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李绍亮(花名)(整理:白叔)
我叫李绍亮,1972年生人,今年52岁,老家在渭河平原的农村。我家兄弟姐妹四个,我是独子,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
很坦诚地说,父母有点偏袒我这个儿子,对两个姐姐和妹妹不是特别的关心。当时家里比较穷,顿顿吃黑面膜,只有在除夕夜才能吃上一顿白面包的饺子。
当时,我们家人口多,生产队分到手的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人吃,为了填饱肚子,我们姐弟四个,经常去收完的庄稼地里翻土豆,运气好的时候,能弄满满的一箩筐,运气差时,我们空手而归。
我们把捡回来的土豆交给母亲,母亲会把它洗干净放到锅里煮着吃,有些时候为了节省粮食,连续半个月吃土豆。
顿顿吃土豆把我们几个吃的面黄肌瘦,见到土豆就反胃。正因为小时候的这个遭遇,以至于我成年以后,都反感土豆。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吃不饱穿不暖,只有极个别家庭,不愁吃不愁穿,仓房里有余粮。当时,爸妈为了把我供出去,走出穷乡僻壤的地方,他们让大姐、二姐早早辍学回家,之后跟随他们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
看着大姐、二姐小小年纪,天天跟着父母去干活,我心里非常故意不去,于是主动提出要求“爸、妈,大姐、二姐年龄这么小,你们就让她俩跟着你们去干活,我看着心疼,我作为家里未来的顶梁柱,想辍学回家,跟着你们一起去生产队。”
“那可不行,你是咱们家的希望,怎么能辍学呢?我和你爸还指望你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呢!”在我说出想法后,我妈立马怒斥我。
既然他们不同意我辍学,所以在学习方面,我非常的用功,争取考上大学,不辜负他们的一片心意。
我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孩子,上学时,成绩一直处在不上不下的水平线上,但是我有一点好处,勤能补拙,为了能追上前面的同学,我付出了别人没有付出的辛苦。
上学时,我每天放学回家,就躲在房间里学习,为了节约一些煤油,每次天黑以后,我就蹲在灶坑门口,借着微弱的光亮学习。
我非常期盼每个月农历十五那几天,我可以在院子里借着月光学习。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奋斗,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91高考时,考上了南方某个知名大学。
记得,我大学录取通知下来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我家恭喜我父母。
“李大哥,现在你可是咱们村的名人了,第一个大学生出自你家。”
“李大哥,你告诉孩子,到时候他出息了,可千万别忘了咱们老家的人。”
在大家伙的恭维之下,我父亲已经找不着北了,从早上到晚上,他的嘴就没有合上过。
为了感谢大家过来送祝福,我们家在院子里大摆筵席,招待这些人。晚上随着最后一波客人的离开,我们一家人开始犯愁了。
本来我父母想借着这次升学宴的机会,收一些现金,这样我的学费就有了着落,不过没想到,大家过来送祝福,带的都是礼品,只有几个人给了现金。
1991年,那时候有些大学是有补助的,只可惜我就读的大学,不但没有补助,而且还要交一定的伙食费和学费。
已经考上了大学,总不至于不去念,万般无奈之下,我父亲去求了村支书胡宝贵。
我父亲和胡支书说好,愿意将自家的自留地给他,让他先借给我家一些钱。
胡支书年过六十,有三个儿女,他们早就成家立业,而且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经常往家里邮寄现金。
胡支书和我家关系挺好,知道我家的难处以后,他没有趁火打劫,而是主动借给我父亲一些现金,并且承诺,要是有一天还不起,他分文不要。
胡支书说完这些话,我父亲感动得老泪纵横,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只能紧紧握住胡支书的手。
开学前夕,我揣着200元现金,其中有120元是父亲借来的,坐着绿皮火车去了南方。
出发前,本来计划让父母送我一程,后来想到要花车票钱,他们就没有跟着我一起去。
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我来到了南方某个繁华的都市,进入校园的第一天,我发现我自己是个另类。
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大学生,都穿着时髦,而我还穿着那双绿色胶鞋是父亲在集市上买的,身上的的确良衣服是母亲亲手缝制的。
大家看我的眼神很稀奇,从上到下打量一番,走了很远,时不时回头看我一眼,把我当成一个怪物,捂嘴笑着。
因为自卑,所以在大学的那三年一直独来独往,哪怕学校组织联谊会,我也不会参加。
当时我就一个想法,抓紧毕业,然后回到老家参加工作。
有些时候,不是我不和同学们来往,是人家根本不愿意和我这个农村来的乡巴佬有所交集。
大学那三年,我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在煎熬着,而这种痛苦却不敢告诉家里人,只能自己默默忍受着。
1994年,我熬过黑暗,迎接曙光,终于可以离开大学校园。
在我离校那天,背着自己破旧的行李,准备离开时,看到班级里一个腿脚不便的同学,正蹲在校门口哭着。
我本不想走上前询问她,但看她那么无助的样子,想到自己在大学的生活和她同病相怜,于是,我走过去问她怎么了。
这个腿脚不便的女同学告诉我,因为毕业日期提前了,她爸妈没有及时过来接她,她不知道该怎么回家。
因为我们俩来自同一个省份,我左肩扛起她的行李,右手提着自己的行李,领着她去了火车站。
一路上我对她关照有加,为了能让她安全抵达目的地,我护送她到家里。
她父母看到我送他们的女儿回来,非常感激,我回到家里没多久,突然接到通知,说有一个大型国企工厂要招募我进去上班。
我刚刚大学毕业,分配的工作还没落实,突然被大型国企工厂招募,有点儿喜出望外,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这个女同学的爸爸在背后助了我一臂之力。
他是这个国企工厂的二把手,我进入国企工厂后,在他的栽培下,没用几年就走上了管理岗位,现在成为国企工厂的中层干部。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没有送这个腿脚不便的女同学回家,我的人生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光鲜艳丽,更不会多姿多彩。
大学不是要读四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