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小部分香港人怀揣着对英国的憧憬,在英国 BNO 计划的“召唤”下,踏上了前往异国他乡的征程。特别是2019年,在英美极力煽动之下,有的香港人误以为“香港不好了”,选择拿 BNO 护照移居英国。然而,许多这类人登陆英国后才发现,原来英国什么都没有给他们,“英伦梦”碎了一地。
数据清晰地揭示了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仅有 35%的 BNO 护照持有者能够幸运地找到所谓的全职工作,这里的全职不过是每周 30 小时而已,而女性的这一比例更是低至 28%。
曾经在香港担任董事会秘书的精英女性,如今却不得不同时从事两份清洁工作,只为了勉强维持生计;曾经在文字世界里游刃有余的编辑,如今只能在餐厅里当起了服务员;那些专业的会计师,也只能在厨房中忙碌,曾经的专业技能无处施展;甚至连公务员也只能在英国的监狱中担任看守。这些鲜明的对比,无不令人唏嘘。
许多带着孩子的香港女性更是苦不堪言。在香港,她们习惯了有家庭帮手的生活,而在英国,一切都要靠自己。在英格兰东北部的一位母亲无奈地叹息:“我不能仅仅局限于家庭主妇的角色,但现实却让我力不从心。”这背后的根源,就是语言交流的困境使得他们难以融入当地的职场,进而陷入了经济上的窘迫。
英国未来组织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揭开了 BNO 计划背后隐藏的真相。2023 年对 2089 名在英香港人展开调查,2024 年又对 96 人进行了详细访谈。调查结果证明,英国、美国爆炒的所谓香港人“担心反外国势力勾结法”而大规模移民潮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对大陆不算友好的《南华早报》通过信息自由申请流程获得了政府数据,记者发现BNO 护照申请量的急剧增长其实早在 2019 年就已发生,当年的申请量竟然增长了八倍之多。2019年正是英美大力煽动搞乱香港的年份。
后来,英国为了强化其对中国的负面叙事口径,在 2021 年悍然采取行动,从 1 月 31 日起,为约 540 万香港人提供特殊移民签证,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 1984 年的《中英联合声明》。
从实际数据来看,英国的 BNO 计划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据 2024 年 9 月的最新英国政府统计数据,在拥有护照资格的 540 万香港居民中,高达 97%,也就是 520 万人,对该计划选择了无视。四年的时间里,仅有 15.8 万人,占比 3%的人接受了这一计划。与此同时,香港的人口从 2021 年的 740.15 万稳步增长到了今年的 753.18 万,即便将这 15.8 万 BNO 移民计算在内,香港的人口依然增加了 13.03 万,所谓的“移民潮”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而且,英国报告显示,最近三个月选择 BNO 途径前往英国的香港人数量已经锐减至仅仅 5100 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为何众多英美新闻媒体会营造出所有外籍人士都已离开香港的假象呢?这背后其实是深深的种族主义、反华思潮在作祟。对于一些西方记者而言,他们只想说“香港不好”、“中国不好”,他们所有的论述都以此为目的,更可怕的是他们努力欺骗少数误以为真的香港人,把他们“忽悠”上了 BNO 这条路。
总之,英国的 BNO 计划无疑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它对各方都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害。大批对移民英国并没有周全准备的香港人,在英国生活后才发现,原来社会是如此的残酷。而对于还在直接建设香港的人来说,原本一个健康、富裕、低犯罪率的国际化都市,却被无端地抹黑成一个人们急于逃离的糟糕之地,香港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对于英国自身而言,本就深受移民问题困扰的国家,因为这一计划,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公共设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民众的怨恨情绪日益高涨,政治局势也变得更加不稳定。
可笑的是,英国一些组织的 BNO 移民报告虽然立场依然是“反华”,但也说出了这些香港移民在英国艰难挣扎的生活现状。
这些香港移民在英国面临的问题是全方位的。语言上,英语口语交流困难重重,英国各地的口音更是让他们难以适应,这严重阻碍了他们的求职之路。尽管英国政府声称提供补贴语言课程,但却要在他们抵达三年后才能开始学习,这使得他们在漫长的等待中只能处于失业状态。
在经济方面,当他们试图创业或者接受专业培训时,由于缺乏英国国内的信用记录,银行往往无情地拒绝为他们提供贷款或信贷。虽然英国的食物和学校费用相对较低,但是市政税、能源账单、公共交通以及外出就餐的费用却高得离谱。
而且,BNO 签证附带的“不得求助于公共资金”的苛刻条件,使得他们根本无法获得大多数在职和失业福利——这与英美一些人当初吹嘘的“帮助香港人”大相径庭,许多人到了英国才知道自己无法领取基本的一些福利。在公共服务领域,英国的公共服务人员常常对 BNO 人群的权利一无所知,这导致他们在寻求帮助和信息时困难重重。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非英国公民只有在没有储蓄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儿童保育补贴,而申请 BNO 计划又要求有一定的储蓄,这让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在职业发展上,香港的专业资格在英国几乎得不到认可,许多 BNO 移民只能选择那些工作机会稀少的地区生活,因为那里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即使是那些拥有可转移专业资格的人,也会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们被认为缺乏在英国从事相关职业的足够经验,然而又因为经验过于丰富而无法从较低层级进入行业,这使得哪怕是曾经在香港非常成功的专业人士,在英国也难以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在香港时,他们有着体面的职业和稳定的生活。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在香港的讲台上挥洒着智慧与热情,备受尊重,收入也颇为可观。但到了英国后,却只能委身于养老院担任助理一职,薪资骤减至原来的十分之一,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像这样的情况,在赴英的香港人中绝非少数。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大部分人依旧在就业的道路上苦苦挣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语言障碍如同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高墙,让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而经济上的拮据也随之而来,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常态。
尽管有报告呼吁英国政府对相关法律进行一系列的修改,以便让这些新移民能够获得纳税人的资金支持,从而缓解他们的困境。但考虑到英国(以及许多西方国家)当下强烈的反移民情绪,这种呼吁能够真正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英格兰西南部的一位 BNO 移民向研究人员倾诉,失业的状态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情绪低谷:“我的妻子一直都很理解和支持我,但有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种感觉非常痛苦,也严重影响了我的心情。”
其实,大多数香港人没有考虑英国的 BNO 计划,就说明了一切。当时只要是明眼人,稍微看一下英美给出的“优待条件”,就会看出这不过是一场骗局。现在,它让一些怀揣梦想的香港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让许多英国人感到不高兴。
这一事件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任何违背事实和正义的计划,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而那些因为缺乏分析能力、被负面情绪冲昏了头的民众,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