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国军战力还算可以,为何后期战力下滑严重?真实原因有三

若尘看文化历史 2024-10-03 17:36:36

抗战初期国军战力还算可以,为何后期战力下滑严重?真实原因有三

1944年,重庆某街角。一群衣衫褴褛的士兵蹲在路边,眼神空洞。路过的市民纷纷侧目,不敢相信这就是曾经英勇抗日的国军。一位老人摇头叹息:“这还是那支在淞沪会战中奋勇杀敌的军队吗?”

2023年,某历史学者在整理抗战档案时,偶然发现了一份尘封已久的报告。这份报告详细记录了国军从抗战初期的英勇奋战到后期的溃不成军的全过程。让我们跟随这份报告,一起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抗战后期,国军战力下滑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在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中,30万国军竟然被6万日军击溃。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国军溃退时,手持农具的农民居然解除了5万国军的武装。这是何等的讽刺!

一位参与豫湘桂战役的国军上尉回忆道:“那根本不是在打仗,是在逃命。”士兵们一看到日军就扔掉枪支逃跑,连基本的抵抗都做不到。这支军队,还能被称为“军队”吗?

然而,就是这支溃不成军的队伍,在抗战初期曾经威风八面。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国军将士奋勇杀敌,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巷战。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抗日寇的钢铁长城,让世界为之震惊。

那么,短短几年间,国军是如何从“虎”变成了“猫”的呢?

原来,这一切要从蒋介石的“以空间换时间”战略说起。这个战略乍听起来很高明,用广阔的国土消耗日军的实力。但是,这个战略也让国军长期处于被动防御状态,实力不断被消耗。

就像一个人不断后退,最后退无可退,只能任人宰割。国军就是这样,退着退着,连战斗的勇气都退没了。

补给困难更是雪上加霜。日军的封锁切断了国军的补给线,武器弹药严重匮乏。有的部队甚至两三个人才能分到一支枪。这种装备,打仗还是打墙?

1939年,一名普通国军士兵在日记中写道:“弹药越来越少,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日军推进。”这种无力感,恐怕比子弹更致命。

军纪松弛也是一个大问题。长期的战争消磨了官兵斗志,贪污腐败盛行。有的军官不思打仗,只顾发财。这样的军队,不败才怪!

到了1941年,连征兵都成了难题。适龄男性资源枯竭,很多地方开始强行拉壮丁。四川一位征兵官员描述道:“我们不得不派兵到乡下抓人。看到士兵来了,年轻人就四散而逃,有的甚至自残以逃避征兵。”

新兵的遭遇更是触目惊心。他们被绳子串在一起,像牲口一样押送。一路上饥寒交迫,很多人死在半路上。一位幸存者回忆:“到达部队时,1000人只剩下不到100人。”

军官素质的下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到1945年,一个标准步兵营中只有20%的军官是军校毕业生,而战前这一比例高达80%。一名资深军官感叹:“现在的军官大多是临时提拔的,根本不懂指挥作战。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保命和捞钱。”

这一切,像是一个个巴掌,狠狠地抽在了国军的脸上。曾经英勇善战的军队,变成了一盘散沙。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巨大的变化呢?

有人说,是战争的残酷现实击碎了理想主义。

有人说,是国民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葬送了军队的战斗力。

有人说,是持续的失败和艰苦环境摧毁了士兵的斗志。

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政权走向衰落的必然结果。

无论如何,国军的这段经历,堪称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悲壮的篇章之一。从最初的英勇抵抗到最后的溃不成军,这支曾经让日本人闻风丧胆的军队,最终沦为了一个笑话。

抗战后期,国军战斗力的严重下滑,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折射出国民政府的种种问题。从最初的英勇抵抗到最后的溃不成军,国军的这段经历,堪称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悲壮的篇章之一。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国军的衰败,或许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折射出了那个动荡年代里,普通人的无奈与挣扎。

2 阅读: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