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机关炮连被围,就一支步枪和20多枚手榴弹,如何突围?

甲骨堂 2025-01-08 15:00:00

大家都知道在抗日战争中,机关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而除了机关枪之外,我国军队其实还装备有机关炮。

当然,机关炮听起来比较冷门,可能了解的人也不是太多。

但实际上当时的机关炮型号还有好几种,诸如苏罗通机关炮、厄利孔机关炮、麦德森机关炮等等。

这种20毫米口径的机关炮可以当做小口径高炮用于防空,还可以平射来打击坦克装甲车辆或碉堡,实在是非常好用。

不过这种武器国内并不能生产,全部要靠外购,所以装备的数量自然不多。

但在装备数量不多的背景下,八路军却有几门这种机关炮。

这主要是因为在全面抗战初期的背景下,八路军还是可以申领到编制内的军费、服装以及部分武器弹药的。

虽然在武器方面不可能按照编制发给,但毕竟多少还是要发一些的,其中就包括了机关炮。

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八路军总计是分得了6门机关炮,以此数量来看可编成一个机关炮连。

不过咱们实际是将这6门炮平均分配到了3个师中,而目前只有第120师的机关炮史料相对较多,而且还留有照片。

根据历史照片确认,第120师装备的是麦德森机关炮。

光有炮当然还不行,还得有会用炮的炮兵和炮弹才可以。

据余秋里将军回忆:苟家盛同志(有的资料写作苟家胜)是四川阆中人,出身贫农,1933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开始时,党派他到长江国民党炮校学习机关炮。

他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两个星期的学习,精通了机关炮的构造、性能、技术、操炮动作和野外勤务等。回到部队以后,他用自己研究和制造的器材进行训练,使大家很快掌握了这种兵器。

除了苟家盛外,当时派到炮校学习的还有朱世银;他们都是经过初步学习后,就回到部队操作机关炮了。

按照当时的编制,2门炮只能编成一个排,最初的编制也确实是机关炮排。不过到1938年12月,第120师主力开赴冀中战场,途中扩编成了连。

但因为当时的炮弹极为稀少,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轻易使用的。

1939年4月,八路军第120师取得了齐会战斗的胜利,重创了平原日军;后者在5月便纠集1500余人,以7辆装甲汽车和5门山炮为支援,突袭第120师司令部。

机关炮连属于师直属队,在转移过程中于博野县小刘庄被日军一部包围。

当时名义上机关炮连提升到了连的编制,但实际上只有2门炮,还是排的实力,全连总计只有20余人。

而且因为八路军缺少枪支,机关炮连并非一线战斗部队,平时又在师部附近,所以并没有给该连配备多少自卫武器。

全连除了2门炮外,就只有1支步枪以及20余枚手榴弹。

这仗该怎么打?

史料记载,机关炮连打退了日军的三次进攻,最后在步兵突入敌包围圈支援后,成功突围而出。

从现有的记载来看,打退敌人进攻的几次战斗,不大可能动用机关炮;因为这种炮的炮弹实在太少了,而且这种炮一响的话日军肯定觉得不一般,必然会有更多兵力围过来。

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包围过来的日军兵力本身也不太多,而且摸不准村庄内的具体情况,所以发动进攻比较谨慎,投入的步兵也不多。

而咱们的机关炮连虽然只有1支步枪,但炮兵里的老红军可是不少。即以连长苟家盛来说,已经是参军6年的老兵了,所以绝对是个用枪好手。

在日军没有一窝蜂投入大量兵力猛冲的情况下,神枪手的作用会很大。

另外八路军打退日军进攻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战法是,将它们放近点后,再投手榴弹。

20多枚手榴弹虽然不多,但一次也能用几枚,而且还都是老兵的话,也能打出不错的效果来。

当然,一支步枪和20多枚手榴弹肯定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幸好步兵及时赶来,日军的包围密度也没那么大,最终掩护着机关炮连安全撤离。

而在突围时很可能有用或者说是打算用机关炮,余秋里将军在回忆录中就写到:

黄昏时,他(苟家盛)亲自侦察好突围道路,架好机关炮,把手榴弹集中起来在两边掩护,突出了敌人重围。在三五八旅的军人大会上,贺龙同志表扬苟家盛“打得很好”!号召部队学习机关炮连打仗和坚守阵地的精神。

这也算是我军早期炮兵作战史上的一个传奇战例了,后来机关炮连回到晋西北后,跟山炮连合编为了炮兵营,继续活跃在抗日战场上。

0 阅读:161

甲骨堂

简介:谈人文历史,阅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