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朋友圈刷到家乡县城教育局的网络红歌,突然就想起了自己当年在县一中度过的中学岁月。
那是一个山区县,青山绿水,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绿化达标第一县”的石碑,后来曾经拍过《山楂树之恋》。
我读初中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高中就到了90年代。那时,县一中初中部和高中部在一起,面向全县招生,我们是最后一届初中生。
读到初二,初中部就撤销了,然后返回各乡镇继续读初三。
大家也就乖乖地各回各家,没有人闹,似乎那时在哪里读书都不是问题,哪怕我们曾经那么费力才考上县一中。
小升初的时候,全县统考,录取80名学生到县一中初中部。录取率很低,但是当时浑然不觉,家长无所谓,孩子更体会不到竞争的残酷性。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被评为县优秀学生干部,升学时可以加5分。全校只有两个名额,还有一个三好学生。
同学中有一些教师子女,成绩非常好,也多才多艺,我这个毫无背景的农民女儿却荣幸地得到了这个名额。另一个同学也不是教师子女。
回想起来,当时的老师真是质朴,没有人费尽心机去以权谋私。虽然即使没有这5分,我自己的分数也足够考上县一中,当然这是后话。
上了初中,一个年级二个班,一共一百二十人左右,也就是说还有三四十人是通过其它途径进来的。班上同学有部分是县城各个局领导的孩子。
同宿舍有个女孩子,煤矿老板的女儿,据说捐给学校5万元,那还是“万元户”的年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当时我们的生活费每个月大概5元左右,她一个月有一百元的零花钱,但是非常低调朴素,温柔美丽,对人非常好。
我们的音乐课,老师从来没有教我们唱过一首歌。每次上课,就是一遍又一遍地练唱“1-2-3-4-5-6-7”。
我们一边用手指在桌子上敲得欢天喜地,一边摇头晃脑地口中念念有词,“哒哒哒哒”,“哒~哒哒”……,像小和尚念经似的。
开始觉得特别枯燥无趣,每次看见其他学校的小伙伴又学了新的流行歌曲,就特别羡慕。
慢慢地,我们认识了五线谱上的小蝌蚪,知道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连音、休止符、切分音符、延音线……
音乐考试都是分为笔试和口试。笔试考乐理知识,口试就是一个个到老师面前,自己抽签,抽到哪段谱子就当场唱出来。
一学期下来,没有人不会识谱,没有人不会唱,包括曾经以为五音不全的我。只可惜这样的音乐课只上了一两年。
美术课,老师会带我们到河边去写生。还有花卉栽培课和动物饲养课,我现在养花得心应手不知道有没有当时的影响。
高中,我又回到了这个学校。还记得中考考完回家,姐姐问:“你怎么回来了?”家里根本不知道我中考了。
想想现在,中考、高考那一年,家长是多么的郑重其事、忧心忡忡。
那个年代,成绩好的会选择读中专,农村的孩子都想着早点毕业赚钱。
当时,县里出了一个政策,中考前二十名必须读高中。所以,我被迫上了高中,虽然我的中考志愿一个高中也没填。
高中开设了电脑课,好像用的Basic语言,教我们编程,自己编各种小游戏。
还有摄影课。老师讲完一堆高深的理论后,就分小组行动,去拍照,还要自己洗照片,至今还记得书上那一堆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
还记得在那个厕所改造的暗室里,黑咕隆咚的,一堆人在里面洗照片。期末将自己拍自己洗出来的照片交上去,按照这个评分。
后来到武汉读大学,才知道那些城市的中学也没开设这么多有趣的课程,许多同学在上大学前都没见过电脑,我的同龄人基本也都没读过六年级。
而我的家乡只是一个山区贫困县,虽然升学率没有城市高,但是教育改革中,有些方面却走在了前面。
在应试教育的年代,我却有幸接受了部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