉大家,自2024年12月17日起,南京总统府大门已永久关闭,入口调整到长江路288号。
踏入总统府新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区。这里的门楼建于1929年,为古罗马建筑风格,八根爱奥尼亚立柱,装饰有巴洛克线条,威严庄重,它见证了从太平天国到民国等多个时期的历史变迁。穿过门楼,便是庄严肃穆的大堂,大堂建于太平天国荣光大殿原址,为中式建筑风格,正中间横梁上挂着孙中山先生手写的“天下为公”匾额,这四个字承载着中山先生的伟大理想和目标。大堂墙上的六幅油画,宛如一部生动的历史书,讲述着总统府在不同时期的重要节点,从《厘治两江》中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等名臣的身影,到《太平天国》里天王洪秀全的定都天京,从《共和肇始》中孙中山亲手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到《国共和谈》《国府西迁》《煦园曙光》,每一幅画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沿着中轴线继续前行,二堂、国民政府会客厅、政务局大楼、子超楼依次呈现。二堂又称真神天父殿,结合了中西式建筑元素,内部为中式木构架,外部呈现西式特色;国民政府会客厅,因其楼梯栏杆形似八字,又叫八字厅,是当年与宾客合影留念的地方;政务局大楼是两层西式建筑,曾作为文官处办公楼;而子超楼则是总统府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由虞炳烈设计,1935年完工,六层高的主楼和五层的侧翼,见证了诸多重要的历史决策。
接着来到东区,这里有诸多看点。复园,清朝时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在此建东花园,后被毁,2002年复建,宁静雅致,充满江南园林韵味;行政院由北楼和南楼组成,展现了民国时期的办公建筑特色;陶林二公祠是两江总督左宗棠为纪念其前任陶澍、林则徐所建;还有洪秀全与天朝宫殿历史文物陈列、清两江总督与总督署文物史料展,分别再现了太平天国在天京的历史变迁和清朝两江总督署的历史;此外,马厩是现代复原的清代和太平天国时期的马厩。
而西区,则是另一番景象。煦园作为典型的江南园林,一步一景,美不胜收。园内的太平湖是中心,原是通向杨吴城壕的池塘小溪,后经多次开凿,呈东西对称、北窄南阔的瓶形。东榭西楼,北阁南舫,不对称地围湖而建。不系舟石舫是大院最古老的遗留建筑,为清两江总督尹继善所建,名字是乾隆亲赐,如今除石质材料外,木质结构已更换多次,太平天国风格的船舱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装饰。还有桐音馆掩于数棵青桐之中,民国时期为军务局局长室,这里与花厅间的假山系多次垒建而成。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是仿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平房,这里是核心景点,当年孙中山先生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此办公、决策,领导着新生的共和国。办公室与临时大总统秘书处之间的庭院,于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扩建为中山广场,并立有孙中山先生坐像。
南京总统府是一个可以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历史名人气息的地方。就像追星一样,我们追寻着孙中山、曾国藩、李鸿章等历史名人的足迹,感受他们曾经的生活和奋斗,这种与历史的亲近感,让我们对那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情感共鸣。而抖音达人南京张小品的打卡,也让更多的粉丝通过他的视角,领略到了总统府的魅力,激发了大家对历史文化的探索热情。
南京总统府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的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繁荣,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据了解,南京总统府的门票价格为35元/人次,旅游旺季开放时间为3月1日—10月14日的08:30—18:00,17:00停止入馆;旅游淡季开放时间为10月15日—2月底的08:30—17:00,16:00停止入馆,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周一全天闭馆。
游客可乘坐29路、44路、65路、95路、304路到总统府站,或乘坐2号线、3号线至大行宫站,由5号口出步行至长江路右转约200米到达。
南京总统府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如今,它以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希望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能用心感受历史的韵味,领略这座百年府邸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南京总统府在未来能继续绽放光彩,为人们带来更多关于历史与文化的震撼体验,也希望有更多像南京张小品这样的达人,能将这样的历史文化之美传播得更远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