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坛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总理米歇尔·巴尼耶领导的政府因预算案争议面临不信任投票,左翼与极右翼反对派联手,随时可能让政府在最后一天倒台。这不仅使巴尼耶政府岌岌可危,也让马克龙总统的执政根基受到严峻挑战。
12月2日,巴尼耶绕过国会,利用一项颇具争议的宪法机制强行通过预算草案,直接引发了反对派的强烈不满。预算案包括600亿欧元的增税和削减开支计划,旨在刺激经济复苏。然而,这些举措在反对派眼中无异于加重民众与企业的负担。反对派认为,削减福利与提高税收只会让法国民众生活更加艰难,并可能引发更深的通货膨胀危机。
巴尼耶此举也被视为对反对派的挑衅。左翼和极右翼长期对立,但在这场危机中却罕见地联合起来,目标直指现政府。他们不但希望推翻巴尼耶政府,还计划进一步对马克龙施压,最终迫使其辞职。
反对派的计划并非空穴来风。当前的马克龙政府已显疲态,经济政策屡屡碰壁。尽管马克龙试图通过任命巴尼耶这一中间派政治家来平息党派矛盾,但并未取得预期成效。巴尼耶的预算案不仅未能缓和反对派的敌意,反而点燃了更大的政治对抗。
随着不信任动议的投票日期临近,法国政坛的紧张局势日益升级。马克龙的处境尤其困难。左翼联盟拒绝与马克龙合作,他们认为,马克龙既未展现出有效的领导能力,也未能推动国家经济走出困境。在他们眼中,马克龙的政治路线只不过是老旧精英主义的延续,对解决民众实际问题毫无助益。
极右翼领导人玛丽娜·勒庞则趁机加紧攻势。勒庞一贯主张法国从俄乌冲突中抽身,减少对北约的依赖,实现外交自主。这种主张正逐渐在法国社会中获得更多支持。民调显示,越来越多法国人认为政府不应继续无条件支持乌克兰。欧洲因制裁俄罗斯而承受的能源危机和经济压力,已让许多法国民众对马克龙的亲美外交路线感到失望。
法国的内部政治危机也令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一旦巴尼耶政府倒台,马克龙的执政地位也将不保,这可能导致法国对俄乌冲突及欧盟事务的政策发生重大转变。亲俄派势力的崛起,或让法国在欧洲事务中变得更加独立,甚至可能削弱欧盟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
马克龙政府的困境不仅反映了法国国内的党派分裂,也突显了欧洲在面对多重危机时的疲软状态。通胀、能源危机、社会矛盾——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让法国的执政团队举步维艰。而反对派则看到了机会,不断试探政府的底线。
尽管马克龙曾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挽回声望,但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俄乌冲突中的调停角色,还是北约框架下的合作努力,都未能让法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国内问题悬而未决,国际局势的复杂化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影响力。
12月4日的不信任投票将成为法国政治格局的关键转折点。一旦反对派胜出,巴尼耶政府将被迫辞职,现有内阁也将转为看守政府。届时,马克龙不仅会失去一个重要的政治盟友,还可能面临更猛烈的党派斗争。反对派已明确表示,将继续利用宪法手段阻止新政府正常运转,直到马克龙被迫下台。
法国政坛的风云变幻必将对欧洲局势产生连锁反应。特别是在勒庞等极右翼力量崛起的背景下,法国在欧盟和北约中的角色势必发生变化。倘若法国未来选择更加独立的外交路线,不再无条件支持乌克兰,这将对欧洲的整体政策带来深远影响。
关键是欧盟委员会要解体。
政府垮台和马克龙有嘛关系,小马完全可以另觅他人嘛。法国总理换人的节奏一点也不输于日本换首相。何时换过总统呢?
有这样的总统就有这样的大臣,乌克兰战争本来与他马克龙没有一点关系,多管闲事插手乌克兰战争,真的与俄罗斯打起来对你法国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