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相术奇人(两则)——崔无斁射覆显玄机、蜀中神卜

智者聊过去 2025-04-17 19:38:50

崔无斁射覆显玄机

  蜀地奇人崔无斁,因为总以耳聋目眩示人,自号"聋仙"。他原是江南人士,五代时王氏割据蜀地时,他悄然入川。崔无斁外表看似昏聩的老者,实际上能观字断吉凶,洞悉逃亡者藏身之处,预言千里外亲眷安危,连生死大限都算得分毫不差。蜀国满朝文武视若神明,百姓更是争相膜拜。

  龙兴观内,檀香袅袅。观主唐洞卿道长差童子给杜天师送一篮萝卜,童子行至院门,正遇见崔无斁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童子顽心顿起,将竹篮藏在身后,问道:“您老能否卜算一下我这篮中装的是何物?”崔无斁示意童子写一个字让他卜算,童子顺手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了个"此"字。

  "不过是些萝卜罢了。"崔老眼皮未抬,随口应道。童子惊得倒退两步,慌忙跑去将萝卜送去,回来经过崔无斁那里时,他心中一动,将篮中放上半截断梳,又让崔无斁卜算。崔无斁还是让童子写一个字,童子又写了一个“此”字,崔老却望着地上未干的字迹笑道:"可是梳子?"

  童子见他两次都卜算对了,这才收起玩笑之心,躬身施了一礼转身离去。回到龙兴观中,唐道长见童子迟迟不归,很是恼火,童子连忙把见到崔无斁,让他卜算两次的事说了。唐道长听得这番奇事,当即吩咐童子:“你去,攥紧空拳,还写一个此字,再去试他!”童子不敢怠慢,又来到崔无斁那里,伸出空拳,让他卜算。那崔老望着第三次出现的"此"字,竟抚须大笑:"空拳空空,何物之有?"

  童子回去禀报唐道长,三问三答皆中,惊得唐道长连夜拜谒,请教崔无斁是如何卜算的。崔老却摆摆手:"此字横似萝卜须,竖如梳齿密,圈若空心拳,哪有什么神通?"这般谦辞,倒更显玄妙。

  彼时蜀王大兴土木,将玉局化神像迁至龙兴观,原址上金碧辉煌的得贤楼拔地而起。杜天师望着香火缭绕的新殿,忽生忧虑:"迁宫移像,可会遭天谴?"崔老望着西南天际翻滚的乌云,长叹一声:"只怕要起萧墙之祸。"果不其然,甲戌年太子元膺谋反,血染宫闱。待尘埃落定,杜天师再问天意,崔老指着满地残局:"玉局终要复位,非王氏不可。"

  百年风雨过,大宋祥符年间。凌知州重修玉局化时,洞中忽现五色祥云,千余百姓目睹仙光缭绕。这正应了当年崔老"王氏复局"的谶语——原来天道轮回,早有定数。

更奇的是蜀地二十四洞天传说。这些秘境或绵延千里,日月同辉,仙官如云,掌管人间生死祸福。每逢三元佳节,上界仙人便降临洞府,查察善恶。青城、峨眉诸山另有洞府,自成一方天地。难怪崔老常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蜀地的风云变幻,早就在洞天仙册上记着呢!"

蜀中神卜

五代后蜀成都府子城西南角,有位老道士在街角开了间卜卦铺子。他给人算命时,总能像亲眼目睹般精准说出对方的生平吉凶。

广政年间,两位书生苏协和杜希言结伴前来问卜。道士盯着苏协看了半晌,突然拍案笑道:"秀才明年必定金榜题名!"苏协嘴上客套,心里却有点半信半疑,道士似看穿他心思,又补了句:"不但及第,明年还会有贵子降生。"这时苏协的妻子正怀胎十月,预产期就在杏花开放的时节。

  轮到杜希言时,道士却皱起眉头:"公子文采斐然,可惜功名来得太迟。"杜希言原本自负才情,自以为功名富贵不过囊中之物,不想却听到这样的话,他立刻黑了脸:"老神仙莫要胡言!"甩袖便走。苏协想要劝阻,道士却摆手道:"命数自有定数,强求反误佳期。"

第二年春闱放榜,苏协果然高中进士。及第归家时,妻子恰在杏园设宴庆贺,当晚便生下麟儿。满月宴上,苏协望着襁褓中的儿子,突然想起道士所说的话,于是给儿子取名为易简。

而杜希言却屡试不第,只能在巴蜀山水间漂泊度日,每听闻苏家公子声名渐起,便忍不住扼腕叹息。他觉得那道士之言不虚,或许真的有些神通,便再次去拜访,恭敬地请道士帮自己卜算:“您上次说我功名来得很迟,但不知究竟要迟到什么时候?敢问禄始何年,秩终何地?”道士摇头说道:“你才学满腹,将来必成大名,但是你的运道有些奇异,我不能说,恐泄露天机。”杜希言再三请求,那道长才勉强说道:“君成事之日,当在苏协苏先生新长之子座下。”杜希言心中颇感失望,说道:“如果像道长所言,我能否不要这福禄?”道士摇头,只说不知道。

  宋朝统一天下后,蜀地成了大宋的疆土,苏协也成了宋朝的官员,他的儿子苏易简弱冠之年考中状元,官至礼部侍郎参知政事。端拱二年,已贵为翰林学士的苏易简主持春闱,批阅试卷时发现一蜀地考生文采飞扬,便亲自将其点为榜首。放榜那日,苏易简在新科进士队列中,竟见到须发斑白的杜希言。老人老泪纵横:"当年轻狂,今日终信大师所言——我果然在苏公子座下及第。"

  苏易简感慨不已,特地授杜希言常州推官之职。孰料杜希言赴任途中染病身亡。数年后,苏易简的族弟进京赶考,偶遇杜家后人。对方出示杜希言遗墨,诗中写道:"半生诗酒老成都,一梦功名廿载秋。最是杜陵伤晚暮,杏园曾见少年游。"墨迹未干,纸背犹有泪痕。

  后人感叹:青城雾锁三生石,卜肆风传六甲文。莫笑迂儒轻鬼神,从来天道早三分。

2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