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一天,廖志文敲响了邓小平的办公室门。
见屋内没人,他便在秘书的协同下将自己的辞职信放到了邓小平的桌上。
可是当晚,他就收到了邓小平打来的电话。
“你怎么回事,老廖,咱们的事业还没做完,你就这么抛下了?”
廖志文看着那头的输液管,气喘吁吁地说:“不行了,小平同志,这一次,你就让我任性一点吧。”
廖志文到底是什么人,他和邓小平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弃笔从戎见天地要说廖志文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人,而当时邓小平见过他后更是几次登门拜访请他指导意见。
廖志文出生于河南的一个商贾世家,因为祖上在清朝曾任户部官员,到了父亲这代便有了一些产业,并波及到了河南各个地方。
所以廖志文出生后便过着大少爷的生活,即便是战争匮乏的年代他也没有受过什么苦。
可即便如此,廖志文却知道,这样的生活不是常态,早晚有一天,社会会迎来新的面貌。所以,当祖父走后,廖志文便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他先到天津求学,并报考了天津大学的金融专业,彼时在那个民智还未完全被唤醒的年代很多人都不知道金融是什么,也不知道金融有什么左右,可廖志文却十分有眼光,他觉得未来战争后社会会迎来全面的改革,而经济就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不久,他认识了天津大学强学会的一众成员,期间因为走上街头进行过些许的宣传运动,廖志文和周恩来有了初步的接触。
他与周恩来一见如故,并觉得此人的思想和常人简直不同。
他所提出的言论会在不久的社会中出现,而他所提出的思想主张更是和廖志文不谋而合。也就是因此,廖志文对周恩来产生了好友之间的相惜之感。
不过没多久,周恩来便接到组织的调令要去上海,而廖志文更是送他到了火车站。
之后廖志文在天津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而没过多久,一天夜里,好友周恩来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彼时已经到了1936年的冬天,日军侵略的步伐渐渐加快,百姓所受的苦就更多了,而在这时,周恩来问了廖志文日后的选择。
可是还没有等周恩来开口,廖志文却说自己想要成为我方的正式同志,虽然他没有办法向其他的将军一样上场作战,可是他觉得新中国的成立一定离不开各个方面的人才。他没有办法在敌前战场大显身手,却能在敌后战场独当一面。
正是听了廖志文的决心,周恩来立马向组织提出了申请,一个月后,廖志文正式成为了我方的同志,而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潜进蒋家军队,坐那里的经济科主任,为当时的天津置定一系列的经济计划。
因为天津与北京挨着很近,所以基本上经济计划的选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何在蒋家人的眼皮子底下行事,这成了廖志文的一次考验。
可是即便知道前路艰险,他也没有丝毫犹豫地立刻答应了下来。
之后,廖志文在世界上凭空消失,一个叫王安和的人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里。
他先到了蒋家军队的经济科从科员开始做起,因为提出的祭奠经济建议合情合理,所以没过半年,这个叫王安和的人就被提拔到了经济科副主任的位置。
改变形象受信任然而众人都不知道的事,王安和其实就是廖志文,只不过为了便宜行事,所以廖志文不光改变了自己原先所有的生活习惯,甚至为了让敌人相信,他从一个高高瘦瘦的清秀书生愣是把自己吃胖了两圈。
嘴边还长出了一些胡茬。
而就是这样的形象让蒋家军队对他的身份没有任何怀疑,而在那不久,王安和更是跟着蒋家军队一起到了美国和法国等地学习当时他国的经济举措。
然而为了廖志文的安全,在他出访各国的时候身边总是有我方同志作为接应。
而廖志文也借着往家中送信和买报等机会向组织传递了目前国际的经济行情以及之后在国军的统治下要调整的物价。
1941年,廖志文归国,彼时蒋家军队又想出了一个新的操控民生经济的方法,既发售金圆券。借着让老百姓囤金圆券的名义,能够迅速积累一波平民的财富。
即便众人都知道这样的金圆券有害无益,可是面对上层的举措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个不字。
这个时候,廖志文已经成了经济科的主任,而他也代表着国民政府的名义召开了会议。
在席间,他借着与众人聊天的契机将自己接下来想要做的事和想要寻求的帮助写到了一个纸条上,并安排属下回去取包的功夫将纸条留在了黄包车上。
而看到这条消息的同志立马联系了组织,果然在金圆券准备发行的当天,战争再次席卷而来,而同样席卷而来更是有黄金缩水,美元降价等消息。
虽然彼时无法改变蒋家军队的举措,但却是可以利用这样的金融冲击让他把这样的举措延后。
而这一次金融战的胜利,廖志文首当其冲。
在1944年的时候,廖志文在组织的帮助下一夜间再次蒸发,从蒋家政府的官僚体系中脱离出来,跟随大部队一起上了井冈山,而这时他见到了毛主席本人。
毛主席看着廖志文说:“果然是清秀书生不可低估啊,谁能想到你这么一个教书先生能造成这么大的风波呢?”
说到此话,几人笑了笑,而在下一刻,一个带着军帽的人冒雪前来。
这个人就是后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挚友相交共促进见到廖志文的第一眼,邓小平便认出了他来。
在他到来之前,邓小平就已经知道了廖志文所做的卓越功绩,彼时中央北方局要与其他分局进行和平,邓小平正是缺人手之时,所以在周恩来向主席开口之前,邓小平一杯热茶还没喝完就对主席说:“廖同志是个人才,主席,北方局初建我真的是捉襟见肘,所以志文同志就跟我走吧。”
话音刚落,周恩来就反驳道:“邓老总,你也太会挑时间了吧,我正想向熟悉开口让志文留在后方根据地帮我,你这就先开口了。”
几句话说完,众人哈哈大笑,而廖志文最终还是跟着邓小平回了北方局。
时间转眼到了1949年,在改革开放后,各项事业都需要重新整顿,而对于经济的发言更是不可忽视,所以,在廖志文的建议下,各地区的经济恢复工作按照三个步骤恢复进行。
对于生活程度较好的地区那么在清扫完各家屋子后再开始对外合作,进行共同引商,而这就是后来建立经济特区的模型。
而对于重度发展的地区则是捡取特色行业先进行发展带动经济,之后别的产业才能迎头赶上。
而对于某些较为困难的地区,组织上便要加派人手,先保证当地的人民恢复日常生活做到一日三餐都能吃饱饭后再考虑在当地开辟工厂、发展产业的事宜。
而这样三步走的方略更是为邓小平在经改后期先奠定了基础。
不过到了1985年的时候,因为日夜操劳,廖志文的身体已经给他发出了警报,这个时候他就因心脏骤停而被送进了急救室,之后虽然医生让他卧床休息,而廖志文却仍然奔波在工作的第一线。
而到了1989年的时候,廖志文却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受身体情况所迫,他不得不辞职,回家休养。
而接到廖志文辞职信的那一刻,邓小平的心头狠狠一震。面对一起相处了几十年的老战友,邓小平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
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同意了廖志文的批准,事后只在他身体稍安的时候请教几个经济问题。
而廖志文在1990年的夏天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看到这些英雄事迹我们不免感叹,可真正要做的便是要学习前辈的光辉,并将这种奋斗精神代代传承。
49年改革开放啦????简直放屁
44年上井冈山?这是什么媒体呀,乱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