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同学家半个月,我与他的妹妹因雪结缘

紫藤花雨巷 2025-03-10 12:29:29

1998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我被公司派往黑龙江漠河出差,这趟差旅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意外的收获。彼时,漠河的极寒天气让许多同事望而却步,但我的大学时光是在东北度过的,对那里的环境并不陌生,于是,我接下了这个任务。

原本计划半个月的出差,老板慷慨地给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办完事后可以顺便游玩几天。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如同带薪休假一般。我迅速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漠河的飞机。

与合作方的洽谈非常顺利,两天就签下了合同。剩下的时间里,我盘算着去哈尔滨玩玩,却发现囊中羞涩,除了回程的路费,几乎所剩无几。思来想去,我突然想起大学同学李勇家就在漠河附近,不如去他家借宿几日。

那个年代通讯不便,我只能凭借记忆,依稀记得李勇家在漠河下面的一个村子,步行即可到达。我向超市店主打听,确认了几个符合条件的村子,便打车前往。幸运的是,第一个村子就是李勇所在的村子,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在老乡的指引下,我找到了李勇家。那是一座朴素的三间泥土房,炊烟袅袅,与白云交融,构成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这是李勇家吗?”我试探性地问道。一个穿着花边棉袄,梳着马尾辫的女孩走了出来,她亭亭玉立,但脸色略显蜡黄。“这是李勇家,你是谁呀?”她疑惑地望着我。

我连忙解释自己是李勇的大学同学,路过此地想叙叙旧。女孩告诉我,她是李勇的妹妹,李勇去县里领奖了,晚上才能回来。我被邀请进屋,房间虽简陋,却收拾得干净整洁。炕上躺着一位老人,想必就是李勇的母亲。大学时,李勇曾提起过他的家庭:父亲早逝,母亲瘫痪在床,生活不易。

大学时代的李勇,是我们寝室里最节俭的人。他总是馒头就咸菜,即使点炒菜也是素菜。他不但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还能每月寄钱补贴家用。他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我们勤工俭学,努力奋斗。如今亲眼看到他的家庭状况,我终于明白他为何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乡任教。

晚上,李勇回来了,看到我惊喜万分。他立马吩咐妹妹炒了几个菜,我们把酒言欢,回忆大学时光,畅聊彼此的近况。李勇告诉我,他回到村小任教,是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还说,他能考上大学,多亏了妹妹的悉心照料。

李勇的妹妹只有小学文化,为了让哥哥安心读书,她早早辍学,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家务的重任。她比李勇只小两岁,却显得更加成熟和沧桑。我原本计划住一晚就走,不料当晚大雪封山,道路被阻,我只好继续留宿。

白天,李勇去学校上课,我则和他的妹妹一起清理院子里的积雪。在朝夕相处中,我渐渐发现,她不仅勤劳能干,还心灵手巧,做饭、洗衣、缝补,样样精通。她粗糙的双手,布满裂痕,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让我更加敬佩她的坚韧。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每天都焦急地盼望着道路早日畅通。晚上,我们四个人挤在一铺炕上,我甚至都不好意思起夜。与李勇妹妹的相处中,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拘谨到无话不谈。我们聊城里的生活,聊当地的风土人情,两颗心也逐渐靠近。

半个月后,大雪终于融化,道路恢复畅通。临走前,我鼓起勇气,偷偷地告诉李勇的妹妹,我会经常给她写信。她害羞地跑开了,留下我独自一人,心中充满了甜蜜和期待。

接下来的半年里,我们书信往来,互诉衷肠。终于,在一封信中,我向她表白,希望她能成为我的妻子。她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说,无论去哪里,她都要带着母亲一起生活。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两年后,我们结婚了。这段婚姻并不被所有人看好,毕竟我们的社会地位悬殊,但我们用行动证明了,真爱可以跨越一切障碍。如今,我们已经携手走过了23年,育有一个乖巧的女儿,正在读大一。生活虽然平淡,却充满了幸福。

回首往事,我庆幸当初的选择,感谢妻子的付出,也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或许,爱情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那么,您认为,爱情是否真的可以跨越一切呢?

0 阅读:3

紫藤花雨巷

简介:紫藤花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