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国外都在羡慕国内出色的智能家居产业环境,放眼全球,应该没有可以相之媲美的了。智能化可以满足的东西太多,但不太好后加的(布线布电)产品就容易让人出现“断层”——就比如智能窗帘。
凡事终有解决方法,后装电动窗帘成为可能。最近在各大购物平台看到Aqara(绿米)推出了智能窗帘伴侣E1,这是一款无需任何预设、即挂即用的窗帘配件,用最简单的方法完成我心中想要的自动化效果。
前一阵子米家刚推出了窗帘伴侣,算起来那目前市面上有两种选择。这两者价格和形态大相径庭,都有轨道版和罗马杆版两种选择。
毕竟绿米和小米还是有一定关系,所以两者在产品定位上还是有差别。绿米更注重自己主做HomeKit和Zigbee协议的生态,而小米为米家生态所服务。另外绿米智能窗帘伴侣E1在续航表现相较小米有显著提升,这大概率得益于Zigbee 3.0的低功耗功劳了。
网上看了一大堆小米窗帘伴侣开箱,发现绿米智能窗帘伴侣E1的罗马杆版本是武装到牙齿了,特别是牵引线和一堆窗帘夹,对于单开窗帘的用户十分友好。
而大多家用使用多为左右帘,双开不用牵引配件,但必须要得买一对才行。另外,罗马杆版本仅比轨道版多了挂环,所以不用挂环即为普通版,后期想要移位也是很方便的。
窗帘伴侣为凸字形结构,表面类肤质涂层,触感非常顺滑。此外抗UV材质的加入,说完全不变黄我是不相信,但绝对能大大减慢变黄的速度。
Type-C口充电位于机身顶部,如果实在不想取下充电,用长点的线也没有问题。
通体仅一个实体按键,兼顾开关机、行程设置等多个功能。
按键下方为光照传感器,在APP内可设置时间段,实测光照完成自动开合。这点尤为重要,我觉得也是窗帘伴侣的新需求。侧置版的窗帘电机没法实现光照实测,如果想做到阴天不拉窗帘的额外场景,那就未必能实现了。而日光暴晒已经让我真皮沙发出现褪色现象,保不齐后续实木还可能出现开裂等问题。所以更加实际场景智能变换才是王道。
“傻瓜式”安装,挂上就能用~
具体操作方式我就不多赘述了,主要还是聊聊体验。
1、首先得要准备好支持Zigbee的网关,最好还是最新3.0版的。我因为已经有了绿米G3,就不用额外购买了。如果没有的(或暂时不想买)可以使用实体按键设置行程,先将其当成一拉即合的电动窗帘。或者就买刚出的智能网关E1青春版(一百元左右),其可自带WiFi中继功能,也算是一个实用的小东西。
2、有了网关之后,准备好Aqara Home和Apple家庭两个APP,绑定、配对一气呵成。总体实用给我的感觉,Aqara Home APP更偏传统体验,一堆设置足够细化,而Apple家庭更有注重体验式的生态化,而且权限更高。(打个比方:G3摄像头在待机的状态下,HomeKit直接调用,Aqara需要先解除休眠模式再使用)
3、解锁挂钩,选择窗帘类型,设置窗帘行走行程,即可开启彻底遗忘拉窗帘的懒人生活。
现在女儿房间的罗马杆上试试, 安装方式非常简单,但一开始我确实挂反了。挂钩抱紧程度超乎我想象,偷懒是没辙了,只能老老实实松开重新来。
手动设置行程和徒手拉(10cm以上)的逻辑相同,窗帘伴侣知道自己处在全开还是全闭的状态。当两台设备组对后,皆可实现一键开关了,当然语音控制同样也是如此。(动图中两者没有同时合并是因为行程不同导致,有侧多个柜子挡住了。)
机身宽度正好也就窗帘一个褶皱的宽度,所以不仔细查看窗帘末端,实际很难看到设备本体。就算买两台,好像价格也没有窗帘电机贵,似乎感觉体验更好了。
接着换到轨道上试试,为了省事耍起小聪明,直接将吊钩固定在窗帘扣上,最终发现抱紧会顶出来。所以在轨道上使用,需要多用两个独立挂钩,才能精准抱紧。
两台窗帘伴侣完全相同,在移机时就可能出现混淆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APP中可以对“左右”分别进行命名;另外机身自带蜂鸣器,可以靠APP的查找设备实现左右区分。Aqara Home APP灵敏可靠,执行的每一项任务都会进行推送,比如松动、没电等情况都可以第一时间告诉主人。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在有网关支持的情况,才能体验到完整的功能。
除了环境光联动,平时也不需要打开其他APP了,用iPhone、HomePod、Apple Watch都可以轻松实现语音控制。当然有apple TV的小伙伴还可以实现看剧,联动关窗帘,确实可以算的是果粉补齐HomeKit全屋智能的重要缺口。
这种类型的产品之所以比窗帘电机玩那么多年,还是因为有很多设计和专利方面的问题。如何在抱紧和轻松滚动之间找到平衡,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其余光感、APP、电池都是物联网公司熟悉的堆料配方,在合理的定价下,国产厂商还是非常公道的。有一说一,绿米不忘初心的坚持独走Zigbee赛道,还是需要得到认可的。6400mAh锂电池就能让续航长至10个月以上,按理来说窗帘每天移动的功耗还不如通讯协议费电呢。组网完成后,Zigbee的低功耗、低时延、高可靠性、短距离的无线通信协议特性可完全无视网络环境,在费电、网络延迟的竞品中高下立判,在综合体验上会让人更加“遗忘”TA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