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人物评传系列10:阮良
文:王玄陵,号抱一
阮良这个角色的塑造,纯粹就是为了呼应梁山水军将领的风采,用现在的话说叫做“致敬”。
作为一名水军将领,他在爱华山之战时,就加入了岳家军,以保证他不错过日后岳家军的所有水战。
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梁山水军将领中大部分人的影子。
从出身来说,他是短命二郎阮小五的儿子,小二和小七的侄子,小五战死以后沦落江湖。
阮良的形象比较纸片化,每次出场仅仅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对于他性格特点的描写,基本上就是没有。
然而,从他的行为上,隐约能看到一点阮小七的影子。他出场的时候,打扮成了一个渔翁,显然也是在呼应三阮。
三阮是梁山泊的元老级人物,阮良也算是岳家军中的元老人物,他是岳家军的第十五员将领。
对于阮良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他的水性与功劳上。
说到水性,在《说岳》世界当中,阮良是实至名归的天下第一。从书中的表现来看,他已经超越了老阮家的三个前辈。
太湖水匪杨虎从漳州、泉州等沿海地区招募了许多水鬼,个个都能生吃鱼虾,在水底下能伏七天七夜。
这些水鬼的水性,很明显是在对标浪里白条张顺,《水浒》中张横介绍张顺的时候说他:
“洑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一行似一根白条,更兼一身好武艺”。
岳飞讨伐杨虎的时候,这些水鬼纷纷跳到水里凿船,这个情节,显然也是“致敬”了《水浒》中张顺带领水鬼凿沉高俅海鳅船的场景。
然而有所不同的是,阮良手提两把泼风刀,只带了几个会水的普通军士,就将水下的水鬼们杀掉了九成。
由此可见,阮良有着不输于水鬼们的水性,而阮良第一次出场的时候,牛皋便称呼他为“水鬼”,这也间接的证明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阮良的水性已经达到了浪里白条张顺的水平,即便放在《水浒》也是首屈一指。
张顺虽然被称为“一身好武艺”,然而我们都知道,张顺的陆战实力十分平常,他连一个三流的李逵都打不过。
《说岳》中的阮良,书中明显也是在刻意弱化他的陆战实力。在岳家军的五位水军将领当中,其它四位多少有一点可以参照的陆战记录,只有阮良一次陆战的场景都没有,只在早期跟着别人一起凑过人数。
而且,阮良在太湖杀水鬼的时候,书中刻意强调这些水鬼“只实水性,不会厮杀”,说白了只是一群技术工人。
这无疑是在暗示我们,阮良除了水性好以外,其武艺是很平庸的,所以如果水鬼们懂得厮杀,阮良很可能就不具备歼灭水鬼的实力。
阮良的陆战水平,估计是难以入流,否则但凡有牛皋这种三流实力,也不至于如此小心翼翼的找补。
再说阮良的功劳,阮良每次都是对大人物下手,但每次不是失手,就是跟在别人后面捡人头,这跟阮小七穿方腊龙袍好像有点相似之处。
他一开始出场很惊艳,金兀术大败于爱华山,逃到了黄河边上争渡,阮良打扮成一个渔翁假意渡兀术过河,到了河中却将兀术掀入水中,然后在水中将兀术活捉。
见到这一幕,岳飞在岸上激动不已,举手向天道:“真乃朝廷之洪福也!”
结果兀术命不该绝,岳飞的话刚说完,作者就强行将兀术放生,给阮良搞了一个大没脸。
第二次是捉杨虎,杨虎跳入水中逃命,阮良跟着下去捉他。杨虎的水性本来平平,他在水里打不过阮良,阮良却让他逃走了。
由此也可以证明,阮良除了水性好以外,真正的武艺应该相当一般。
第三次是捉杨幺,杨幺是《说岳》中除兀术以外最大的反派势力,在洞庭湖自称通圣大王。
水上战败以后,杨幺跳进水里逃命,阮良、杨虎、耿氏兄弟一众水将下水追赶。
杨幺在水底憋得慌,就探出头来透个气,结果被穿着破浪履的牛皋一锏打翻,阮良等人一起上前捉住。
阮良这个人,写的没头没尾,作为阮小五的儿子,叔叔阮小七以打渔为生,他竟然沦落江湖。岳飞遇害以后,他从此销声匿迹,没有了下落。
一来是因为他对岳飞没有什么感情,二来可能是情节需要,后期岳雷扫北已经没有水战了,所以他作为水军将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