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美味却是“发物”?这一春季美食肿瘤患者不能错过

诗槐谈健康 2024-03-09 10:09:30

春笋,这一春季的时令蔬菜,以其鲜嫩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它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膳食纤维,既可以帮助润滑肠道,又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因此,春笋成为了许多注重健康饮食人士的首选。

然而有些患者却对这个食物颇为忌惮,源于不少网上言论说春笋是“发物”,有诱发癌症复发的嫌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图片来源:摄图网

01 春笋,发物?

在中医理论中,“发物”是指那些能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症状的食物。这一概念源于传统医学对人体平衡的理解,认为某些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湿热、风邪等不良因素的增加,从而影响健康。

"发物"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而是一种传统观念。关于春笋是否为“发物”,网络上有着不少谣传。实际上,春笋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卵巢癌患者来说,适量食用春笋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肠道健康。而笋被认为可能是发物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笋中鞣酸含量高,可能导致与胃中蛋白质结合形成梗阻,引发肠胃不适。

笋的草酸含量也较高,若未焯水脱涩,口感可能非常涩口。

新鲜笋尖含有氰化物,需要通过煮沸来降低其含量以避免中毒[4]。

一些人可能对笋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或呼吸道症状。

然而这些都不代表着春笋是发物,会诱发癌症,对笋不过敏、不腹泻的癌症患者可以适量食用。只要在享受春笋的美味之前,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就可以避免上述的不适反应。

02 食笋,春日不可错过的美味

笋中的鲜甜味来自大量的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但这种鲜美是短暂的。采摘后,笋中的还原糖会因呼吸作用不断下降,且蛋白质会不断分解,导致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1-2]。因此,只有能够买到当地新采春笋的人才能体验到最鲜美的味道。

此外,竹笋不仅含有多种氨基酸,其总量更是超过了其他蔬菜。有研究表明,在检测的八种竹笋中,均含有十六种常见的氨基酸,其氨基酸总量亦显著高于其他蔬菜[1-2]。

互助君教大家几个小妙招,让给大家可以无负担地吃到美味。

1、挑笋有技巧

随着时间推移,笋中不可溶膳食纤维的含量也会增加,尤其是木质素和纤维素,这会影响笋的口感,使其变得不再脆嫩。为了保持笋的鲜嫩口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3]:

挑选时闻是否有清新的青草香味,用手掐笋底部检查水分是否充足。从外观上看,矮胖型的春笋口感更好,而笋壳呈嫩黄色则说明春笋刚刚长出,鲜嫩可口。此外,笋节之间的距离越平均,春笋的口感也就越嫩。同时,春笋的笋肉颜色越白,品质也就越好。如果我们在掐春笋的底部时,能够轻松掐进去,那么这也说明春笋非常鲜嫩。

图片来源:摄图网

买到带皮的鲜笋应尽快处理和食用,如果买多了,可以煮熟后冷藏保存,或制作成酸笋和笋干。

如果远离产地,可以选择已去皮并水煮过的"水煮笋",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笋的鲜嫩口感。

2、烹饪需谨慎

春笋中含有草酸、鞣酸和氰化物等成分,如果摄入过多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烹饪前,我们推荐将春笋进行焯水处理。具体方法是,在水开后加入一勺盐,然后倒入春笋煮5-10分钟。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草酸和鞣酸的含量,改善春笋的口感,降低肠梗阻的概率[4]。

在烹饪春笋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烹饪方式。例如,笋尖部分适合凉拌,而笋的中间部分清脆可口,适合清炒或做笋片虾仁等菜肴,这些菜肴属于低脂肪高蛋白食物,适合癌症患者补充营养。至于笋的根部,它比较老,适合煲汤如腌笃鲜等。

3、食用多注意

春笋的最佳食用季节通常是三月中旬到四月下旬,这段时间内的春笋口感最为鲜嫩,适合品尝。对于第一次尝试食用春笋的人来说,建议先从少量开始,以观察是否会出现过敏反应。

图片来源:摄图网

虽然春笋美味可口,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例如,由于春笋含有较多的粗纤维,难以消化,因此婴幼儿、腹泻者、刚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最好避免食用。此外,过敏体质和服用靶向药时出现皮疹的癌症患者也应该慎食春笋。另外,春笋中含有较多的难溶性草酸钙,因此尿道、肾、胆结石患者也不宜食用。

总之,春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嫩的蔬菜,但在食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适量、焯水处理以及挑选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不同人群在食用春笋时也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食用方式和量。通过合理的食用春笋,我们可以享受到它带来的美味和营养,同时保持身体健康。

温馨提醒: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参考来源:

[1]李冬林,孙戴妍,孙威,于成景.刚竹属8种笋用竹种鲜竹笋营养成分分析[J].竹子学报,2018,37(04):14-19.

[2]刘跃钧,王立平,傅冰,潘心禾,季赛娟.合江方竹和刺方竹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营养成分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2,32(04):37-42.

[3] 余学军. 绿竹笋采后生理及鲜笋保鲜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

[4] 邓绍平,邝嘉萍,钟伟祥,肖颖.香港食用植物中氰化物含量及加工过程对其含量的影响[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05):428-431.

[5].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 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