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租车司机40岁拾起祖传皇家御用手艺,8年后名满京城

云舟史策说 2024-08-03 00:52:04

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这位大叔折腾了小半生,归来仍是平平无奇,为了生计选择开出租车,本该知天命的他因为一次新闻让他从茫茫人海中的一位普通人成为皇家传人。

八年时间名满京城,他是如何在知天命的年纪做到华丽的转身?

折腾大半生的出租车司机

要说起华丽转身,还要从聚元号说起,1720年创立于北京,清朝时期的北京东四十字路口是一座“弓箭大院”。

虽然当时弓箭作为兵器之首,但火药武器的出现引发了军事技术的革新,使得弓箭逐渐变得不再具备竞争力,许多曾经制造弓箭的工坊或铺子因市场需求的减少而选择关闭。

作为皇家点名御用的兵工厂之一,"聚元号"得以保留,但生意逐渐萧条,1906年,主人考虑以40块大洋的价格出售。

杨福喜的祖父杨瑞林世代都在这里,刚好这家店铺的位置还不错,价格也优惠,决定把它买下来。

世世代代与弓箭紧密相连,他们必定备有两手准备,杨瑞林凭借多年经验和祖辈传承的技术,不断创新,创造了弩弓、弹弓、袖箭等新品种。

“聚元号”声名远播,吸引了世界各地商人的关注,取得了可观成就。

不仅如此,杨氏“聚元号”生产的弓箭得到了国际大奖,也将精心制作的稀有的其中一个当做礼物送给了毛主席。

1958年杨福喜出生,和家族其他人一样,也开始学习弓箭技术,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1957年,“聚元号”被迫停止制造弓箭,开始改行做木工。

刚好赶上中国发展的新时代,于是回到北京化工厂端起了“铁饭碗”。

本可以安稳的在这个岗位上直到退休,但是他不想自己的一生过得如此平淡,年轻时的他下乡插队,也当过工人,如今也按捺不住他想闯荡的心。

直到1992年,杨福喜决心投身商海,尝试开创自己的事业,由于缺乏经验,他的首次创业未能取得预期成果。

无奈之中,他转行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靠着日夜辛勤的工作来养家糊口,即便如此,他那颗不甘于平庸的心从未熄灭,这一片小小的地方他待了5年。

有一天,杨福喜偶然在《北京晚报》上读到了一篇关于射箭的报道,这篇文章激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让他意识到人们对射箭的热爱依旧热烈。

杨福喜渴望有所作为,但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路径,这时,他想到了自家的弓箭制作技术,决定以此为契机,再次点燃创业之火。

他知道,只有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聚元号的历史底蕴以及皇家御用的独特背景,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关注。

于是,杨福喜立刻行动起来,开始以聚元号品牌重新开展弓箭制作业务。

兵器之首

弓箭,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代表性武器,具有巨大杀伤力,从“后羿射日”传说到中国古代六艺之一的弓箭射礼,彰显其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然而,弓箭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在火药发明之前都扮演着关键角色,英国在中世纪凭借长弓的运用,取得了多次战场上的胜利,这归功于长弓的强大射程和穿透力。

同样地,清朝在中国历史上也因为弓马的运用而得以统一天下,清朝的骑射战术以弓箭为主要武器,他们熟练地运用弓箭和马匹的优势,在战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

至于日本的单体竹弓,它在日本的历史和武术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尽管它的体型较大,但由于制作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其射程相对较短,杀伤力也有限。

杨福喜的制箭技艺不仅仅应用于聚元号弓箭,还包括了其他品种的武器,他的反曲复合弓不仅技术复杂,制作过程无比精细。

而聚元号弓箭的制作是一门精细的艺术,需要经过200多道工序,选材与准备阶段,必须选用品质上乘的材料,如江西特有的风干竹子和湖北独有的水牛角。

在造弓胎的过程中,必须选用江西特有的风干一年以上的竹子,这样才能保证弓箭的韧性和弹性。

而在勒牛角铺牛筋这一步骤中,则要选择湖北独有的水牛角和长度达到60厘米以上的背筋,以确保弓箭的强度和耐用性。

制作工艺每一步都要求极高的技艺和耐心,质量检验严格,只有完美的成品才能代表聚元号的高标准。

杨福喜采用的射击技术被称为“扳指射法”,射手戴上一个特殊的工具,即扳指,通常是金属或木制的环状物,戴在大拇指上。

射手将弓弦放在扳指上,用食指压住箭身,然后拉紧弓弦,直到达到所需力度,拉满弦后,射手稍微用拇指一弹,释放弓弦,使箭迅速射出。

“聚元号”第十代传人,可并不容易

然而,由于原材料短缺,特别是水牛角的生长周期长达五六年,聚元号弓箭的制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面对原材料短缺的挑战,杨福喜感到担忧。他明白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聚元号弓箭制作至关重要,但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一定能够找到解决方案。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福喜在西山射箭场上展示了自己家传的弓箭,街上找不到专业的人,但是射箭场不一样。

刚到这里,他带的弓箭就吸引了一大群识货的人,人们都在惊叹他手里的传统复合弓。

而在人群里,更是引起了中国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的注意,他当众表示想要和杨福喜聊聊,简单交流中,他知道了眼前这位男人的身份——中国射箭队总教练。

然而,由于“聚元号”弓箭制作过程繁琐和清廷御用,在市面上没有几个,这种专业得到弓箭很难见到,徐开才对杨福喜的技术又多了几分仰慕。

但是在杨福喜看来虽然是个技术,但是不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徐教练的一番话让杨福喜意识到,传统弓箭制作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应被遗忘。

他决定重拾这门手艺,并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1998年,聚元号重新开业,杨福喜正式成为第十代传人。

尽管徐开才和朋友们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介,聚元号的生意依旧惨淡,一度陷入困境。

徐开才引杨福喜结识了香港知识产权署署长谢肃方,他购买了二十多张弓,并为"聚元号"建立了英文网站。

此后聚元号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突破,还吸引了众多国外爱好者的关注。

经过不懈的努力,聚元号最终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是对杨福喜及其家族传承文化价值的极大肯定。

但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的博士生仪德刚为了撰写一篇关于古代弓箭的论文,来到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聚元号进行实地考察。

杨福喜仔细给他介绍弓箭的由来、制作时需要注意的细节,仪德刚在这里深入学习、体验了八个月的时间。

在杨福喜的帮助下,仪德刚的论文获奖,使聚元号声名大噪,短短数月内,弓箭销售一空,订单不断涌入。

2006年,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杨福喜和聚元号终于凤凰涅槃,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聚元号弓箭,作为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它的制作过程不仅复杂,而且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杨福喜老先生,作为聚元号弓箭的传承人,以其精湛的手艺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使得这门古老的手艺得以流传至今,他希望能够将这种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练习。

笔者认为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进来,共同推动弓箭制作技艺的发展和传承。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国际合作,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来源:

央视网,2011-03-06,《杨福喜:传统弓箭制作技艺传承人》

中国网,2021-05-31,《杨福喜 | 百年弓箭传承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09-04-02,《“聚元号”传人杨福喜的“角弓雕翎”情缘》

北京日报客户端:《此奇人,前半生开出租,后半生“拉弓射箭”》,2019-10-21

0 阅读:1

云舟史策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