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癌症!明朝的灭亡,竟源自一场误杀惨案?

台台君说史 2019-06-16 22:38:41

听一段传奇,讲一场经典,欢迎来到台台说历史。

明末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曾说:“国家修明昌大之运,自世庙以迄神庙,比及百年,可谓极盛矣。”,啥意思?就是说万历皇帝统治的明朝时期已经达到盛世了,但,就是这个所有人都以为的盛世下,在辽东的长白山森林中,一个小小的渔猎部落,从几十人逐渐发展,竟然之后在短短几十年颠覆了整个大明江山,而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竟然仅仅是因为一桩误杀惨案。

影视作品中的明末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故事要从女真的建制开始,女真不是游牧民族,是渔猎民族,其实在明朝时期女真部落是臣服于大明帝国的,当然,它不是明朝正式的版图,只是分为三个卫所,受到明朝册封而已,这三个卫所叫左卫、右卫以及建州卫,每个卫设有都指挥使,明朝就是给这都指挥使发个大印就行,属于半体制半独立吧。

影视剧作品中的女真族

结果这个半体制半独立的女真部族,在万历二年的时候有个叫王杲的把建州三卫居然给统一了,这可就引起明朝的注意,毕竟当时的建州女真明朝的态度是和蒙古一样用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一旦出现霸主就很有可能对大明王朝构成威胁,而这个王杲不长眼的地方居然还是统一之后主动进兵辽阳和沈阳,这可是明朝在辽东的两个重镇。

以王杲命名的“王杲山”

当时明朝的辽东总兵叫李成梁,这可是一员明朝后期的名将,他率军迎击,果然就打败王杲,并且还生擒王杲,之后押送到北京,被明朝处死。但王杲死了以后还有一个儿子,名字叫阿台,这个阿台就逃跑到古勒寨,就在古勒寨待了9年,可李成梁在9年后又以“阿台未擒,终为祸本”为由,再次攻打古勒寨,阿台困守古勒寨。

影视剧作品中的李成梁

但到这里有意思的地方就出来了,当时阿台的妻子是建州左卫领袖觉昌安的孙女,为了孙女安全就想着帮明军劝降,于是觉昌安就带着儿子塔克世去了古勒寨,而后对阿台的部下说:“明朝的大军已经来了,不可能放过你们,你们为何不杀了阿台归顺,而且杀了阿台的人还能当古勒寨的城主。”果然,不久之后阿台被部下所杀。

影视剧作品中的女真族人

按说觉昌安以及塔克世都是过来帮助明军劝降的,是明军的朋友才对,结果明军将领李成梁竟然破城后纵兵屠城,这下可就不得了,杀红眼的明军哪管那些,进城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竟然将来劝降的觉昌安和塔克世都给杀了,这场误杀事件过后。

明军战斗图

塔克世有一个儿子听到这个消息,他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你看,这场误杀让努尔哈赤和明军之间有了杀父之仇,但李成梁这个将领打仗可以,其他的地方真不行,李成梁误杀塔克世之后觉得有愧于努尔哈赤,就授予努尔哈赤册书30道,马30匹,当然,这些关于李成梁有愧努尔哈赤的记录在清朝的史料是否认的,只能见于一些私人笔记。

影视剧作品中的努尔哈赤

当然授予的马不重要,册书很重要,册书就和明朝进行互市的凭证,所以努尔哈赤继承他祖父觉昌安的建州左卫指挥后,又和明朝进行了互市,他曾八次去明朝朝贡,也就说他去了北京八次,而一路上路过抚顺、沈阳、辽阳、山海关等等,这些中途的边防重镇算上来去,怎么都要经过16次,所以他对这一路的军队分布、边防战备已经非常熟悉了。这也为后来清军入关奠定了地理上的优势。

清太祖努尔哈赤雕像

到这里,一场误杀惨案,导致了努尔哈赤的父亲惨死,也让努尔哈赤接触了明朝内部的体制以及边防,之后果然,努尔哈赤举兵造反,对“讨明檄文”的“七大恨”中,杀父之仇成为第一大恨,而他熟悉的明朝自此陷入被动,被熟悉体制以及地理的努尔哈赤逐渐颠覆。您觉得是这样吗?

参考资料:

《侯杨方清史精讲》、《满洲实录》、《明史·列传一百二十六》、百度百科:塔克世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